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伴随经济学科的快速发展,经济法作为一部"新型"的法律出现于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法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基本且广泛关系的一种,此种社会关系从法律诞生之日始,就是整个社会生活法律规定与调整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2.
钱雪莲 《商》2013,(18):203-203
经济法是调整国民经济运行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于社会利益来说,经济法是它的本位法,经济法的立法宗旨是以整个社会的利益为基础为主旨而编制的,经济法追求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主要是为了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化。在我国,经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本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看问题,分析经济法的发展以及内涵,观察分析整个社会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观。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与其他法律有所不同,单单就从功能上来讲,它就可以直截了当地反映当前经济法的特点,与此同时,也是经济法的本质表现。在此基础上,经济法的功能成为广大专家和学者争先恐后研究的对象。笔者就针对当前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进行简要分析,供读者参考,以便经济法更好的助力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是建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一个法律部门,是国家干预经济和制约国家权力主题的法律,保障行为人的各项经济权力,实现经济法权力的司法救济,归根到底在于如何实现经济法的可诉性。目前,由于我国的法律诉讼机制的缺失、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经济法可诉性的实现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经济法可诉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经济法诉权、构建科学合理的公益诉讼制度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雪梦 《现代商业》2007,(26):189-189
经济法是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法律形式,是国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秩序发展,更好地调控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而采取的法律部门。它自产生起就与传统的行政法和民法在本位上存在区别,立足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是经济法的本位。  相似文献   

6.
刘洁  曾洪 《商》2013,(23):248-248,34
就业性别歧视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它违反了平等就业的公平价值理念,不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从本质上说,经济法是适应社会经济调节要求的经济法律制度。作为解决社会经济领域问题的经济法理应对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给予应有的关注,本史主要从经济法的视角,揭示就业性剐歧视问题的现状、形成原因、危害性及解决机制,运用现代经济法的互动调节机理来时反就业性剐歧视进行合理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经济法责任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独立性三方面对经济法责任进行了初步探究.其中,经济法责任是一个有别于经济责任、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具体指是由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的义务或者对经济法规定的权利有行使不当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有四个基本特征,而且还对经济责任的独立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从克服宽泛的经济法责任和规范经济法责任文本这两方面对经济法责任独立的完善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詹雯睛 《商》2013,(16):211-211
国际经济法体系包含内容繁杂广阔,面对如此庞大的国际经济法体系,大量的研究和认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国际经济法中的识别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国际经济法中的识别问题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对于法律事实的识别、对法律相关的范畴和判断的识别等。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经济法中存在的识别上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经济法中法律关系的识别,最后阐述对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判断的识别。  相似文献   

9.
吴剑巨 《华商》2008,(20):82-82
经济法是20世纪法律体系适应社会本位思潮的一大创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基石范畴。当前,中国经济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遭遇到严峻的挑战。其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经济法的创新发展,并使之真正得到贯彻落实。今后,经济法学研究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经济法责任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独立性三方面对经济法责任进行了初步探究。其中,经济法责任是一个有别于经济责任、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具体指是由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的义务或者对经济法规定的权利有行使不当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有四个基本特征,而且还对经济责任的独立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从克服宽泛的经济法责任和规范经济法责任文本这两方面对经济法责任独立的完善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企业避免沉没成本的现实要求与企业作为经济人本性的使然,知识产权滥用有愈演愈烈之势。滥用知识产权会妨碍竞争,扰乱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有损经济发展。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章有必要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在效率和利益价值目标上具有趋同性,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具有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连接点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是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典。它的作用:一是定分止争,通过确认物的归属,加强对物权的保护,达到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目的。它与社会公众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被称为"公民财产权利保障书"。二是促进物尽其用,通过规范物权人的权利义务,为物权人充分利用财产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鼓励权利人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扩展物业。它在总结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一整套体系完备的物权法律规则,是一部保障安居乐业法,也是一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法。  相似文献   

13.
欧洲经济一体化不仅在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在内部法律趋于一致方面也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欧洲共同体通过提出解决法律冲突的原则,确立特殊司法程序,制定对各成员具有拘束力的规则等方式,使成员之间、成员与共同体之间不同的法律制度趋于一致,有效地保障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仅对传统的立法、司法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对于正在实施中的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国际投资协定极少对人权问题作专门规定,而双边投资协定为投资者确立了很高的保护标准,这使得东道国居民人权与投资者财产权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难以避免。投资者—东道国投资仲裁庭的实践则将这种潜在的矛盾明朗化。仲裁庭在实践中热衷于保护投资者的财产权,对于东道国居民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人权,一般以程序问题为由加以规避。这些矛盾与问题源于对"国际投资法的自足性"和"仲裁庭身份定位"这两个前提性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清。为平衡东道国居民的人权保护与投资者财产权保护,须从对投资协定实体方面和投资仲裁的程序方面,对国际投资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2004年的宪法修改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修正案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借助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进行分析,从交易成本、经济效率、社会成本等方面进行权衡,修正案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有利于激励个人,同时推动经济的发展,修正案对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的不平等保护,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公共财产。但是宪法修正案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将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对宪法修正案进行再完善。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经济法的渊源是划分法学学科与其他学科边界的主要标准之一。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经济管理关系,国际经济交易关系不是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只有调整前者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才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受到国际法约束的国际经济管理法才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当前区域经济立法主要存在的缺位问题、法律冲突问题以及国际区域经济立法与国内区域经济立法的协调问题,应通过制定区域经济基本法、对区域经济立法实施立法与司法审查制度创新以及注重国际区域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的协调等方面来完善我国区域经济立法。  相似文献   

18.
市场流通法是指为了流通整体的安全与效率,以流通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市场流通法是作用于特定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法律,它不同于传统部门法的分类标准,是以特定经济领域为标准进行划分的结果。按照市场流通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类型,市场流通法属于经济法的范畴,是经济法的特别法。制定市场流通法有助于解决我国市场流通领域存在的流通秩序混乱、流通成本过高、流通管理低效等问题。我国应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了解市场的优势,制定一部适应市场需要、具有较高法律位阶的市场流通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建立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的构想出发,认为商法是否独立不能从其调整对象本身具有哪些特点来考察,而应从功利角度出发,看其独立后是否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法律调整模式的运行,因此,不应将商法视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我国未来的法律调整模式里不应有商法典的存在,而应将传统商法内容进行分解,部分归入民法典,部分归入经济法,都不能归入的,作为民事特别法存在,从而建立起“民法典———经济法———民事特别法”的法律调整模式。  相似文献   

20.
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就是坚持“以人为誊”。法学领域对于“以人为本”思想的探讨多集中于法哲学范畴,部门法的相关研究显得有些脱节。本文从法学领域“以人为本”思想关注的是现实社会中具体的人这一研究现状入手进一步分析经济法主体研究对于“人”的认识.进而对经济法主体研究如何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