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宁高宁先生的《为什么,企业人思考笔记》中的《谈转型》一文,在“高境界做人,专业化做事”一段中提到:“战略的实现需要专业化的支撑,没有行业的专业性,就没有战略准确度,没有风险控制能力,也就没有团队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来翻看报纸,笔者屡屡发现,一些供电企业今天推出一项服务,明天又推出一项服务,让人看了心里真是热乎乎的。可是,当我细读服务内容之后,心中的热乎劲就全过去了。因为,听听那些服务名称你就明白了:统一归口办理用户的用电申请叫服务,明确供电方案答复时间叫服务,公告办理各项用电业务的程序、制度和收费标准,为客户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电能质量,设备停电提前通知客户等也叫服务。这些所谓的“服务”不都是《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和《供电营业规则》规定的供电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吗?将本该属于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当成服务来做合适吗?…  相似文献   

3.
读李泽厚《论语今读》,始知孔子所谓“君子不争”,在孔门之内也是颇多争议的。《论语·八佾》第七节,“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的话用白话说就是:“君子没有什么争夺的事,除非是射箭比赛。相互作揖行礼,上堂比试,完毕后下来喝酒。这竞争就是君子的竞争。”君子,叫士大夫也好,叫知识分子也好,叫执政者也好,叫有德之人也好,总之,在儒家看来,皆世之栋梁,治国平天下的骨干。如果都像孔子说的这样“无所争”,可能吗?好在孔学内部就有很多反对的说道。程树德《论语集释》引〈松阳讲义〉之说,认为有三种“不争”属于“非君子也”。一是有看法不说,怕得罪于人,怕影响自己,所以不与人争,而在是非面前不  相似文献   

4.
人语     
《IT经理世界》2009,(8):12-12
“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放弃。”——热播电视剧《潜伏》中的这句台词,成为一些股民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5.
<正>“有容德乃大,无欲心自闲。”这句《贤文》的意思是:一个宽容的人美德就会广大,一个没有过度私欲的人心情就会清闲。这句《贤文》教育我们,做人要宽容。关于教人要宽容的《贤文》还有不少,如“欺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互联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恐怕没有人能说明白,但每个人也都能说几句。就像本期的“封面报道”里的一句话:初见互联网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就好像一个没有多少才情的诗人初次见到大海,满腔的抒情不知道怎么来表达。从上期的“观点”《没人懂得互联网》,到本期的“观点”《人人都懂互联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总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不仅因为这个“将”自己强,更关键是这个“将”会以自己的风格影响下属,管理下属。用《亮剑》中李云龙的话来讲,他这个“嗷嗷叫”的团长带出了一团“嗷嗷叫”的士兵,这就叫会带兵。班组长尽管被称为兵头将尾,但也是一名战将,因此就要学会带兵作战。如何带兵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在此,我们仅仅从班组长如何“看人”。如何“对人”,以及如何“用人”方面做挂一漏万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论信 针对春秋末年社会失信现象极为严重的情况,孔子十分重视“信”的道德思想。仅在《论语》一书中,“信”字就出现了三十八次。就“信”之内涵而言,除了“信心”(如《公冶长》篇云:“子(孔子)使漆雕开仕(做官),对曰:吾斯之末能信(信心)。子(孔子)说(高兴)。”)、“相信”、“坚信”、“信仰”(如《述而》篇曰:“信而好古”;《子张》篇曰:“信道不笃;”《泰伯》篇曰:“笃信好学”;《宪问》篇曰:“吾不信也。”)之外,主要的涵  相似文献   

9.
反对潜规则     
李彬 《广西电业》2004,(7):67-67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企业家的日常职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决策”,一个是“创新”。在中国,有人把它演绎成了三个,增加的一个是“读书”,读《潜规则》。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侧面富有当代价值意义的研究成果。但中国人把这种价值误读了,他们恍然大悟的是:原来“桌子底下”还有一个规则!看来这个规则比“桌面上”的规则要有用得多!其实早在“潜规则”这个概念提出之前,很多国人在这方面就有了很深的造诣。《胡雪岩》,一部关于权商关系的历史小说,被奉为“中国商人的必读‘圣经’”;《厚黑学…  相似文献   

10.
“三日忙”,语出明朝冯梦龙《笑史》中的《半日闲》一文:有贵人游僧舍,酒酣,诵唐人诗云:“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僧闻而笑之。贵人问僧何笑,僧曰:“为了尊官半日闲,老僧却得三日忙。” 由这个“三日忙”,我想起了一首打油诗:上级部门要检查,厂办主任抓了瞎,快叫张三写材料,又让李四备烟茶,赵五去办土特产,王六专买鱼鳖虾;吃喝抽拿样样有,外加歌舞和桑拿;只要领导高兴了,工作再差也不怕。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无为”学说似有几分当代西方所谓“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的政府”的小政府主义的意味。然而,《老子》的“无为”并不局限于政治学领域,它所要“无”的是文明社会的本质规定性。《老子》四十八章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此处的“为学”主要指学礼,此点《庄子·知北游》阐发得明白:“‘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道也’,故曰:‘为道者日损。’”《老子》五十七章又说:“天下多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在;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这里的“法物”二字,在帛书《老子》甲、乙本中仅存“物”字,而傅奕本、景福本中作“法令”,在《淮南子·道应训》、《文子·道原》、《史记·酷吏列传》和《后汉书·东荑传》的引文中也并作“法令”。显然,《老子》的“无为”是对文明社会的生产技艺、生产工具、礼仪规范和法令制度的否定,其所心向往之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正是无为思想的具象化图解。《老子》无为社会的理想,既是对远古蒙昧社会的挽歌,又是对现实文明社会的谤文。  相似文献   

12.
《现代班组》2014,(4):56-56
“外交使节”现在指的是外交人员,但“使节”的原始意义指的是物而不是人。古代国君派使者外出,为了让其方便证明自己的身份,需要给使者配备相应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这种东西就叫“节”,使者所带的“节”就称为“使节”。使者所持的“节”对外来说类似于“国书”,对内来说则是“特别通行证”,是证明身份的一个标志。“使节”多以金属制成,其上分别铸有龙、虎、人三种图案,称龙节、虎节和人节。《周礼·地官·掌节》记载:“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各种“节”都有规定的有效日期以便按时归还。  相似文献   

13.
《华北电业》2023,(2):78-80
<正>前段时间电视剧《狂飙》很火,很多人熬夜刷剧,造成的后果就是眼睛干涩、疼痛、视物不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干眼症。干眼症是什么眼球表面其实有薄薄的泪液覆盖,这种24小时都存在的泪液,叫“基础性泪液”,它的成分和功能,和眼部受刺激或哭泣导致的“反射性泪液”有所不同。所以,干眼症的缓解光靠“多哭”肯定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4.
《发现》2004年第1期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出卖的都是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和点评是这样的: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都大有收获。忽然间,又有十多个人来鱼池垂钓,这些人是新手,钓不到鱼。两个高手中的一个看到他们钓不到鱼,就对一个新手说:“这样吧,我来教你钓鱼,如果你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钓到很多鱼,每十尾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双方一拍即合。新手经高手调教,鱼儿就上了钩。于是其他新手纷纷要求高手向他们传授诀窍,也承诺每十  相似文献   

15.
表面上,美国人有个特点,那就是自信,特别是在灾难面前。美国电影中,像《泰坦尼克号》、《完美风暴》、《地球末日》等,无一不突出地表现美国人在灾难面前的自信,就连美国总统都在《空军一号》中上演了一场百分之百的“自信大片”。可电影终究是电影,现实中的美国人并没那么自信,或许正因为美国人缺乏自信所以才在电影中寻求一些补偿。至少,当美国股市遭受大灾难之际,美国人就是这样表现的。 刚刚过去的3月份,美国股市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灾难”。华尔  相似文献   

16.
呆若木鸡     
《庄子》有一篇寓言,说周朝的时候,有个叫纪渻子的人为周王训练一只斗鸡。十天以后,王催问:“斗鸡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还没有。这只鸡表面上意气风发,实际上还没有学到实战的本领,却正处在盲目骄傲的阶段,出则必败。”第二十天,王又催问。纪渻子回答:“这鸡虽然有些本事,但是,一听到别的鸡叫就有激动求战的  相似文献   

17.
拿起中航工业沈飞团委“十佳”青年的名单,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名字——赵华。可能是个靓妹吧,我觉得应该是。刚到试飞站厂房外,就从里面走出一人,我刚想上前问,“赵华在哪办公。”那人却先开口了,“你们是《现代班组》杂志社的特约记者吧?我叫赵华,公司团委刚给我打过电话,让我出来迎一下……”  相似文献   

18.
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  相似文献   

19.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文中就有这样一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也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经读过不少关于忏悔的文章。这些文章说,忏悔在西方被视为人的美德。西方深受基督教的影响,相信原罪的说法,好多思想家写过《忏悔录》或者写过不叫《忏悔录》而实际上是在自我忏悔的著作。最有名的,当然是卢梭的《忏悔录》和奥古斯汀的《忏悔录》。而中国则缺乏这样的传统,也没有出现这样的著作。这种说法,可能有正确的因素,但并不完全正确。我们有“学者为己(修养自己)”、“三省吾身”的古训,我们还有“严于律己”、“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的格言,还有包括自我批评在内的党的三大作风。这些其实也是忏悔的精神。起码,从愿望上,我们中国人还是赞成忏悔精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