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万年县的土地流转最初形式是外出务工农民将自己的承包责任田给亲朋好友耕种。前些年,农民负担沉重,种田比较效益低下,外出务工的人员急剧增加,有的甚至是举家外出,土地出让人还要交纳有关税费,土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据一个乡镇2001年的调查资料反映,该镇外出务工人数占总农业人口的34%,被闲置荒芜的农田占农田总数的4.6%。2002年该县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再加上税改政策的引导,对承包土地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减免部分农业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土地大面积承包已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4.
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晓红 《中国市场》2014,(20):155-156
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法治建设层面,农村生产力将再次获得大释放。如何在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保障农民基本权益需要不断的探索研究。本文在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土地改革新进展,深入剖析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丽  金俊杰  刘世卫 《市场周刊》2020,(19):0142-0142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农村土地抛荒的现象在不断加剧。如何让土地进行科学的流转,在农村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土地流转工作需要立足于实际问题,充分结合工作中的相关内容,并给予有效实践。这将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承包期内,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以转让、转包、互换、代耕代种等方式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移给第三方(主要指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现象,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土地流转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中央及各级人民政府分别开展了深入的捉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基本实现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创新模式的的制定与执行,切实保障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管理与制度化约束,在我国国有土地改革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着缺陷,农村土地流转具有必然性,但存在多种模式,并且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但是,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日益呈现出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本文对对农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地产权制度缺陷、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和缺少中介服务机构等是导致农地使用权流转困难的原因,并针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主体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既是交易的场所 ,又是交易形成的经济关系。其市场规则作为一种制度性服务 ,是由基层政府提供和维护的公共物品。政府的重要任务是要帮助市场机制趋于完善 ,而不应该以市场发育不健全为借口来随意扩大政府干预市场的权利范围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素,只有建立起灵活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才能实现其同劳动、资金、技术的优化组合。为此,本文试就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问题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作为一种基础产业和弱势产业,受到冲击将是不容回避的现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不外乎四条:一是从科技层面看,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二是从经济层面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在绿箱政策上的投入;三是从社会层面看,发展小城镇建设,转移安置农村剩余劳力,提升农村消费能力,确保社会稳定;四是从制度层面看,从解决农村生产关系入手,推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由分散承包的自然经济向规模经济和资本农业转变.本文拟从制度层面切入,谈谈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加入WTO后如何加速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永红  杨震 《商》2014,(23):58+23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赋予农民承包地流转的权利。农用地流转有利农业规模化运作,对农业产业化具有积极作用。但流转中涉及的双方即转出方和转入方利益所在不同,如何能调动积极性,使双方都积极加入到土地流转中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通过建立简单的博弈论模型,对双方的心理及行为进行研究,试图弄清楚制约他们行为的因素,并对于流转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土地流转制度的推行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制度需求以及经济供给两方面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面临的机遇机制;并从我国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以及对土地流转制度的制约机制进行分析。在这两个相辅相成的制度中,建立一种替代机制,首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弱化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术环 《商业研究》2006,(5):188-190
当前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存在很多问题:不少地方土地流转处于自发、分散和无序状态,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有些地方违背农民意愿,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推进土地流转,损害了农民承包经营权和农民利益;地方对土地流转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随意性很强,等等。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化没有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封闭性没有解决;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不稳定性无以化解;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匮乏,流转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明确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内容、坚持原则、因地制宜、“农地农用”、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等来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建立级差性扶持机制。从区位出发,将土地划分为郊区、近郊、远郊或山区几种类型,从提高土地经营权流入者的积极性、加快土地流转的角度出发制定级差扶持政策,对不同区位的土地经营权流入者给予不同的奖励或补助;从流转规模出发,制定随着流转面积增大而逐渐提高的补助  相似文献   

17.
论农地流转的障碍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冰华 《商业时代》2005,(15):12-13,18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的农地流转现象被学界称之为“第三次土地革命”或“新土地革命”,但近十年的实践表明全国并未形成新的土地革命。本文从“土地革命”的概念诠释着手,指出了土地制度变迁与创新对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及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制度变迁与创新的两大基本模式,从四大诱变因素分析了我国没有形成第三次土地革命的原因。结合我国农地使用权变革的实践,探究了农地流转的障碍性因素,进一步讨论了有可能诱发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重大因素及其模式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已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土地使用权流转涉及的各方利益博弈角度分析影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常苗  李燕凌 《商》2014,(6):176-176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是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党和政府带领我国人民继续着力三农,誓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落实到实处。通过我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进行,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亟待破解的课题,现在就针对安徽省阜阳市所面临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