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总供给曲线性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从总供给方面来研究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和经济波动,通过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的变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具有一致性;经济的短期波动则主要由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引起,但是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有一定的影响,即中国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与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在结构上一致,并无其他变形。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地区效应——基于地区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盛荣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4(3):49-60
本文着重检验了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基于产出缺口的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存在性,进而分析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对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解释,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各地区的产出缺口,然后运用ARMA模型说明预期通货膨胀率形成机制,最后以通货膨胀率与其预期之差、外部需求冲击等作为解释变量对产出缺口进行回归,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较中西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更平坦,因而东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3.
单目标制还是双目标制--基于总供给曲线特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货币政策是应该坚持单目标还是双重目标的争论中,正斜率的总供给曲线的存在经常被作为双重目标论的依据。本文认为,这只是双重目标论的一个必要条件,该曲线的不稳定性及其测度上的不确定性才是决定货币政策要盯住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双重目标的充分条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总供给曲线具有这两个特征,这就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必须盯住双重目标,而不能只盯住通货膨胀目标。 相似文献
4.
5.
基于迂回生产函数的外包决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资源外包的角度看,企业的某项业务可以选择外包、接包和自给三种经营方式。本文基于迂回生产函数建立外包决策模型,进一步细化影响企业外包的成本效率因素和财务因素,明确进入壁垒对企业外包决策的影响,并阐释跨国公司离岸外包的动机、区位选择和产业选择等问题,在跨国公司转移业务的两种主要方式,即离岸外包和FDI之间建立了联系,试图解释跨国公司转移业务的方式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6.
运用了规模经济的一般含义和计量方法,并深入分析航空运输业规模经济的成因,然后借鉴规模经济常用的成本函数计量方法,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了我国航空运输业成本函数模型,最后利用1990-2009年相关数据对我国航空运输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航空运输业整体而言存在规模经济的结论,从而为指导我国航空运输业实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造物流业生产甬数,对物流业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揭示1991-2008年间中国物流业的各投入要素对其产出的影响和贡献,据此将1991年以来物流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快速稳定增长阶段和动荡增长阶段,并比较各阶段的产出增长模式.认为,中国物流业发展还没有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投入产出还存在不平衡;物流产业的振兴需要在未来继续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引进和培养各个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基础,将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看做可变参数,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选取改革开放后的三个跨时期为样本区间,建立了三个跨时期可变参数总量生产函数模型。结果表明要素产出弹性参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参数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而且生产技术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并且未来10年的变动趋势表明资本产出弹性趋向减小,而劳动产出弹性趋向增大。整体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造物流业生产函数,对物流业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揭示1991-2008年间中国物流业的各投入要素对其产出的影响和贡献,据此将1991年以来物流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快速稳定增长阶段和动荡增长阶段,并比较各阶段的产出增长模式。认为,中国物流业发展还没有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投入产出还存在不平衡;物流产业的振兴需要在未来继续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引进和培养各个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分析了科研得分与研究发展经费、职工人数、图书馆馆藏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985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图书馆馆藏量对高校科研竞争力影响最小,研究发展经费的影响力最大。建议各高校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图书馆科学研究经费上,同时引进学历和综合素质较高的职工也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财政和货币政策分析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并利用季度数据对此进行了估计和检验。研究表明,这种具有凯恩斯特点的宏观经济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经济的波动。与此同时,我们对模型的动态稳定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数理分析,从而揭示了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小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效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投资是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还缺乏文献对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率进行综合评价.论文以陕西关中地区小城市为例,采用DEA模型研究基础设施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中的效率变化.计算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率是下降的,但是随着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下降的速度得到了遇制.因此,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可能是比基础设施投资更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关系管理模式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工具。本文针对协作型企业供应链管理进行了研究。协作型企业供应链由于其业务联系上的紧密性与其他供应链有所不同,在生产计划制定上强调生产计划的一致性与协调性,核心企业与供应企业在生产计划制定方面的信息共享;在销售管理上强调企业与销售商集成式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航空工业信息化状况,剖析航空工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特点,提出UML与RUP中用例驱动方法相结合的优化开发模式。将此种模式贯穿系统开发的各个流程,从多个视角审视整个系统框架,于总揽系统模型元素的包图着手,从而分析设计航空工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并于建模过程中完善其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6.
17.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高技术产业各部门以及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三个层面,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