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一个关于和尚“吃水”的寓言家喻户晓,常常引导我们走入误区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效益不好,甚至连工资、奖全也发不出,不在其他方面找原因,而是简单地归罪于“和尚”多了,于是减员、下岗。一个单位、企业的人员少了,效益就真的上去了,工资、奖金也可以发下去了吗?  相似文献   

2.
这是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讲的故事。有个传统故事,讲的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最近有人新编了"三个和尚多水喝"的故事,这也是靠创新。这里有三种创新的办法:一种办法是让三个和尚搞接力赛,每个人挑一段,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这是协作的方法,叫"机制创新"第二种办法是老和尚立了新庙规,谁水挑得多,吃饭加一道菜;谁水挑得少,吃白饭。结果三个和尚都拼命去挑水。这个办法叫"管理创新"。第三种办法是三个小和尚商量着天天挑水太累,就用山上的竹子做成管道引水到庙里的水缸里。这叫"技术创新"创新让三个和尚不再为喝水发愁。(胡引定荐)  相似文献   

3.
自从第三个和尚来了以后,寺庙里就面临着没水喝的新问题。这时,上级给了三个和尚一个下岗名额,剩下的两个抬水喝一可是,让谁下岗呢?最早来的和尚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资格老,寺庙又是他一手建起来的;第二个和尚中专毕业,获过全国武术比赛大奖:第三个和尚大学毕业,尽管目前没有成绩,但在提倡年轻化、知识化的今天,他是最合格的。第一个和尚想:“多年来,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第二个和尚想:“他们两个人,一个没文化,一个没经验,最好一起下岗。”第三个和尚想:“庙里每天来朝拜的人不少,如果到山下搞些植香、蜡烛、供果…  相似文献   

4.
有一句老话,叫“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今,这个观点过时了。现在的观点是“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和尚吃水的故事,多年来被世人广泛的流传,有人把它当做一个笑话,有人只是把它当做一个讲给小朋友听的故事,其实它是在向人们证明团队的重要性。团队就像空气无处不在,如何更  相似文献   

6.
有一句老话,叫"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今,这个观点过时了.现在的观点是"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  相似文献   

7.
贾连庆  贾国军  丛岩 《新前程》2006,(11):70-71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其实本是无奈之言.因为现实不由得我们选择——臭皮匠常有,而诸葛亮不常有。然而碳元素既能组成金刚石也能组成石墨.三个臭皮匠既能顶个诸葛亮,也可能“三个和尚没水喝”。  相似文献   

8.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需要加强管理。本文通过分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阐述企业的管理模式,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9.
角色与本色     
《英才》2012,(5):12
一个老故事与你分享:大宋宣和,皇帝不喜欢佛教,下诏天下,让所有僧尼都还俗,不服从者要问罪。一个官差便押了个和尚去衙门请赏。每天早上,官差都要清点一遍:官书、盘缠、我、和尚,然后上路。这天过节,官差晚上多喝了两杯,和尚趁机剃了他的头,换了他的衣服跑了。第二天早上,官差醒了,清点:官书、盘缠、我,和尚呢?他急了,抬眼一看镜子里的自己:光头、僧服,他大叫:"和尚在此,我  相似文献   

10.
<正>“和尚挑水”的故事,男女老少,尽人皆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原因是三个和尚“吃大锅饭”,不是比“多劳”,而是比“能少干就不多干”,谁多干是冒傻气,谁投机是能人。现在,在老百姓当中还流传着一种说法:会干的不如会拍的,会拍的不如会送的,会送的不如肯……  相似文献   

11.
关于和尚和水的故事,相信尽人皆知,耳熟能详。不管是一个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还是三个和尚没水吃,都离不开一件事——“挑水”。一个人的时候,自己挑水自己吃,没办法,只好疲于奔命;两个人的时候,虽说是抬水吃,但断不会少了“少水吃”的时候;若是再多一个人,任何两个人抬水第三个人都会闲着,这时问题就来了,谁都想做那个闲人,自然,出现“没水吃”的现象不足为怪了。人皆有“私心”,只是多少不同而已。试想一下,如果上面三个和尚都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又会如何?相信,无论是“疲于挑水”,或是“少水吃”,抑或是“没水吃”的现象都将不复存…  相似文献   

12.
《英才》2009,(6)
龙多了旱,人多了乱,母鸡多了不下蛋,这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状况就是困局。困局是全输的博弈,是自由市场的悖论。很多人拥有同一个东西的一部分,合作便陷入停顿,财富无法创造,破解困局是当今时代面临的重大挑战。本书作者采取的是案例研究法,从强盗贵族到无线频谱霸王,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一个和尚桃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说的是责任弱化,个人获得社会评价的预期降低了,每个人付出的心理努力下降了,从而出现组织惰化的心理倾向。组织心理惰化是管理领域的顽疾,它可导致人心涣散。如何克制组织心理惰化的现象,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六项具体对策。 对策一:按岗设人,减员增效,并结合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后续……深夜,三个和尚虽然都渴极了,却仍然互不理睬。这时,一只小老鼠神气活现地跑出来。它登上烛台,弄倒了蜡烛,烧着了幔布。哎呀!寺庙着火了!三个和尚冲到寺外,一个下山挑水,一个泼水救火,一个用袈裟扑打,齐心协力,终于扑灭了大火,保住了寺庙!三个和尚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没想到,小老鼠又窜了出来!这回,他们合  相似文献   

15.
朱丽 《中外管理》2014,(7):60-62
在华为公司2013年干部工作会议上,创始人任正非作了如下开场白: 古时候有个寓言,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因为有先天优势,跑得快,不时在中间喝个下午茶,在草地上小憩一会儿,结果让乌龟超过去了。  相似文献   

16.
挑水与挖井     
有两个和尚,他们住在相邻两座山的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溪,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成了好朋友。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山的和尚心想他一定是睡过头了。但是之后的一个月,那个和尚一直没有下山挑水,右边山的和尚终于坐不住了,打算前去拜访他。  相似文献   

17.
日本怎样安全饮用自来水早就听说日本人没有喝开水习惯,一般都喝生水。在日本有两个“绝对安全”,其中一个便是水的安全。日本政府声称,居住在日本的外国人喝生水保证不会出问题,可以绝对放心。据介绍,日本政府非常重视食品卫生。水的卫生是作为一类食品进行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8.
张雨 《财会月刊》2010,(12):I0016-I0016
有一天,兴化城东寺的一个和尚死了,和尚的亲戚想请人写副挽联。无奈这个和尚一生太平凡,没什么值得写的,请了几个人,都难以下笔。有人提议去请郑板桥。  相似文献   

19.
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座山,山上有两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住在南山上,一个住在北山上。两山间的山谷中,有一条小溪。每天早晨两个和尚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小溪边挑水,久而久之这也成为他们每天固定的交往时间。见面时相互问候一下,交谈一会,因此他们也成了好朋友。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三年。有一天北山上的和尚来挑水,却没见到南山上的和尚。于是他就等了一会,可还没见他来,心想他大概有事耽搁了,也没在意就回去了。哪知道,以后一连数日也没见南山上的和尚下来挑水。北山上的和尚有点着急了。“他是不是生病了,我得去看看他”。  相似文献   

20.
晓庄 《中外管理》2011,(7):120-121
人多力量大,有些时候并非真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客观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该如何成就1+1〉2的团队力量?实验:人多并非力量大法国人瑞琼曼做了一个拔河比赛的实验,他要求被试者分别单独的和在群体的情境下拔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