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营改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无疑同时包括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重视需求管理,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时至今日,仅仅强调需求管理是不够的,在重视需求管理的同时,中国必须加快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更好地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供给侧改革需要政策支持改革开放已接近四十年,中国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卖方市场"总体上已转变为"买方市场"。  相似文献   

2.
韩沛晛  李燕 《投资与合作》2011,(10):22-22,24
利率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中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央行根据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运用利率工具调整利率水平,进而影响社会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状况、调控宏观经济.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然而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人民银行二十四次调整利率,大多数情况下并未对宏观经济起到明显作用,其中缘由值得探究。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利率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发现规律,以期对我国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刚性需求条件下,缺乏供给弹性的商品存在着可观的经济租金,而过量流动性为金融资本竞相追逐经济租金提供了货币基础,这是此轮物价结构性上涨的根源所在。若相关商品供求弹性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物价结构性上涨在中长期内将是一种常态,此时单纯的回收流动性等总量调控措施只具有短期性的效果。今后,宏观政策的着眼点应当由以需求管理为主转向以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并重,只有通过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结构性通胀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前启动经济关键在于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相对过剩”与产业结构扭曲共存的情况下实施经济启动,不论是调整供给还是刺激需求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并都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应当把经济启动问题放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城乡之间及城镇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背景中去认识。不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任何宏观经济政策的政策效应都将被极大的抵消。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是结构性失衡,而非过去的总量失衡。结构性失衡需求管理政策将会失效,需要转变思路运用供给管理政策。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采用需求管理政策,其总量效应下降,供给管理政策应该是现实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回顾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供给学派、现代宏观经济学中关于供给和需求的理论,重在说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和重心从未离开过供给侧、生产端,对生产、供给、财富、增长等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的中心和主线,只是在为应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经济学中才第一次出现了系统的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文章指出经济学理论和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经济发展史都表明,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在供给侧、生产端,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优化,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为保证经济能够在均衡路径上发展,供给和需求二者都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相当严峻,比如缺乏效率的增长方式;失衡的经济结构;日益增大的风险隐患等等。在这种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用来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思路,而共享经济的出现对闲置资源稀缺性的价值再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经济增长和转型提供了高效的产业、商业和交易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共享经济基本概念、作用途径和在供给侧改革中遇到的新机遇,对共享经济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和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就是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所用。而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各项政策是有效的运用各种经济信息所制定的各项管理目标。根据经济管理的目标来确定经济管理的发展方向,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和贴切实际的政策来实施经济管理目标,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复苏与反危机的凯恩斯主义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超愚 《新金融》2009,(5):10-10
最严重和最有启示意义的金融危机就是大箫条,凯恩斯主义实行赤字财政和扩大有效需求.最终走出大萧条。当前,不应该对中国经济过分悲观.应该回归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使用需求管理的现代宏观经济政策克服经济萧条。  相似文献   

10.
政府部门往往在宏观经济的下行期,出台刺激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需求调控。本文构建一个包含房地产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我国住房需求刺激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央行的政策调控应对。研究表明房地产需求刺激政策是把双刃剑,短期能部分解决经济下滑问题,但中长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效应。在住房刺激政策引起经济波动时,央行依赖货币政策很难达到促进宏观经济稳定的目标,为了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巳从短缺经济进入到过剩经济,扩大内需巳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扩大内需从短期来说,必须继续实行需求管理政策,努力启动消费需求,扩大政府支出规模并运用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从长期来说,必须加比供给结构调整力度,使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实现需求扩张与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条件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动构成了国民经济发展两翼,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虚拟经济产生的动因是实体经济的需求,并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最终目标.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脱实向虚"现象愈加明显,虚拟经济的加速膨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风险与危机,甚至会产生泡沫经济,引发金融危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虚拟经济的非理性繁荣,最大限度消除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当务之急.我们需实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降低资金供给成本、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发挥资金杠杆作用、扩大融资渠道增加资金供给量、构建财税支持体系以确保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措施,使虚拟经济重新成为实体经济的有效推动力,才能最终实现整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经济管理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中经济管理体制是“改革论”、宏观经济管理“调控论”和转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三大论断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张矢的 《金融研究》1988,(10):60-63
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条件下,人民币汇率的管理不可避免地处于两难的境地:即,一方面,人民币汇率高估必然导致对外汇的需求超过外汇的供给,从而要求国家对对外经济交往的各个方面——这集中表现在外汇的收付上,——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以使有限的外汇资源能在过多的外汇需求之间进行分配;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改革的总体目标,又要求打破过于集中的、自上而下的外汇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的较变,从而要求逐步下放对外汇资源的使用权,以使各经济单位有更多的余地对经济生活中大量复杂的、不断变化着的经济信息作出反应,真正提高外汇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当前锡林郭勒盟正处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特殊历史背景.随着市场供给格局的变化,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对于继续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地方政府投融资有着其他政策手段难以替代的功能。本文对锡林郭勒盟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将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求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冬宁 《财政研究》2021,(8):121-128,封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及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关键因素,深入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方法及其对不同主体的影响机制和渠道,有利于完善对政策和预期的管理.本文梳理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相关研究文献,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构建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尤其就指数的中国适用性调整进行重点探究.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运行、企业决策和居民行为的影响.最后,本文指出了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苏剑 《中国金融》2020,(8):73-74
2020年伊始,肺炎疫情从武汉开始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以及全世界。如何判断这种情况下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在宏观层面上如何应对,就成为目前各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本次疫情冲击下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肺炎疫情走势判断经济形势的发展同肺炎疫情走势息息相关。因此,对疫情走势的判断就决定了对经济走势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是在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平衡,重点强调供给学派所主张的放松政府管制、减税,以增加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优化供给结构,相机出台需求管理措施,满足民生改善的需要和应对可能存在的衰退。引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1978-2011年,中国GDP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10.21%,人均GDP的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9.05%。如  相似文献   

19.
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需求管理政策是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始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商品货币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需求管理的财政、货币政策和作为供给管理的产业政策,成为现代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间接管理的两类基本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0.
步入“过剩经济”时代的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经济增长问题,应加快构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机制。长期稳定发展机制的主要内容是:(1)塑造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环境:以“需求”、“供给”双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体系。(2)培育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之源: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