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审计执法中,由于法律语言的不确定性、立法者的有限理性以及法律赋权等因素,形成了审计法律的"空缺结构",给审计执法人员提供了很多裁量空间.在实践中,有些执法人员出于各种目的,滥用执法裁量权进行寻租以使其利益最大化.本文从制度和道德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耗散租金的方法,以提高审计执法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法技     
《审计与理财》2005,(10):64-64
日前,赣州市审计局制了《赣州市审计局执法责任制》和《赣州市审计局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将审计执法事项及其责任分解到有关分管领导、内设机构、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审计执法机构和审计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职责,同时把建立和实施审计执法责任制与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相结合,不断规范审计执法行为,提高审计执法质量。  相似文献   

3.
法律赋予了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行为的处理处罚权,也规定了公民和法人对审计机关违法行政行为的行政诉讼权利。这是法律健全和法律地位平等的体现,更是对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法律约束。审计机关做出的处理处罚决定,是执法客体依法规范的依据和标准,准确无误、精益求精是十分必要的。一要防止用法差错。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秉公办案是依法审计的关键,要坚持用典准确,定性恰当。在引用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之前,要准确掌握其法律层次、适用范围、有效期限,方可做出具体法律决定。掌握不准的,要向上级机关或权威部门咨询。尤其…  相似文献   

4.
审计执法人员是否真正履行执法责任,执法行为是否合法规范,应通过审计行政执法监督做出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进而推动审计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审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审计法》的颁布和施行,标志着审计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一部法律、法规是要靠人去执行的,执行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在于执法行为的规范程度和执法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作为一项基础  相似文献   

6.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所有执法部门的执法原则,审计机关也不例外,因此审计执法作用的发挥必然受所处法律环境完善程度的影响。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进步,立法步伐的加快,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对加大审计执法力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否认,审计监督所处的法律环境还不尽完善,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制约了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影响和制约了审计监督的有法可依1982年修宪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部法律,涉及行政、监督、司法等…  相似文献   

7.
郝炜 《财会月刊》2022,(20):93-99
《审计法》第26条确定的政策跟踪审计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是审计监督的法定类型之一。第26条法律意义脉络可从政策跟踪审计法律规范的价值指向、释义路径与行政法适用获得。目前,政策跟踪审计的执法困境表现在执法主体单一、执法对象偏离、执法依据缺位、执法方式僵化等方面。为促成审计践行经济监督定位并转向治理监督的宪法指向,有必要构建政策跟踪审计主体一体化监督机制、树立政策跟踪审计形态独立化监督类型、完善政策跟踪审计依据多元化监督规范和优化政策跟踪审计行为兼容化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8.
依法审计是审计机关应遵循的最高准则,而现行的《审计法》、审计准则、执法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认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实现地方审计机关依法审计的有效途径。(一)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法律培训,实现审计人员从增强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在法律宣传方法上,坚持普法宣传教育与审计系统依法治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审计执法责任制、审计执法过错追究制和审计执法公示制。通过普法宣传,使社会各界对《审计法》有更多的了解,为以后审计人员执法奠定社会基础;在对审计人员培训上,要建立审计干部终身教育机制,通过…  相似文献   

9.
审计执法部门的干部,多数都有学历、有专业技能、有工作热情,但是往往由于在执法过程中不注重掌握“刚”与“柔”的交济,而使工作陷入被动,效果不佳。所谓审计执法人员的“刚”与“柔”,就是指其在执法过程中所持工作方法、技巧、思想认识、掌握力度的一种集中反映。“刚”与“柔”掌握的是否适时、适度,考验着执法干部工作能力和行为艺术的强弱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执法工作的质量效果。结合审计执法工作经验,我们认为执法过程中应重点掌握好“三刚”、“三柔”:对事要刚、对人要柔。有些执法人员到某单位或某个处所行使公务一般都爱…  相似文献   

10.
审计执法是审计机关做出的对被审单位违反国家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违纪、违规行而进行处理处罚过程的具体实施,是审计成果的最终反映和体现。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执法过程中,由于审计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审计体制不完善以及审计人员素质等多种原因,造成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处理处罚决定难以执行,从而使审计的执法力度大大降低,影响了审计机关执法与处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本文试对审计处理处罚中执法力度不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从中找出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志明 《中国审计》2002,(12):52-53
根据《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审计机关对审计查出的超越其处理权限范围外的经济案件线索,应当做出以下移送处理:移送有关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追究党政纪责任。这是审计执法人员的法定义务,相关审计人员如果不履行该义务,将被追究执法责任。如果审计人员违反了《刑法》第四百零二条的规定,将构成拒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情节严重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而,审计人员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及时移交审计发现的经济案件线索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线索依法移送到相对应的部门。  相似文献   

12.
说理式执法是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做到说明事理、说通情理、说透法理,从而避免简单执法、机械执法、粗暴执法,注重阐明法律背后的情和理,让人们感受到法律在严肃的外表下,有着融化冰雪的温情,使办案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说理式执法是近年来文明执法的新举措,它贯穿于各项质监工作,有力提升了质监  相似文献   

13.
驻马店市审计局审计一个中外合作公司下属的两个公路收费站,并责令上缴收费收入达2355万元。该公司不服,向河南省审计厅提起行政复议。省审计厅根据事实及有关法律法规,出具了维持原审计决定的审计复议决定书。该公司不服,向驻马店市中级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中级法院于2004年1月15日作出判决,维持驻马店市审计局的审计决定。审计机关胜诉。该案件触及了审计机关涉诉的各个法律程序,其中也涉及了审计的执法主体地位、审计执法的依据、审计程序等问题,使审计机关的执法行为接受了一次法律的检验。  相似文献   

14.
袁瑛芳 《中国审计》2005,(16):70-71
审计"共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多年来,审计机关在审计监督实践中,发现不少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大量违反"其他财经法律法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处罚的过程中,审计机关的审计处罚主体地位的确定和法律适用始终是困扰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执法的一个难题.如:审计机关适用<会计法>、<税收征管法>等法律对被审计单位违反财务收支行为进行处罚被认为是"越权"执法;审计机关适用<价格法>对擅自提价、违规加价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被审计单位以"<价格法>规定价格违法行为的执法主体是物价部门而不是审计部门"为由提出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昌平区审计局为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取得一定实效。1999年共完成审计及审计调查项目35项,审计单位88个,查出违规行为金额 1300余万元,核减基本项目投资255万元,上报各类信息135篇,其中被市、区采用72篇,区领导批示4篇。我们的作法是: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审计行为 1、制定了《昌平区审计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昌平区行政执法效能监督办法》,明确了局长、副局长、执法科长、执法人员以及复核人员的职责、执法权限与执法目标,强化了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直接起草并经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讨论、通过的《行政处罚法》已于今年十月一日起实施了。笔者现就《行政处罚法》实施后,如何适应《行政处罚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审计执法工作,谈点初浅的看法:1.提高认识。《行政处罚法》的实施对审计执法工作产生诸多影响,涉及审计执法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审计执法人员,如果不熟练掌握《行政处罚法》,领会其精神实质,还是按老规矩、老套路办事,就可能执法违法,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各审计机关组织全员认真学习《行政处罚法》,向广大审计干部讲明实施《行政处  相似文献   

17.
各地航讯     
安徽省蚌埠质量技术监督局举办了县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集训中,重点学习了规范执法行为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专业知识,同时对县质量技术监督执法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组织执法人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8.
各地航讯     
安徽省蚌埠质量技术监督局举办了县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集训中,重点学习了规范执法行为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专业知识,同时对县质量技术监督执法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组织执法人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9.
由于国家建设项目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了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审计内容较多、技术经济性较强,涉及到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投资融资体制和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等诸方面法律和法规;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给建设项目审计带来法律方面的挑战,造成目前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执法中存在一些问题,审计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20.
审计执法力度是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对被审计对象执行财经法规情况实施审计后的处理处罚所显现出来的强弱程度。当前,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审计执法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同时也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发挥和审计事业的发展。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现就如何加强审计执法力度略谈一些想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形式 (一)执法目的偏化。保障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是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