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关注通过降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概率发挥治理作用。在分析师跟进较多的公司中,其治理作用更为显著,这说明媒体与分析师对业绩预告违规的治理作用能够互为补充,有效降低"坏消息"业绩预告的违规概率,强化监管制度对业绩预告行为的约束。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媒体治理与业绩预告相关文献,为监管部门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08~2010年发生违规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和其配对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对两组样本在处罚公告日前后的收益率进行差异性检验,其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处罚公告日前后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违规公司股票的市场反应。总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违规公司股票在公告日前后有明显的负向反应。分组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违规公司所在行业、处罚机构、处罚原因、处罚措施会对市场反应产生影响。针对不同处罚效果,文章给监管机构提出了可能的应对措施,并给投资者提出了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披露与违规的处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市公司和监管者之间的博弈分析,提出了强化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和加大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力度的必要性;分析2001~2008年因信息披露而受到违规处罚的301家上市公司,表明证券监管部门对违规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与上市公司是否会出现再次违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解释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力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政治治理对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有效性,以及这种有效性如何因政府干预和财务风险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新兴加转轨的特殊制度背景下,公司政治治理这一制度安排,形成一种制度压力,能有效地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公司政治治理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应随政府干预水平和财务风险大小的不同而变化,政府干预水平越高,财务风险越小,公司政治治理效应越好。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公司政治治理层面理解大股东掏空行为,为政府部门监管上市公司大股东、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提供直接的微观证据和参考价值,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治理及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同行业未受罚公司的角度研究了证券监管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行业内证券监管处罚比例越高,其他未受罚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且行政处罚和信息披露违规的负面影响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溢出效应主要存在于信息环境较差、行业竞争压力较大、制度环境较不完备的样本中.机制检验发现...  相似文献   

6.
以2010-2019年披露调研信息文本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披露的财务类信息内容为研究视角,通过构建披露信息内容测度框架探讨上市公司披露的调研信息内容与公司未来业绩变化的关系,并考察披露调研信息内容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调研报告中披露财务类信息受到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调研披露的财务类信息包含了净资产收益率没有的增量信息,能够预测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变化,有助于改善公司信息不对称,并且这种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测力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投资者利用调研信息内容来预测公司未来业绩变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对违规关联交易的事后处罚机制是政府对关联交易进行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违规关联交易企业的特征可为政府监管和投资者决策提供科学支持。文章以2001-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违规事项为研究对象,基于财务和公司治理的视角,选取了7个财务指标和13个公司治理指标进行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的4个财务因子和6个公司治理因子进一步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关联交易违规企业具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诸多问题:披露动机不端正;披露要求不规范;披露监管不严格;违规处罚较轻微;审计不公正。改进信息披露,需要“标本兼治“:推行国有股减持和分持;规范公司治理机制;推进以有限合伙所为目标的事务所“二次改制“;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完善会计制度和加快会计准则的制订;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完善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企业改革不可或缺的选择,可靠的公司治理和完善的内部控制是创建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两个关键、重要方面。目前如何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许多科学家也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等多个角度考察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现状,对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将股权结构分成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机构持股比和高管持股比四个方面,将内控有效性通过迪博数据库中的内部控制指数进行衡量,尝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相关实证检验。基于此提出了完善和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以及提升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合谋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通过对我国36家受中国证监会公开处罚的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从财务状况、控制人动机、公司治理结构、环境与制度等方面系统地分析影响上市公司合谋的主要因素,可得出影响上市公司合谋的10个因素中,监事会规模是影响公司合谋最重要的因素,董事会、负债率、地理位置等次之,而高管的激励水平对于上市公司合谋的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31个省级流通领域的食品案件数量及食品违规处罚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等方法实证检验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对食品监管及违规处罚的激励.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口、 人均GDP与前一期地方政府食品监督努力水平等影响因素的条件下,财政分权度与食品案件数量显著正相关,财政自主度与食品违规处罚金额也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在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地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罚款收入的偏好可能致使监管者并不是基于安全关注而提高对食品案件的监管力度,进而导致违规处罚的激励发生扭曲.应提高考核地方政府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对安全监管效果方面的权重,加强对地方政府在食品违规处罚方面的监督,并确保处罚行为与标准的规范性及省际间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作为公司决策的参与者和信息知情人,其非正常离职行为通常会为公司治理状况的解读提供重要信息。文章以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管理层非正常离职对公司违规行为的信号作用,研究发现:与不存在管理层非正常离职现象的公司相比,存在管理层非正常离职现象的公司发生违规行为的概率更高,通过多种方式的稳健性检验以及内在逻辑分析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管理层非正常离职现象仅对公司违规倾向具有信号作用,而对违规稽查的信号作用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上市公司不同的股权结构会使管理层非正常离职行为呈现出差异化的信号特征,在股权制衡度较低和非国有控股的股权结构下,管理层非正常离职行为对公司违规具有更好的信号作用;投资者能够识别管理层非正常离职事件传递出的风险信号,但其也会在短期内淡忘风险。文章为解读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提供新的视角,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预判上市公司的违规风险提供了独特的解读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与以往从静态视角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不同,转而从动态修复视角考察内部控制缺陷对合规成本及其高管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审计费用的显著增加相比,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并未显著引起企业销管费用的异常变化,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设更倾向于"监管需求"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往往会导致高管的变更,而高管变更则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并且这一结果在政府监管力度不断强化的环境下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并未真正成为企业的"自律"行为,仍然需要强化外部审计与政府内控监管,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压力传递价值,有助于企业优化高管团队,强化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改进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企业实现相关目标的保证。文章结合已有实证文献的发现,基于系统科学的熵、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了"内控熵"和"内控耗散"的概念,阐述了内部控制有效性演变的机理,为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2009~2010年在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两大板块上市公司的上市规则、高管减持及其上市公司IPO前后的业绩变化程度进行比较,并对引起业绩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程度明显大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大逃亡"式的减持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业绩变脸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公司丑闻、声誉机制与董事会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3~2008年受到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声誉机制对公司董事会构成的影响.我们发现这些公司董事会的构成在丑闻发生前后有明显变化,尤其是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回归结果显示,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声誉惩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发生丑闻的公司为了重建企业声誉和挽回投资者的信心,会通过...  相似文献   

17.
自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以后,公司制企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普遍不健全,企业效益较低,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都知道,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且对公司经营绩效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前提.要使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有质的提高,需要内部治理机制的健全、外部环境的改善以及相关措施的共同配合,其中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至关重要.合理安排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解决国家股一股独大的局面,使股权结构更加多元化,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首要努力方向.本文通过股权制衡度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数量分析以及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实证研究,就如何安排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中国新闻出版领域转企改制任务基本完成,新型市场主体地位初步确立,但内部经营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基于LLSV范式研究中国出版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为出版业的“二次改革”——出版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提供参考.实证分析发现:出版上市公司在股权改制过程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股权结构变化后第二年发挥显著作用,与目标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出版上市公司第二到第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却在下降,其他大股东的制衡效应并没有完全体现.  相似文献   

19.
以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客户关系交易如何影响盈余持续性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四大"审计等外部监督机制如何调节客户关系交易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客户关系交易规模越大,盈余持续性越高,而且,"四大"审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进一步强化了客户关系交易与盈余持续性的显著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保持稳定的关系交易,极大提升了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了"四大"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和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07年上交所鼓励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这一特定制度背景,实证检验了金字塔结构及其所带来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对内控自评报告自愿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能性越低。如将现金流权按照比例大小分成两组时,则出现不同的情况:当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比例较小时,终极控制股东为了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上市公司更为倾向不披露内控自评报告信息;当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比例较大时,现金流权比例限制了终极控制股东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动机,因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对上市公司的内控自评报告信息自愿披露则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