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娟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6):22-22
信息不对称是证券市场普通存在的一个现象,它的存在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并阻碍其健康发展,损害国家和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值得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危害,并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信息不对称与证券市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息不对称的形成源于交易双方信息获取成本的不同。证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既可能造成交易之前的逆向选择 ,也可能造成交易之后的道德风险 ,这给证券市场带来一定的危害。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信誉机制、设立证券监管奖惩制度、加大政策的透明度、建立良好的法制化环境 ,最大限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1年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突出贡献都在信息经济学领域、他们分别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旧车市场交易过程、银行信贷配给以及保险领域的投保等生活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认为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就有可能限制市场功能的发近,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市场不复存在,上述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现代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而我国证券市场中同样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如果不能逐步缓解,那么对整个市场中长期的稳步运行和规范发展必将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5.
6.
对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的最基本作用在于优化资产配置,促进有限的社会资金向量有前途的行业和最优质的企业流动。市场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产生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导致市场价格背离证券的真实价值,从而阻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采用充分披露政策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信息不对称看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 ,证券市场面临更进一步的开放 ,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以符合国际惯例 ,建立规范、公正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市场环境就显得更为迫切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9.
文章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指出其危害 ,提出有效抑制和极大压缩信息不对称是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并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流通障碍,即信息不对称现象,这是导致商业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和探讨信贷关系中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分布、信息沟通、信息识别、信息处理机制,对于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支持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定价方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体系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在信息不对称下,无论在事前或事后,商业银行都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跟踪到企业的信用状况。尤其在我国社会信用体制尚不健全,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往往来自于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如何在信息不对称下甄别信用风险、寻求合理的风险定价已成为我国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无形资产的无形特征,使得无形资产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制约了无形资产市场的发展。本文对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对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后果及根源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改进无形资产计量和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提出改善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董事会特征对于盈余信息披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但已有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单纯研究董事会特征,对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董事会特征对盈余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较少。研究结果发现:一方面,管理层盈余信息披露质量随着董事会规模增大及董事会会议频率提高而降低;随着独立董事比例提高,管理层盈余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另一方面,在考虑信息不对称程度交互作用后,董事会会议频率与管理层盈余信息披露质量之间负相关程度,以及独立董事比例与管理层盈余信息披露质量的正相关程度,均随着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降低。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We analyze an infinite horizon model where a seller who owns an indivisible unit of a good for sale has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ate of the world that determines not only the demand she faces but also her own valuation for the good. Over time,
she randomly meets potential buyers who may have incentives to manipulate her learning process strategically. We show that
i) the seller's incentives to post a high price and to experiment are not necessarily monotonic in the information conveyed
by a buyer's rejection; and ii) as the discount factors tend to one, there are equilibria where the seller always ends up
selling the good at an ex-post individually rational price.
Received: January 6, 1999; revised version: July 15, 2000 相似文献
16.
专利权人在不对称信息下的技术授权策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的研究显示,在专利权人不参与市场生产的情况下,定额权利金的收益将优于单位权利金的收益。本文得出,当被授权厂商存在成本上的私人信息时,专利权人最优的授权策略,有可能变成采用单位权利金的授权方式或定额加单位权利金的混合式授权方式。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投资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从ATM的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IT投资对其绩效影响的研究,在传统共谋假说验证模型的基础上,加入IT投资变量,并应用ATM安装数量作为IT投资的衡量变量,对我国银行业中有代表性的14家商业银行1995~2002年期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ROA外,ATM投资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ROA、ROE以及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ROE都具有正面的影响,但在具体的影响程度上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伴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ATM投资进入平稳期,其对绩效的影响也会趋于平稳,而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随后将会加大ATM投资力度,其投资收益必然会不断增长,最终也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已成为整个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及其披露则成为现代资本市场监管的核心内容,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天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可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整个天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19.
The authors study information sharing among delegated portfolio managers through networks connected by investment mandates between plan sponsors and their subadvisers. Specifically, they identify similarity in returns, holdings, and trading between mutual funds operated by subadvisers, and test whether such similarity is stronger when two funds share a mandate network. The authors find evidence consistent with information sharing among these delegated portfolio managers. A mutual fund on average shares more similar returns, holdings, and trading with funds in subadvisory mandate networks than with funds outside the networks. Preliminary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nformation about both general investment styles and individual firms is transferred within mandate networks. 相似文献
20.
信息传递模式、投资者心理偏差与股价“同涨同跌”现象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股价"同涨同跌"又称"股价同步性",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近年来财务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本文收集1994—2004年中国股市的相关数据,用R2度量股价同步性,对股票收益的"惯性"和"反转"与R2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研究发现:(1)总体上,我国股市不存在"惯性"现象,而存在显著"反转"现象,并且反转效应随着R2的上升而逐渐减弱,两者呈负相关关系;(2)不同市场态势下惯性和反转的表现形式不同,且与R2的关系也不同:牛市阶段存在"反转"现象,且R2越高反转越明显;在熊市阶段存在"惯性"现象,且R2越小惯性越明显,说明不同市场态势下股价同步性的生成机理不同。对此,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与心理行为互动关系的新解释,丰富并完善了股价同步性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