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调包”计     
“调包”计李政民为什么“调包”在个体食杂店中多次发生呢?笔者走访了受害的业户,他们总结出的教训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位姓韩的老太太说,她就是因为没有防人之心,才被骗子“调包”“调”韩老太太“包”的是一个穿西服、戴墨镜、提个塑料袋、模样...  相似文献   

2.
小阳 《三联竞争力》2006,53(7):55-55
除了整形之外牙齿还可以怎样做美容?梅玫是广州一家牙科诊所的见习牙医,当她有了“武装”牙齿的想法之时,却发现国内还没有专门打扮牙齿的服务。“难道牙齿真的不可以美容?”  相似文献   

3.
俞技峰  何晓春 《浙商》2008,(23):67-68
今年以来,已有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小银行纷纷在异地扩张。那么,“泰隆模式”能否在小银行中得到推广。或借鉴呢?能否把“泰隆模式”复制到大中城市呢?  相似文献   

4.
《商业文化》2006,(12):84-84
会是什么样的人注意到这个题目呢? 可能有两类人:一是没有自信的人,“我会不会是一个傻瓜呢?”;二是充满自信的人,“看看这些人是怎样当傻瓜的”。  相似文献   

5.
徐新  何乐 《中国市场》2006,(6):72-75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天下无贼》中黎叔说的。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很重要。那么,“年轻“的中国物流企业又将怎样“苦炼”人才,应对新的挑战呢?  相似文献   

6.
王东京 《华商》2010,(3):18-18
虎年春节刚过,媒体便报出消息称南方出现了“民工荒”。起初我并不以为然,半信半疑。去年上半年,政府还在为农民工下岗头痛不已,可仅隔几个月,工厂怎会突然招不到人呢?难道真的是今天的劳动力短缺?细想不应该。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缺啥也不会缺劳力。当然,我不是说媒体报道不实,打电话问过东莞的朋友,自己也赴浙江查访过,很多厂子招不到人确有其事。  相似文献   

7.
如今,教师“心罚”学生的事件层出不穷,从身边的一起“心罚”案例说起,提出了两个问题:教师的话为什么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伤?教师为什么竞成为伤害学生心灵的人?并试着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作出解释。接着指出心罚实则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教师。而对于心罚事件后,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如何表达呢?对于教师在教育上的失范,社会应该给予一个怎样的态度呢?  相似文献   

8.
《浙商》2011,(14):47-47
2011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还不确定、国际市场需求还不旺的形势下,国内经济发展环境趋紧,稳中见忧,“十二五”开局困难增多,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三荒两高”。那么,“三荒两高”是怎么一回事呢?它们来自何处,又将走向何方?应该如何去应对?如下几点分析问题的视角,也许可供人们参考:第一,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9.
龙哥 《销售与管理》2005,(11):12-13
“先生,请问您贵姓?”这是朋友初次相识,一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的问候语。然而,你能想到吗?就是这句简单的问候语,却给有心人带来了商机无限。在深圳,就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专靠卖“姓”赚钱。这钱是如何赚的呢?看看他的谋生之道吧。  相似文献   

10.
苏旭 《浙商》2006,(3):70-70
和邱建生面对面地坐下,他很“武断”地为我点了杯极品蓝山。我问他:“您为什么认为我一定会喜欢这种咖啡呢?”邱建生笑了,两道浓黑的眉毛扬起来,有点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我是不是绝对了点?我以为这种咖啡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1.
某公司申报的普惠制原产地证的原产地标准一直为“W”,最近却明确提出要改为“P+来源证书”。该公司为何对“P”情有独钟呢?  相似文献   

12.
理财,除了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理财工具外,更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一双与别人不同的理财“眼睛”。不同的视角和眼光会发现不同的机会,你有了一双与别人不一样的理财“眼睛”,你就会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一双与别人不一样的理财“眼睛”呢?这双“眼睛”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13.
“小白”一脸人畜无害,各种成舞“雷雷”,我是哭呢还是哭呢?都说职场崇尚丛林法则,驰骋其中必须快!烈!准!但是,因为总会有那么一些近考拉、熊猫的物种来颠覆这一法则。  相似文献   

14.
我来谈谈护肤品的“美丽”体验,以及如何成功打造护肤品牌,它的原则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5.
王治平 《商界》2007,(12):111-113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是毛泽东总结出的游击战指导方针,这就是一种“斗鸡博弈”。自己的行为取决于对方的行为,而且双方都是这样的选择。那么,最后的“纳什均衡”究竟会出现在哪一点?到底是谁进攻谁撤退呢?。  相似文献   

16.
动物法则一:做生意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不存在什么公平不公平 看“动物世界”节目的时候,不知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些动物们你吃我,我吃它,这里有公平吗?但为什么到了人类这里,就总要谈公平呢?生意场上更是这样。市场是什么?市场就是一群“周瑜”加一群“黄盖”,这里没有公平,只有“周瑜”能不能找到“黄盖”。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都存在质量问题,都是几次被曝光,且炸薯条是名符其实的“垃圾食品”,甚至被列入“致癌名单”,却还丝毫无损地大卖?而SK—Ⅱ这种往人身上脸上“贴金”的“美的天使”,却如此脆弱,产品不得不回收,最终不得不暂时不再在中国销售呢?深度挖掘二者产品的内在因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签订合同、与区域经理打交道、参加年会时,经销商经常被企业的“模糊用语”所伤,那么,该如何辨别这些“模糊用语”呢?  相似文献   

19.
对于公司来说,尽可能地扩大现有客户的钱包份额无疑是支撑未来增长的关键。但如何才能“察言观色”,向内心处于饱和状态的消费者有效传达产品信息,重新吊起患上信息厌恶症的客户的“胃口”,让消费者“于无声处听惊雷”呢?  相似文献   

20.
“营销到底有何捷径可寻?”,“到底该如何使自己的营销水平更高?”,“我怎么才能超越别人成为业务精英?”,……经常有营销人问我以上问题,其实这几个问题殊途同归,都是讲如何又好又快地提高营销人的综合水平(包含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那么营销人提升有无最佳途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