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婷婷 《魅力中国》2014,(24):57-57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内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现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我们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与土地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土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通过人类的劳动与建设与人类社会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本文针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容,探讨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对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保障。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土地资源供给稀缺性与需求增长性之间的不协调,尤其是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闲置、浪费,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李振钟 《乡镇经济》2001,(10):24-25,30
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农村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动力因素:一是调整经济结构,实施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工业化发展道路;二是发展信息产业,带动社会信息化,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三是科学规划小城镇行政区域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创新管理体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五是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六是加大力度,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推进小城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城市世纪和生态世纪。城市世纪,即全球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各国经济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渐转向生态化社会,一个高度的生态明建设高潮正在全球兴起。而“天人合一”说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理应在这场生态城市建设的大潮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江苏经济呼唤知识产权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当今社会已进入以知识产权为竞争焦点的时代。在人类社会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没有知识产权概念。这期间人们利益争夺的主题是以土地为代表的实物。经历两次工业革命以后,尽管知识产权概念已萌发和初步确立,但在经济生活中的影响仍十分有限,人类争夺资源的主题由土地转变成资本。  相似文献   

6.
彭卫 《发展》2006,(11):107-108
一、关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最理想的目标就是真正实现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现实性方面讲,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距,进而实现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另一个是尽快遏止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在这两个目标之间,究竟谁为第一位的目标,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刘彩玲 《魅力中国》2013,(10):371-371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迅速而全面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化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科技、经济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全国档案工作规划把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放到突出位置,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各级档案部门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档案管理部门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也必须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日程。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是一种既具有经济价值又具有生态环境价值的极为宝贵的基础自然资源,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水资源及其安全问题严重制约着21世纪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战争与冲突。水资源安全预警机制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法律制度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法律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是最基本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必须以维护人类经济利益为前提。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我们可以从硬约束和软约束两方面着手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0.
刘红叶 《中国经贸》2014,(6):225-22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农村土地问题事关农民群众最为根本的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的长冶久安。因此,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切实依法做好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现代都市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就在于人类依靠劳动和智慧创造了新型的都市土地。它的形式是土地,它的内容是基础设施。人类需要它的是土地中的组合生产力。所谓现代都市土地,则是装备土地的基础设施与时俱进.不断吸纳当代的最新理论思想和最新科技成果.这是一  相似文献   

12.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要认真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首先必须做好地籍管理工作,只有加强地籍管理,才能及时准确反映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建设用地情况,为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地籍的含义包括有关土地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和法律状况的调查与登记,所获得的资料不仅限于簿册,而且还包括有关文件、数据和图件。地籍还包含着众多的要素,它不仅包含土地的权属、位置、面积等要素,而且还应包括土地上附着物的权属、位置、利用现状等要素,使地籍的含义从赋税或权属这单一概念中摆脱出来。故现在地籍是指土地的诸要素隶属关系综合成统一体的总称,是有关土地的档案资料,它为国家经济建设各有关部门服务,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工业化、现代化密切相关,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城镇建设离不开土地,土地问题是城市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土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川  刘因媛 《魅力中国》2014,(5):267-26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土地成了焦点,成了人们最最关注的问题,作为土地管理的技术部门如何能够准确无误地提供可靠信心,及时反映技术含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使工作进展能顺利进行。数字化测图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下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用地进行保护和管理,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科学用地是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文章针对城市规划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重庆经济》2008,(3):25-27
国土空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合理开发国土空间是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空间开发和土地资源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准确把握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新形势,创新国土空间治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实现国土空间的科学治理,  相似文献   

17.
杨阳  孙海亮 《魅力中国》2014,(5):265-265
土地测绘作为现代城镇建设重要工作,不仅影响我国社会的持续性发展,还会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加强土地测绘质量,可有效服务于现代化的经济建设、社会保障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现阶段.土地测绘主要的用途就是国家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运用土地测绘的方法而得到的相应数据。同时,土地测绘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包括地籍图测绘、日常土地测绘和建设用地测绘内容。测绘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相关土地的利用效率,在测绘的过程中要同时保证质量和效率,并在工期内完成任务,这对于测绘工作来说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土地政策对经济的加速增长与市场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目标是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所需的土地,通过市场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最佳利用。土地直接关系着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生产要素。天津土地有形市场采取建立制度  相似文献   

19.
朱明全 《魅力中国》2013,(19):80-8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市场的不断发育。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交易活跃,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和高效利用顺应发展的要求,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本文阐述了对集体建设用地的管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陈暹秋 《现代乡镇》2006,(11):22-25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必须实行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发展方略,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则是农村社区农民联合的经济组织,它既掌握着土地等集体资源性资产,又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它在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