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士辉 《光彩》2008,(4):30-31
2008年2月,国美以闪电般的速度,通过第三方以5.4亿元所谓的"天价"入主三联商社,至此中国第一个家电连锁上市公司,也是最后一个家电零售企业地方诸侯也成为了国美系一员。随着国美收购三联商社的成功,黄光裕已经初步完成了大中城市国美、永乐、大中坐镇,二级城市由黑天鹅、北方电器、三联商社、金太阳、东泽、灿坤等开  相似文献   

2.
国美变法     
萧牧 《商业时代》2003,(241):30-31
国美过去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价格是硬道理。”但是,现在国美人又加了一句“服务是大道理”,而诚信又是服务这个大道理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当国美还在疲于应付"黄光裕"带来的余震,张近东已经开始酝酿新一轮的棋局了。向前一步是地狱,退后一步即天堂。同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业巨头的掌门人,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和国美电器董事长黄光裕,两位有着传奇财富增  相似文献   

4.
解永军 《商界名家》2007,(1):108-108
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前七名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2%.国美电器从2002年的销售收入109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238亿元.增长了118%;苏宁电器从2002年的59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221亿元.增长了274%。  相似文献   

5.
在一二级城市市场,两大家电连锁巨头国美苏宁都取得了优势,但在规模更大的三四级市场,国美和苏宁均有"水土不服"之感。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家电连锁以迅猛的势头快速扩张,实力不断壮大,尤以苏宁、国美两大家电连锁巨头,占据了整个家电行业的半壁江山。但高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众多的隐患。从本土家电连锁的品牌发展状况来看,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市场操作规范话、改善与供应商关系、避免同行业内的恶性竞争等是促进家电连锁稳步发展,与国际化市场接轨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范亮 《网际商务》2004,(9):35-35
2004年6月7日,国美电器正式向外界宣布:中国鹏润集团将斥资88亿元人民币,收购国美电器65%的股权。这实际上意味着,在黄光裕的一次“左右手互倒”之后,国美电器已成功借壳中国鹏润(0493HK)在香港曲线上市,正式步入其梦寐以求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8.
中国零售业似乎步入了一个并购时代。 2005年年初,百安居收购了借牌运营而倒闭的普尔斯马特;4月又收购了欧倍德在中国的所有资产;2005年9月,华润以2.8亿元收购了宁波慈溪市最大的零售企业慈客隆超市的100%股权;11月,百盛集团在香港公开招股时透露,该集团计划将集资所得的约4.81亿港元用于收购10~14家百货公司;2005年11月,英国Ashmore投资管理公司以3亿元收购深圳民润农产品配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52.24%的股份;2005年12月初,家乐福接收了乐客多大卖场上海七宝店,实现进入中国10年来的首次收购;而乐客多在上海的大华店和浙江的4家店则由乐购包揽;2005年,五星并购了“中永通泰”之一的青岛雅泰的5家店;上海永乐则用短短的两年时间收购了广州东泽、河南通利、四川成百、厦门思文、台湾灿坤以及北京大中;2005年7月,国美收购了华南的连锁企业易好家。 2006年,美国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宣布进军中国市场并最终斥资1.8亿美元收购了五星电器;紧接着持有永乐家电20%股权的摩根士丹利却开始狂抛永乐股票;未几,永乐宣布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与大中合并;7月,国美突然宣布以52.68亿元港币“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永乐。 中国零售连锁企业近几年来的并购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透过这种局面,我们不禁在思索:这些企业并购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商竞飞 《市场周刊》2004,(10):9-9,8
2004年是国美年,在继格力之战之后,国美再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2004年6月30日国美数码店在上海,天津,重庆,沈阳、深圳等首批12个城市同时开业。这无疑将是今年震撼国内数码业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标志着这个家电零售大鳄正式涉足IT当数码电子产品市场,同时也预示着传统数码分销渠道将可能被颠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国美电器的成长历史及现状,指出了物流管理在国美电器中的重要性。进一步从公司的物流作业管理方面分析了国美电器的物流管理现状,并指出了国美在配送模式、服务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逐一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进一步完善国美的物流管理,实现国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卫星  王欣 《中国市场》2008,(45):42-44
作为流通型企业的一员,近年来家电零售连锁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在调查研究了国美、苏宁等数十家家电零售连锁企业门店的基础上,介绍了家电零售连锁业物流配送的现状,剖析了现状所反映的问题,最后针对家电产品配送的特点提出了优化家电零售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安士辉 《光彩》2008,(1):28-30
也许,当苏宁和大中就收购事宜陷入僵局时,我们就应该洞悉潜藏的变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大中没有选择苏宁,而最终与国美"闪婚"呢?国美收购大中,会对苏宁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国美、苏宁、百思买新版的三国演义已经呈现,历史会否重演而最终三国归晋?  相似文献   

13.
《商界领袖》2004,(3):132-134
去年,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连锁企业高速发展,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国美把店开到了香港。正是这种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家电业的零售格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孙侠 《市场周刊》2004,(10):10-10,18
国美电器落户大连,在家电市场上掀起一阵不小的热潮。初来乍到,便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的优势,向滨城人民响当当打出了自己的招牌——“买家电,到国美”。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无不为其大力宣传,招贤纳士,买赠送礼,着实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在人们心中火了一把。  相似文献   

15.
《北京商业》2004,(4):32-33
国美在京的第18家门店,开到了与海龙、鼎好近在咫尺的中芯大厦。家电连锁巨头国美开进电子卖场领地,被认为是中关村数码市场格局将要改变的信号。  相似文献   

16.
后美苏时代     
《三联竞争力》2010,(3):35-35
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产业曾经有一段非常精彩的美苏争霸,在黄光裕出事之前,国美的咄咄逼人与苏宁的步步紧跟,一起将中国家电零售连锁行业推进了快车道,成为中国在零售连锁产业不多的自留地。  相似文献   

17.
胡浩 《商界》2010,(11):58-61
国美股权之争从利益角度而言,本来与大众无关;但是由于极强的代表性,又与所有人有关。商业秩序、公司治理、道德评判、职业生态、法制进化……100个人的眼中,就有100种国美意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几乎所有民营企业的进化路障,都在这一次事件中得到集中展现。若干年后,国美股权之争的事件进展与细节,可能会被人逐渐忘却。而我们相信,关于中国企业的又一次思考浪潮,能够从这一刻开启。  相似文献   

18.
双雄会     
谁能让内地首富、国美大老板黄光裕有安全感?在签约会上,黄光裕握住王健林的手情不自禁说了一句:"王总让我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19.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1月1日,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设立了34个分公司,拥有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400余家直营门店和6万多名员工。在2005年国家商务部公布的中国连锁业前30强中,国美电器以238.8亿元名列家电连锁前列,继续领跑中国家电零售业。  相似文献   

20.
互动     
《三联竞争力》2006,(10):6-6
家电连锁:强势与弱胜 直到目前,国内家电连锁这一细分行业还是呈现出有异于其他行业的特色:由本土企业控制绝对市场份额,而且清一色都是民营企业。尽管当事人都拒绝这样的联想,但外界还是将国美一永乐并购案看做是他们对百思买进入中国市场的应对。不可否认的是,家电连锁领域的竞争仍在低水平上进行,而规模的扩大能否带来企业素质的提升?这或许是人们对这一并购案最大的疑问。一方是百思买要挑战旧有市场规则及格局,一方是国美要垒起更高的竞争门槛,大戏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