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研究——基于杭州市浙江籍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基于对杭州市浙江籍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首先分别对两代农民工的个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就业状况等进行对照描述性统计;其次采取独立样本假设F检验、T检验、区间检验等方法,验证两代农民工在工资及待遇、兼业性、未来就业预期等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利用品质相关分析,验证年龄代的不同是否对农民工流动动机与目的、就业渠道、就业遇到的最主要困难等存在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代农民工在务工月工资收入、兼业性、工作经验、流动动机与目的、就业渠道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关于这个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异常复杂,我们通过对各地农民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不尽相同,本文针对不同层次农民工生存现状及保障需求倾向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实行分层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及代际差异——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农民工的实证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农民工的外出就业动机有明显的代际差异.随着出生时代的推移,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中的生存型经济动因减弱,而个人发展的非经济动因增强,本文认为,农民工观念意识的变化与其建立在"库存知识"基础上的思想关注焦点和考虑主题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这将会对既有的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存在的代际差异。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和参保行为的代际差异,并通过比较影响新生代和传统农民工参保行为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分析代际之间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参保率明显高于传统农民工。个人因素、就业非正规性、移民倾向对农民工参保行为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对成都市女性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探究代际视角下女性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山区劳动力转移及促进山区人口市民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调查成都市女性农民工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倾向于留在城市,有6岁以下小孩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留城有负向影响,但有6岁以下小孩对老一代农民工留城有正向影响。[结论]对女性农民工整体而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留城意愿增长趋势越显著;有融入城市信心的女性农民工更倾向于留在城市。 相似文献
7.
8.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关于这个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异常复杂,我们通过对各地农民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不尽相同,本文针对不同层次农民工生存现状及保障需求倾向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实行分层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非参数检验的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西部大开发实施前后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以及四项来源(工资性纯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以工资性纯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来源为主的农民纯收入显著增加,虽然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的绝对差距在增加的有11个省份,但也有7个省份农民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缩小,还有8个省份的相对差距呈现减小的趋势,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同时也为今后第二、第三阶段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韩青 《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6,4(3):368-375
对农民工进行就业培训是提高其人力资本和顺利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北京和宁波两地农民工的实证调研资料,运用Linear probability model对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工个体差异会影响其培训需求,农民工的迁移意愿对其培训需求的影响更为突出。进而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制度因素对农民工迁移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影响,提出了几点制度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江苏省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的代际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江苏省农民工调查数据对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的代际差异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目前江苏省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总体上已经达到"半"市民化以上的水平,但存在着显著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高于第一代农民工;Gfilds分解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内部城市融入程度差距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受教育水平、收入、社会资本和外出务工目的;进一步的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显示,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城市融入程度差距的89.03%应归结为禀赋差异,系数差异所导致的城市融入程度差异仅占10.94%。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目前农民工家庭成员有序迁移和代际迁移交互影响的现象,基于山东省农民工家庭调研数据,立足研究家庭成员间有序迁移的时间间隔,实现农民工家庭有序迁移与代际迁移现象的分割研究,并探索影响有序迁移和代际迁移动态演进的因素。研究表明,农民工家庭首个农民工迁移表现出与中国农民工流动的宏观趋势和代际特征密切相关的三阶段特征;首个农民工的个体特征不仅影响到自身迁移,还决定后续成员迁移的实现;农民工家庭处于生命周期前、中、后期时,家庭成员结构、年龄结构和支出结构均对迁移产生不同影响,也反映出第一、二代农民工家庭和农民工家庭内第一、二代成员迁移对成员有序迁移直至举家迁移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江苏省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高于第一代农民工;收入水平、社会资本和受教育水平是影响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键;在城市融入程度的不同分布水平上,受教育水平对第一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的差异更大,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作用更大。因此,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必须考虑两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影响因素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本研究以三峡库区非自愿搬迁移民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非自愿搬迁影响职业代际流动性的作用机理,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非自愿搬迁移民与原居民的职业代际流动性存在显著差异,非自愿搬迁显著提高了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同时非自愿搬迁移民也存在较高的职业代际传承,在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和管理者阶层上实现代际流入或流出的可能性较低。相比市内安置和后靠安置,市外安置更有利于职业向上代际流动,且在移民后代0~3岁时搬迁会显著降低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而3~6岁搬迁能显著增加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在发展机会较多、发展差距较大或正式社会支持较强的环境中更易于实现职业向上代际流动,但强社会资本对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的提升作用不明显,这主要是源于非自愿搬迁中社会资本规模和质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19.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年龄、体力、吃苦耐劳等方面仍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单一、经济意识淡薄、适应岗位转换能力差的缺陷,已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城乡流动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城乡统筹视野重构农民工培训机制,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