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市民化面临诸多障碍,需要从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农民工进城安居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培训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城市公共服务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为农民工市民化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个新的历史课题,如何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寻找到一条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中的关键问题,重庆市九龙坡区就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提供社会保障为基础,在农民市民化的试点为闯出了一条以“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的“陶家模式”。本文从实证调研的结果出发,对九龙坡区农民市民化政策效益加以认真分析和总结,以期在统筹城乡改革中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李敬  张阳艳  熊德平 《农业经济问题》2012,(6):66-71,111,112
重庆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3.59∶1降至2011年的3.12∶1,城乡统筹取得实质性进展。重庆的经验体现于三大制度创新:一是把"开放"放在重要位置,建立新型的城乡统筹开放关系;二是实施"大蛋糕与大比例"战略,建立新型的城乡分配关系;三是创新"四位一体"的城乡统筹制度框架,建立新型的城乡平等关系。随着城乡统筹改革进入"深水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经济内在动力机制的构建还有待时日,进一步转变城乡经济增长方式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082名重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现状的调查分析和重庆现行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入研究,从城乡统筹的视角,提出了构建低门槛、使参保、广覆盖、易流动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年龄、体力、吃苦耐劳等方面仍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单一、经济意识淡薄、适应岗位转换能力差的缺陷,已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城乡流动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城乡统筹视野重构农民工培训机制,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重庆试验区域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模式研究视角,以城乡统筹理论、和谐社会理论等为理论支点,通过对重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保障制度建设的建议,从解决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的现实障碍角度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和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67,自引:2,他引:67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即“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城乡关系发展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活力的重大创新。由于“两个统筹”战略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必要深入加以研究。本报告将从不同层面描述城乡差距,形成城乡关系失衡的危机意识,认识城乡统筹的必然性;并通过揭示城乡分化问题的成因、寻找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提出实施“两个统筹”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视野下农民工身份认同重塑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主体,如何在社会结构中找到适当而合理的身份定位,既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性问题.针对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建议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还原农民身份的职业内涵,提升农民职业发展能力,重塑农民工身份认同,以增强农民工主体意识,形成城乡有序流动、良性融入的人口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如何破解二元结构难题,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是当今研究的重点.而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两项重要目标.成都市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采取积极、切合实际的措施,较好的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城乡比较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措施。农民工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力军,解决好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意义深远。本文在阐述农民工权益保障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及权益缺失的原因,提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江北区三级干部的问卷调查,从改革试验总体认识、农民市民化政策、土地流转政策等方面考察了在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动的双溪模式中各级干部的态度、意见和观点.调查分析反映出双溪模式改革试验行动迅速、见效快、改变干部意识显著的优势,也反映出对行政财政资源和特殊政策的依赖性过强的问题,并初步显示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干部意识的部门差异和市民立场.  相似文献   

12.
重庆 统筹城乡抓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国家批准重庆作为全国首个以省为单位的统筹城乡综合一配套改革试验区。截至2008年底,全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为497.7万亩,占承包地总量的25.3%。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和入股等5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3.
进入"十二五",将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而农民工市民化将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意在应用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解释农民工的产生、农民工就业与三次产业的相互关系,以及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为更好地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制度方面的城乡差异已成为现阶段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更是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本文在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现阶段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的基础上,以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例,对地方层面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局限进行了分析,提出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乡统筹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重庆市成为全国城乡统筹实验区,为了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如何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就成为了更加引人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重庆市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总结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中的特点、出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从补充符合地方实际的地方法规、制定鼓励规模经营和保障农民权益的政策、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流转模式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拟定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并将"两个办法"的主要政策措施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下面就对这两个办法征求意见谈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张可飞 《农业经济》2018,(12):84-85
城乡统筹发展就要提升对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力度。如今,不仅地方政府、村委会随意侵占农村集体土地,村民也加入到了乱占土地这一违法乱纪的队伍中。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执法人员不能够正确执法。而能够有效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尽可能的完备与集体土地相关的法律条文,并加强执法力度,坚持依法行政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统筹城乡发展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重庆市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6月启动全面户籍制度改革。本调查报告通过对转户农民工群体的实地走访调查,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重庆此次户改的经验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了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实行"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将农民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农民工管理制度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城乡分割二元体制的影响,最严重的是制度障碍。就业制度、户籍制度、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不平等的教育体制所形成的约束,在某种程度上将劳动力市场分割开来,它们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们正在思考研究和探索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双轮"驱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有三个问题躲不过绕不开。农民工户籍问题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户籍制度改革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当时重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城镇化率相差22个百分点,不合理的户籍制度不仅成为上百万进城务工农民心头的一道硬伤,也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