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江流域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2.
2178家企业,42个世界500强企业,入区企业投资总额149.58亿美元,平均投资密度达1042万美元/公顷,每公顷工业用地实现产值1.74亿元,实现税收694万元……短短15年间,位于北京市东南郊亦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跃居全国开发区五强行列,成为首都经济的“聚宝盆”和集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生态政策作用下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对提高农户生计水平,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以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为例,基于农户调研数据,对北部沿河区和南部梁外区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进行了调查与对比分析,并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两区域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1)北部沿河区农户的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高于南部梁外区,而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低于南部梁外区。北部沿河区农户选择以农为主生计策略的比例高于南部梁外区,而选择以非农为主的比例低于南部梁外区。(2)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是影响两区域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共同关键因素。其中,人力资本对两区域农户以非农为主生计策略的选择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然资本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比较而言,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对生态政策影响较小的北部沿河区农户以非农为主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均大于生态政策影响较大的南部梁外区。[结论]杭锦旗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具有区域差异性,生态政策是促使农户生计状况产生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在生态政策的作用下,农户的生计策略仍受其生计资本的影响,同时生态政策也通过影响农户可实际运作的生计资本而影响着农户的生计策略。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户生计状况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立足区情,科学决策,把科技兴粮放在首位宁夏是一个农业省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引黄灌区和南部山区两大区域。引黄灌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目前发展成为500多万亩的自流灌溉区,已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南部山区...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针对中国黄土高原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干旱风沙区、西南岩溶区和三江源区等生态脆弱区域,从环境支持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四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了各区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和三江源区的弱度、较弱可持续性等级县数比例各为55.14%和87.5%,整体可持续性较低;其余三区强度和较强可持续性等级的县比重均超过或接近40%,可持续性相对较高。从空间上看,新疆昆仑山北坡绿洲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宁夏南部山区、青海三江源区和贵州南部岩溶山区是弱度土地可持续性的主要聚集区。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综合因子法和主导指标法相结合的原则对甘肃省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进行了气候区划。该 区划利用甘肃省1971~2000年的气候整编资料,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一级区划指标,将甘肃省分 为北部Ⅰ区、南部Ⅱ区两个一级区,并在北部Ⅰ区做二级分区和三级分区。二级区划采用综合因子原则, 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北部区划分为4个二级区。三级区划采用主导指标原则,将北部Ⅰ区划分为7个三 级区。通过分区评述各级区的气候特点,指出在该区内发展温室生产的气候资源优势和不利气象条件,提 出各区的温室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农民增收致富——吉林省辽源市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燕庆辽源市地处吉林省南部,属半山区,辖两县、两区,农村人口达65万,耕地230万亩。1991年辽源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检查农业农村工作中,发现农村村级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  相似文献   

8.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南起延安,北至榆林,辖地范围达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煤、油、气、盐等矿藏资源富集区。根据资源分布,已规划了榆神、榆横煤化学工业区、府谷火电工业区、鱼米绥盐化学工业区、靖定天然气化工区及延安石油化工区等多个产业区。基地北部以煤化工产业为主体,南部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体,随着产业发展,榆林、延安两大中心城市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煤化工城市和石油化工城市。基地南北的两大工业城市的不同产业特征和布置格局已基本形成。随着陕北能源化工产业的崛起,基地区域的城镇化建设应围绕榆林、延安这两个中心城市,合理布点,加快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产业生产与布局的变化及经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统计资料和经济环境背景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将我国森林工业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并分析不同时期森林工业生产与布局方面的主要特征以及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森林工业生产正向结构的高度化和多元化发展,而布局呈现向南部及东部沿海人工林区转移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对技术经济条件作出的积极反应,由此也使天然林作为经济资源的优势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南部沿海经济区和大西北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归纳研究、对比研究、模型研究分析等方法对南部沿海经济区和大西北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与政策进行探究。为南部沿海经济区和大西北经济区设计其各自的发展路径,并从各方面提出促进两大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湖海塘位于金华市区南部,素有金华"小西湖"之称,是金华市区最大的城市湖泊,有近1000年的历史。随着金华城市建成区的拓展,湖海塘已近在咫尺,因其现状环境风貌与城市景观不相协调,为更好地利用好水面和绿化资源,打造高品质的城市滨水公园空间,由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设计单位设计的,借鉴了中国十景文化的传统湖海塘公园应运而生。湖海塘公园总面积381公顷,其中各类水体面积186公顷,是重要的城市南部绿楔。公园在保护自然资源本底特色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前提下,运用山水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与生态学方法,遵循自然、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2.
谨防“梅佐乔诺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昉 《中国改革》2010,(1):110-111
“两个梅佐乔诺” 梅佐乔诺(Mezzogiorno)在意大利语中的含义是“正午阳光”(相当于英语Midday),指意大利半岛的南部外加西西里和撒丁岛,或泛指意大利南部。该地区传统上以农业经济为主.与意大利北方存在很大的发展差距。在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崇信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立足县情和产业发展基础,明确提出全县实施农业产业化开发的基本思路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草畜、果菜两大产业,构建三条产业开发经济带(芮河川区优质高效农业、南北塬区林果、草畜和南部山区草畜、干杂果),建设五大基地,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健全市场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一、宁夏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及其对地质工作的要求 (一) 宁夏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部黄河中上游地区,面积664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该省地形总的趋势是南高北低,按其地质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由北向南划分为贺兰山区、银川平原区、中部高原区和南部山区。  相似文献   

15.
新津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市南部,全县幅员330平方公里,是全省国土面积最小县.作为成都三圈层的重要生态涵养区和保障大都市粮食安全的战略功能区,新津县探索出了一条“生产大统筹,服务全托管”的粮食规模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面积310平方公里,人口126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77人,所辖25个区,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与其他世界级大城市相比,无论是从人口数量上看还是从土地面积上看,慕尼黑都像是一个小村庄,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减弱慕尼黑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性,相反,被许多人称为"百万村庄"的慕尼黑不但发展成为德国南部重要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而且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田  相似文献   

17.
《江苏农村经济》2010,(8):F0004-F0004
宜兴市项珍茶业合作社位于张渚镇龙池村,交通便利,南部与浙江毗邻,区位优势明显,茶园生态环境优雅,四面群山环抱,山峦叠翠,十分适宜名特茶生产和绿色产品生产。是宜兴茶叶生产基地腹区。  相似文献   

18.
《林业科技管理》2014,(2):F0002-F0002
为了保护发源于阿尔泰山东南部的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源头,生态系统,2001年9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9.
正中央苏区,是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简称,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它是以赣南、闽西两块红色割据区为基础创建、发展起来的。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在中共赣西、赣南特委的领导下,赖经邦、李文林、古柏等领导赣西南地区武装起义,创建了东固、桥头等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至6月,  相似文献   

20.
台湾正好被北回归线从中央地带划过,分为北半部的亚热带气候区与南半部的热带气候区。所以到南部的“恒春热带植物园”就能看到常见的热带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