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则》第30条、《通则》第11条和第35条规定,负债利息和汇兑损益,如与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有关的,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以前,应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这实际上就是国际会计准则上所说的借款费用资本化。所谓借款费用资本化,是指购置某些资产而借入的款项,其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收支、汇兑损益)计入所购置资产或无形资产历史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要正确掌握这一方法,应明确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借款利息资本化的界定张绘芬《企业会计准则》第30条规定:“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已投入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固定资产借款利息,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在此之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直接冲转利润。”这说明借款利息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分...  相似文献   

3.
企业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一般都要不断增加固定资产,在自有资金不足时,就要通过举债这一途径来解决,因而,产生了借款利息及一些相关费用。这些借款利息及费用的列支对企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企业财务通则》第11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0条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帐。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计入固  相似文献   

4.
浅议固定资产借款利息的处理河北大诚县经委刘殿庆《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条规定,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在此以后发生的固定资产借款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可...  相似文献   

5.
借款费用资本化公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款费用资本化,是指在固定资产购建过程中的借款费用,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可以将借款费用计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应当与固定资产购建过程中发生的资产支出相挂钩。对于那些已经用于固定资产购建支出的专门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对于那些专门借款已经发生,但尚未用于固定资产购建的专门借款利息,说明企业筹资安排与工程进度用款不相配套,所发生的利息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不予资本化。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中,…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六条:“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该准则应用指南进一步具体规定:“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应当计人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相似文献   

7.
关于贷款利息支出渠道,《上海会计》1992年第4期、第11期和1993年第5期,先后发表了《我国贷款利息支出渠道亟待改变》《也谈我国贷款利息支出渠道》《贷款利息支出渠道之我见》三篇文章,笔者认为1993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已得到较好的解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政策是:除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中,其余不论其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的应计利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一律作为期间费用计入本期损益,列为“财务费用”。彻底改  相似文献   

8.
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会计处理的探讨陈一本文所要阐述的观点是: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可通过“累计折旧”来核算。《企业财务通则》第四章第十九条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作了如下规定:“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数额较大的,可以采取分期摊...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作了明确规定,但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与计税成本的差异,因为这种差异属于时间性差异,影响是长期的,因此必须认真对待。下面笔者对企业固定资产入账成本与计税成本的差异作一分析比较。一、购建固定资产入账成本与计税成本的差异分析1.企业用自有资金购建的固定资产入账成本与计税成本。会计制度规定,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所发生的支出全部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规定,在建工程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支出不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由于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与工程“交付使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因此可能会造成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与计税成本存在差异。2.企业举债购建的固定资产入账成本与计税成本。企业举债购建固定资产,由于涉及到借款费用特别是利息问题,会计制度具体明确了界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起点(即开始资本化)、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终点(即停止资本化)及由于不正常情况下暂停资本化的条件等问题,同时还规定了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  相似文献   

10.
对负债应计利息支出审计方法的探计许兆杰《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一条规定:“流动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长期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清算期间的计入清算损益。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有关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规定,专门借款利息开始资本化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当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应当停止其借款费用资本化。因此,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只涉及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至停止资本化这段期间,  相似文献   

12.
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在关于专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算方面有了新的规定。旧借款费用准则只允许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中与固定资产支出相挂钩部分的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因此需要通过计算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和所占用专门借款加权平均利率来计算确定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新借款费用准则规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应当以专门  相似文献   

13.
《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2003年3月17日财会[2003]10号)第十二问如下:问: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后,核算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除此之外的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不再通过预提或待摊的费用核算。企业日常核算中应根据上述原则判断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应当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在具体实务中,对于固定资产发生的下列各项后续支出,通常的处理方法如下:(1)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费用。(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计增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14.
正一、关于存货成本中的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存货等资产。可见,准则扩大了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  相似文献   

15.
会计     
《财会学习》2013,(10):36-37
关联方借款的利息支出资本化问题如何判断关联方约定片用于项目的借款的利息支出是否应该资本化?(浙江省王辉)在线专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六条规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该条规定表明:将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前提是能够核实一般借款资金与资本支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要求是在  相似文献   

16.
『在建工程』为何迟迟不结转近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一些企业为了虚报利润,迟迟不将已竣工投入使用且竣工决算手续早已办妥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入帐。《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条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帐,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已投入使用尚未办理...  相似文献   

17.
罗永玲 《会计师》2011,(6):39-40
<正>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企业会计准则》以后续支出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为依据,分别资本化和费用化处理。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后续支出的处理却有所不同。一、会计和税收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规定的差异(一)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规定,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人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在一些具体准则或应用指南中有相当明确的规定。如将研究开发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是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开发阶段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研究阶段的费用直接记入当期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必须同时满足多种条件下,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对借款费用进行资本化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  相似文献   

19.
新准则中存货会计处理的几点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 《会计师》2006,(10):40-41
与现行存货准则(2001)和《企业会计制度》相比,《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在内容上的变化不是很大,主要变化体现在不同渠道取得存货的计量等方面。除第1号准则外,涉及存货计量的准则还有第7、12、17和20号等准则。本文试分析新准则体系中有关存货会计处理的几点变化。一、关于存货成本中的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存货等资产。可见,准则扩大了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需…  相似文献   

20.
李明 《涉外税务》2003,(10):74-76
财政部出台了《借款费用》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加大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力度, 使得借款费用的处理更加真实、可靠,同时也使 得企业的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构成更加规范。 《借款费用》准则中明确借款费用指企业因借款 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 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专门借款, 指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这种款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