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罗明新  许松 《特区经济》2006,11(6):209-210
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是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母子公司战略管理的重要作用是在企业集团内部形成战略协同效应。由于协同效应的权变性经常导致协同陷阱,因此重新审视了协同的概念。为了实现母公司所期望的协同效应,提出利用价值链分析法、整合—反应方格法和四分类组合分析法对母子公司中的协同机会进行分析和筛选。  相似文献   

2.
《华东经济管理》2002,16(6):166-166
在一个集团公司内,可以针对各个子公司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财权分配模式。一般而言,需要考虑的子公司的主要特点包括:与母公司的紧密程度、发展战略、组织类型等。由于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外部专家的现象趋于普遍,母子公司的空间距离和母公司的管理能力已不是影响财权分配模式的决定因素。要科学有效地安排集团公司财权分配问题,首先要对集团母子公司的紧密程度、发展战略、子公司的组织类型等决定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在综合各因素的影响下选择合适的财权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对其在中国境内企业的管理移植,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取得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跨国公司对在华子公司的企业管理移植成效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母子公司关系、在华子公司的学习能力、管理知识的特性等方面;以此为基础提出跨国企业对其在华子公司管理移植影响因素的一个实证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4.
基于SEM的集团文化管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平 《山东经济》2013,(3):63-67
大量研究表明,集团文化管控是一种隐性的、非正式的集团管控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集团文化融合与绩效提升。基于集团文化管控参与主体的视角,分别从子公司、母公司以及母子公司关系三个方面进行理论遴选,构建了集团文化管控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以66家企业集团为样本,运用SEM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集团文化管控具有复杂的作用机制和众多的影响因素,其中子公司的相对重要性、对母公司的文化了解等具有子公司特征属性的因素,以及母子公司业务相关性、资源依赖性等具有母子公司关系属性的因素能够直接决定集团文化管控的功效,而具有母公司特征属性的母公司管理者的权力掌控程度、整体素质等因素只能通过母子公司关系因素的中介作用起到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弘 《改革与战略》2011,27(6):145-146,153
母合优势理论聚焦于母体组织和业务单元的协调与匹配,识别出最优的业务组合,不断创造母合优势与价值。它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认为,母子公司协同机制是由各种子机制相互作用和构成的综合体,母子公司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母合优势理论的功能,形成基于母合优势理论的母子公司协同机制运行原理与实现保障,有利于实现母子公司整体协同效应和价值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杨建华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2):110-112
在母子公司管理日益成为国内企业集团发展中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背景下,文章首先对母子公司进行了界定,通过分析母子公司差异化管理,把母子公司之间的管理点分为扩散点和保护点,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重点对母子公司管理点设置的有效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得出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管理的最佳程度是实现母公司有效位差资源向子公司的最大化扩散。  相似文献   

7.
奚艳 《特区经济》2009,240(1):110-111
本文以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为样本、以控制权溢价为切入点,主要通过研究目标企业中协同效应动机和获得控制权私有收益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进行实证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的修订与实施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协同效应产生了非效率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公允价值、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以及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等具体准则的变更。企业必须对企业资源做进一步的整合,促进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与经营协同效应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蒋昌敏 《中国经贸》2011,(24):225-225
企业集团主要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由多个企业法人共同组成的一个联合体。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体系基于母子公司间的产权和资本纽带关系,为真正实现企业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以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财务上的检查、约束为手段而形成的若干要素的有机结合。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集团财务特征.对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进行了构建,希望能够对企业集团的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细康  石宝雅 《珠江经济》2007,197(12):61-66
环境保护能力是实现环保目标所应具备的物质及智力能力要素的总和.虽然广东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做出了许多成绩,但在污染治理能力与污染削减的目标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依法管理环境的能力有待提升,环境执政能力仍未充分发挥.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广东环境保护能力的建设,如采取强化管理,提高生态恢复与污染治理的能力;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提高环境综合决策能力;依法行政,提高环境执政能力;强化协调,提高环境管理协同效应等措施,从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方面来提升环境保护能力,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租值耗散理论,由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是否匹配识别出集团管控下母子公司决策权配置模式并探究其对上市子公司价值的影响。以 2007-2019 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结果发现:(1)协同型配置模式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而母公司主导型配置模式和子公司主导型配置模式则会降低公司价值;(2)协同型配置模式有利于降低关联交易、提高投资效率,促进公司价值;(3)母子公司剩余索取权、制度发展水平以及独立审计能够有效缓解母公司主导型配置模式和子公司主导型配置模式对公司价值的侵害作用。研究不仅丰富了租值耗散理论在企业集团的应用,也为集团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企业集团大多是依据原有行政隶属关系,或是靠行政划转而成为母子公司。随着集团的规模扩大,子公司数量增多,层级结构复杂,集团出现集而不团的现象。通过对我国企业集团的现状和架构特征的理论分析,得出我国企业集团架构中控制链条过长,下属公司众多,内部关系复杂。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集团层级结构扁平化设计与提高绩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企业通过主副品牌战略进行品牌延伸,而产品伤害危机频发的今天,使企业享受主副品牌战略优势的同时,风险也急剧加大。本研究引入信息加工及情感迁移理论,运用准实验室法探究受害型、过失型、蓄意型副品牌伤害危机对主品牌的溢出影响:受害型副品牌伤害危机激发的消费者负面情感强度最低,主品牌评价变动最小;过失型、蓄意型副品牌伤害危机引发的负面情感强度以及主品牌评价变动没有显著性差异;副品牌伤害危机引发的消费者负面情感强度越高,消费者对主品牌评价负向变动越大。  相似文献   

14.
赵永杰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9):92-96
大型企业集团的兴衰已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兴衰的表征,研究其动态能力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对于动态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般企业,少有扩展到作为中间组织的企业集团。文章基于系统协同的研究视角,分析了企业集团动态能力成长路径,进而从母公司层、子公司层和职能活动层三个不同层面构建了企业集团动态能力成长模型及实施机制,旨在深化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为我国企业集团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为人们所忽视,它既不同于集团公司本身的管理,又不同于普通中小企业的管理,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集团公司整体发展的好坏。在子公司的立场建立适合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理论结合实际分析建立适合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集团才达到整体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通用航空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发展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对2017-2019年21家通航上市企业的经济增加值(EVA)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通航企业经营绩效水平普遍较低,有必要深入研究提升通航企业经营绩效的有效路径。并以2019年的通航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选取人力资本、股权集中度、研发投入、激励机制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探究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得到四条提升通航企业经营绩效的组态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丁龙飞  谢获宝 《南方经济》2020,39(8):98-113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于年报问询函对被问询公司的影响。基于2015-2018年企业集团上市子公司样本,文章研究交易所问询在企业集团内是否具有监管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在子公司间存在监管溢出效应,即企业集团内子公司被年报问询会引起其他子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机制检验证明,内外部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是年报问询函溢出效应的主要原因。拓展性分析发现,当企业集团存在共同审计和实际控制人的控制链条更短时,年报问询函的监管溢出效应就越明显。文章扩展了年报问询函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延伸了财务决策同群效应理论假说,为优化上市公司监管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大学衍生企业在日本发展较晚,近年来却备受政府垂青,其原因与日本宏观发展战略由“科学技术立国”向“知识产权立国”转变密不可分。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将大学的大量初级发明转化为创新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首先是母体大学的影响;其次是企业孵化器等中介机构的影响;再次是其他企业的影响;最后还要受到日本整个融资机制的影响。可以说,日本大学衍生企业今后能否得到健康发展,取决于与上述几种因素的互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