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县域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金融机构结算服务功能不健全,结算渠道不畅通 随着农业银行网点在农村地区的逐步退出,农村信用社迅速占领了农村金融市场,担当起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重担,但农村信用社具备现代化支付结算功能的网点少,难以满足农村地区日渐发展的支付结算需求。  相似文献   

2.
电子渠道服务"三农"有效解决了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问题,成为传统物理网点的有力补充。农业银行在电子渠道服务"三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和形成了"助农取款"、"惠农服务站"、"新农保直通车"、"网上供销社"等多种成功模式,在为农村和县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银行自身在农村金融领域的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当市场利率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冲击日益严峻的时候,建立社区银行、转型零售业务成为银行应对冲击最为有效的途径。社区银行如何在符合我国监管部门的规定下立足市场成为各家银行现阶段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拟从4Ps理论中的渠道视角,揭示社区银行现有渠道建设中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胡康晋 《时代金融》2014,(9Z):86-86
当市场利率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冲击日益严峻的时候,建立社区银行、转型零售业务成为银行应对冲击最为有效的途径。社区银行如何在符合我国监管部门的规定下立足市场成为各家银行现阶段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拟从4Ps理论中的渠道视角,揭示社区银行现有渠道建设中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崛起以及金融脱媒的趋势不可逆转的发展对传统银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众多民营银行的出现也更加剧了银行业间的激烈竞争。社区银行作为各大商业银行占有渠道的一种手段,实现与社区对接"最后一公里"的途径,它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银行的战略选择。伴随着社区银行网点的不断激增,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哈尔滨作为社区银行发展的新兴市场,市民对社区银行认知程度不高、推广困难等问题更为突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县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市场日趋活动,各区域性、专业性的商业银行开始瞄准县域市场,纷纷抢滩登陆,同业竞争不断加剧。作为“三农”金融服务的第一线,商业银行乡镇网点还需要在绘好金融生态图谱、打通线上线下金融渠道、加快普惠业务发展、夯实客户基础、优化网点服务品牌形象等方面狠下功夫,以提升市场竞争力,抢夺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社区银行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社区银行为中小企业、农业、个人提供了高比例的融资服务,对拉动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部门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在实施以和谐为重点的非均衡协同发展战略的时期,为解决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和金融结构的二元性,应把社区银行作为县域发展极和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撑,求得社区银行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推动地方中小银行机构的转型发展,都需要在县域大力发展社区银行服务。本文在对社区银行机构与社区银行服务的概念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总结了社区银行服务的主要政策和实践模式特点,进而提出发展县域社区银行服务的策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社区银行:内涵、现实意义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银行”就是小型商业银行;在我国,应当界定为县域商业银行.当前,发展“社区银行”是缓解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难的治本性措施,是改善金融生态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当前发展“社区银行”的条件已经成熟,应当及时“出台”;同时要注意体制的配套改革,实行市场化、法制化的“准入,退出”与监管,使新生的“社区银行”真正成为预算硬约束的、面向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县域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0.
社区银行模式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定位和特质相契合,是农商银行发展转型的最佳模式选择。论文基于"服务渠道便捷化、服务范围广覆盖、服务质量满意化、服务效益可持续"四个维度构建了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向社区银行转型的框架体系,并基于该框架体系包含的16个细分指标,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向社区银行转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向社区银行转型,必须立足优势,以"客户群体开拓,服务范围拓宽"为基础,依托传统业务做精做深以实现业务的多样性,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优化"线上线下"渠道来打造智能化服务体系,通过教育培训机制以提升社区银行服务质量满意度,制定激励考核机制来激发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向社区银行转型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