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颖  三木 《英才》2006,(1):64-65
2005年末,媒体的聚光灯一下子打在丰田汽车的身上。“丰田将取代通用成为全球汽车业的老大、现在是丰田在中国市场大战的前夜……”这样的新闻足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其实,在2002年丰田和一汽合资之前,在中国业界都不拿丰田当实际竞争对手。如今,丰田这支一直潜行在水下的潜水艇终于浮出了水面。  相似文献   

2.
尚希 《经营者》2009,(7):42-43
丰田在中国是一个“领先的迟到者”,虽然30年前就与中国有了亲密接触,但当竞争对手已经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之时,丰田才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凭借深厚的内力,它让所有竞争对手知道了什么是后生可畏。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2010,(5):10-11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中国消费者还在讨论丰田章男的道歉是否真诚、丰田汽车召回数量的多与少的时候,惠普接过了丰田手中的“接力棒”,又一次点燃了中国消费者的愤怒情绪,“质量”和“召回”俨然成为了今春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丰田“质量门”的主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丰田汽车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丰田汽车长期以来曾以精益生产、零瑕疵享誉全球,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标杆和楷模。介绍丰田精益生产的图书充斥了中国书店的书架,以传播丰田精益生产为主的培训机构和培训师曾在中国大行其道;丰田牌汽车行驶在中国的城镇乡村,正如丰田汽车广告所言:“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  相似文献   

5.
孙兆鹏  杨与肖 《经营者》2014,(24):80-81
对于保守的丰田而言,这绝对算得上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11月8日、9日连续两天,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丰田中国)与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TMEC)在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TMEC面向全国媒体举办“丰田技术空间”大型技术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6.
杨与肖 《经营者》2014,(10):44-46
丰田汽车副社长伊原保守应该没有料到,他在憧憬丰田在华的美好愿景时,旗下两家合资公司就已然把彼此当作最大的竞争对手。一汽丰田公关总监马春平更是存伊原宣布完未来在中国发展目标后不久,  相似文献   

7.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则作到家门口的广告,对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然而,丰田车面前原本是没有路的,路是靠丰田人一步步走出来的。 1958年,丰田汽车初次投放美国市场,销售量仅有280辆。20年后的年销售量却一下猛增到50万辆。1975年,美国进口汽车市场上丰田汽车超过了此前居首位的德国大众牌汽车。80年代初,丰田汽车的年产量超过了300万辆,在全世界的汽车厂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丰田汽车成为了“品质”的代名词,丰田法则成为了管理效率的最佳模式,丰田品牌成为了精益生产方式打造出的质量和技术神话。而最近发生的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却使得丰田神话破灭了。笔者认为丰田的以下教训值得我国企业反思。  相似文献   

9.
<正>丰田汽车公司官宣,自2023年8月1日起,在华最大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TMEC),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IEM by TOYOTA”)。这一研发基地将是丰田全球五大研发中心之一,也将是丰田在中国市场研发体系的中枢。  相似文献   

10.
去年夏季至今,丰田汽车“踏板门”、“脚垫门”、“刹车门”等事件接踵而来,质量问题愈演愈烈。在全球范围内,丰田累计召回问题车已近900万辆,超过丰田2009年781.3万辆的全球总销量,这也是丰田自1933年创业以来最大规模的召回事件。销量下降,股票下跌,亏损加剧,享誉全球的丰田汽车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1.
语录     
《经营者》2010,(5):31-31
“丰田章男是唯一一个可以拯救丰田的人。” 离开克莱斯勒的吉姆·普菜斯终于开口评价自己工作了37年的丰田汽车。他觉得,丰田汽车的问题根源在于他们太过看重利润。  相似文献   

12.
核心提示:2009年,无意间成了丰田汽车的“召回年”。这一年,丰田汽车在中国三次召回,涉及车辆超过90万辆,占到全国汽车召回总数的三分之二;也是这一年,丰田汽车在美国一次性召回问题车辆400万辆。创造了汽车界一次性召回总数的世界纪录。这样的成绩单无疑让人印象深刻。而就在2008年,丰田刚刚登上全球销售量冠军宝座。一年之隔,境界两异。丰田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13.
马吉英 《中国企业家》2009,342(13):28-28
毫无悬念可言,丰田章男正式接过了丰田汽车的帅印。6月23日,丰田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的总部举行股东大会,前总裁渡边捷昭在大会上就公司出现巨额赤字表示了歉意。随后,53岁的丰田章男(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之孙)履新总裁一职。在丰田内部,丰田章男的履新被认为是丰田家族的回归,而外界则更多地解读为“临危受命”。因为,  相似文献   

14.
“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 ,这则作到家门口的广告 ,对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然而 ,丰田车面前原本是没有路的。1958年 ,丰田汽车初次投放美国市场 ,销售量仅有280辆。丰田人硬是在榛莽塞途的国际市场上开出了一条大路20年后的年销售量一下猛增到50万辆。1975年 ,丰田汽车的美国进口汽车市场上超过了此前居首位的德国大众牌汽车。80年代初 ,丰田汽车的年产量超过了300万辆 ,在全世界的汽车厂家中居第二位。在1994年的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 ,丰田公司居第15位 ,销售额达881亿美元。丰田的成…  相似文献   

15.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日本丰田汽车工业公司举世瞩目,现有3000万辆丰田车奔驰在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董事长—丰田英二也以汽车技术专家,企业管理之王而饮誉海内外。丰田英二是如何让他的企业成为汽车界的骄子的呢? 以销定产 丰田英二创造了一条独特的丰田生产方式,推行生产合理化运动。车田英二的口号是“能忍耐时且忍耐,该集中时便集中。”生产要以市场营销开场,丰田英二深知其中玄机,为了赢得市场、扩大销售,  相似文献   

16.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句看似平常的广告词在我国市场上问世已有十多年了。尽管在我国小汽车远没有达到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消费品水准,但这句广告词却早已广为人知,使丰田汽车在我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为丰田汽车广泛占领中国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7.
“召回门”的余波刚刚平息,又遭遇日本特大级地震之灾。接踵来袭的灾难令这位丰田家族掌门人备受压力和挑战。不过,与上一次他亲自飞到北京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得到的待遇截然不同,丰田章男此行则是来参加上海车展的,4月19日,丰田汽车社长带来了情真意切的丰田精神故事,并亲自为中国消费者讲车。  相似文献   

18.
细雨 《企业文化》2008,(10):46-47
丰田生产模式(TPS)成就了丰田汽车的俸业,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不容争议的观点。丰田生产模式这种独特的生产系统使得丰田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全球最好的汽车,并且还能快速开发出新产品。丰田的竞争对手们——克莱斯勒、戴姆勒、福特、通用、本田,都开发了类似于丰田生产模式的系统,甚至连医院和快递公司都采用了丰田生产模式的规则和工具,试图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一度被管理界顶礼膜拜、创造了“丰田模式”的丰田汽车在美国和其他市场攻城略地,成为汽车产业的“一哥”后不久,  相似文献   

20.
陈建国开饱     
《经营者》2011,(21):35-35
“丰田汽车拥有良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基础,关键时刻没拉兄弟一把,有点丢人。”陈建国对丰田笑里藏刀的批评暗示了国家对于跨国汽车公司向中国输出技术的强硬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