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平等、效率和社会稳定的整合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等、效率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复合变量。我国平等、效率和社会稳定目标的整合选择取向,应当是在推进经济背景平等的过程中凸显教育对能力培养的杠杆作用,以阶层和职业的较充分流动创造更充分的机会平等,以不断深化的法治推动经济规则平等,应着重以经济机会和经济规则的平等,营造社会公正和效率含量更高的社会稳定环境。  相似文献   

2.
石萍萍 《当代经济》2016,(34):28-29
社会公共治理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条件,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政策措施对社会公共治理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现有的公共资源供给却仍然没有满足大众的需求,这也是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研究制约社会公共治理的原因,并提出了走出社会公共治理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蔡爽 《大陆桥视野》2022,(2):116-117
随着群团改革的全面展开和群团改革示范点的建设,如何使群团组织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介入社会治理中,既是群团组织自身履行职责的问题,也是社会治理创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机制。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得到强化和巩固。基于此,群团组织应以基层民主的精神实质和客观行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完成与政府治理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陈国辅 《江南论坛》2010,(10):10-13
按照省定全面小康标准,2005—2007年,苏南五市率先在全省相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人了加快实现第二个率先的新阶段。根据各市党代会确定的目标,苏锡在2010年、常州南京2011年、镇江2012年就要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但对照世界中等发达地区平均水平及发展趋势,苏南地区重经济轻社会的现象仍未转变,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中等发达地区平均水平,社会现代化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呈现出严重滞后,值得各级党委政府关注。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风险问题错综复杂,其治理过程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因此,应该对农村社会风险治理相关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明晰农村社会风险治理的五个基本逻辑:整体思维、生存伦理、发展导向、全面反思和以县为主,以便理清农村社会风险治理实践的思路,提高农村社会风险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社会治理法治化呼唤公众参与趋向组织化和制度化。社会治理离不开公众参与,而公众参与不能是无序的,而应是合法化、有序化、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制度化是我国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题中之义和必由之路。宪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为公众参与提供根本保障,除此之外更需靠法治实现多途径、更明确、制度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使得公众参与有法可依,依法参与、有效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  相似文献   

7.
“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与国家治理结构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改革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分化,在传统利益调节机制失灵和新利益调节机制缺失的情况下,中国社会出现了三大困境: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不平等,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不信任,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不稳定。因此,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内涵是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公平,而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利益调节机制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实现社会建设的目标,其关键在于国家治理结构的调适促成强大的利益整合能力、再分配能力与市场规制能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新利益调节机制。当前对中国社会建设的聚焦,其意义绝不仅在于一系列浮在表面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而是整个改革和发展路径的重大变化,即在解决生产力发展水平问题的同时,必须更关注解决生产力发展标准问题,在市场化改革中"将社会带回来",以此促成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平,让国家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8.
城乡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国更要加强和创新城乡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城乡基层社会良序善治机制,从而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章在厘清全面小康社会的城乡基层治理共同体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基本逻辑。文章认为,在这一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乡镇街道将实现从"行政末梢"到基层社会"治理枢纽"的转换,政党、国家和基层社会在此交汇融通合作。  相似文献   

9.
郭学静  陈海玉 《生产力研究》2020,(6):114-117+161
社会组织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公众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其内在结构与逻辑机理。结论如下: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合作治理、公共服务、社会整合、内部治理和组织能力这五个潜变量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公众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各变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两两正相关关系。在此前的探索性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所有假设,都得到了数据分析结果的有力支持,模型和数据之间显示出较高的拟合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历时性地描绘了国家治理“五位一体”框架,而社会治理在其中浓墨重彩。这反映了中共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国今后应以何种思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随即成为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综观全球各国的社会治理方式,其中隐现的趋势可能对我国具有启发意义,同时我国也必须结合自身国情、社情、民情勇于探索社会治理的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11.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在社会管理中可以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杭州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案例表明,它们在社会资本、制度设计与技术平台方面具有较好的协同动因,并在集结公民意愿、促进居民融合、提供社会服务、调处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协同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政府需要建立健全制度框架和政策法规,为社区社会组织营造良好制度环境,而社区社会组织则需要提高自身能力,拓宽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协同领域,并且创新协同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新兴技术治理中社会公众的意见与建议、感情与情绪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对与争议能够影响政策决策的执行,但社会公众在政策决策中的主要角色和作用仍然没有得到清晰阐释。为了提升新兴技术治理绩效,从网络视角切入,基于治理网络理论的3种公共行动分析方法,以转基因技术作为新兴技术研究对象,分析我国社会公众在新兴技术治理中的角色定位。研究发现,我国社会公众角色不够完善,仅发挥了监管者和促进者的作用。由此提出,分配新兴技术治理行动者的决策权、建立审议参与式的公众参与程序、培育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的审议环境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微观市场主体,如何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参与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应对和解决突发性社会公共问题,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模式、实践议题、实践主体、实践范式等方面阐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导向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转向。更进一步地,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对为例,深入阐述在特大型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企业如何通过社会责任实践参与重大公共危机治理的多元范式(基于传统个体型的原子式、基于供应链的价值链式、基于战略联盟的联动式,以及数字化平台经济时代基于平台企业主导的商业生态圈与基于公共治理平台主导的社会生态圈等5种范式)推动治理主体、治理过程以及治理手段与工具优化创新,从而为企业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4.
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借助一个独特的样本,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证实媒体在完善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媒体曝光数量的增加,上市公司改正违规行为的概率也随之提高。通过对媒体不同特征的分类,本文发现,相对于政策导向性媒体,市场导向性媒体具有更加积极的治理作用;深度报道以及曝光内容涉及对投资者构成严重侵害的报道也表现出显著的治理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我国媒体公司治理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引起相关行政机构的介入实现的。这一发现符合行政治理文献的一般原理,也为行政治理理论在转型国家的有效性提供了一份新的经验证据。本文不仅拓展了文献对媒体在转型国家发挥治理作用机制的认识,也为转型国家如何充分发挥媒体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跨地区及国际间科技问题的逐渐增多,加之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技发展呈现出复杂化、民生化与多主体参与等特点,从治理视角解读科技管理已成为西方学界的热门话题,尤其在能源、转基因、纳米技术等领域。但我国学者对科技治理的研究,无论是理论体系构建,还是科技治理参与主体、组织机制及国际性治理等均刚刚起步。因此,厘清近10年国外科技治理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探索国外学者在科技治理模式构建、机制建设、政策工具应用和政策学习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能为我国科技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并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兴技术这柄“双刃剑”虽然给国家带来新发展动能,但也同时引发诸多社会风险,如何化解新兴技术社会风险成为新兴技术治理面临的难题。前瞻性治理研究为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提供了一些思考,但是相关研究较为分散和模糊,相关经验难以奏效。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聚焦治理主体、过程和结果3个要素,提炼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的前瞻性治理特征,并在中国情境下检验其适用性。结果表明,公众参与结果纳入既定政策议程、否决权、新兴技术公众参与法律法规等前瞻性特征得到专家一致认同,认为它们是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的必要条件。研究结论对提高新兴技术社会风险治理绩效具有一定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变迁导致的"双重流动"和"分离运动"对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形成了挑战,为此,来自地方的社会管理创新通过"统筹"、"嵌入"、"服务"、"组织"和"跟踪"等措施对此进行了应对。文章认为,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管理创新是通过国家的回归来实现的,它意味着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是政府的再造和社会的重组。  相似文献   

18.
从科技管理到创新治理,是新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科技政策与科技治理领域的必然要求。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治理模式理论是分析组织性质与治理模式的经典理论。创新研究群体是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我国基础研究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从交易成本与创新治理视角分析其组织性质、合作网络与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研究发现,创新研究群体是科研合作网络组织与中间组织,治理模式走向为网络治理。明确创新群体组织性质,并实施网络治理模式,有助于促进研究目标实现与高水平团队培养。  相似文献   

19.
疫苗作为新冠疫情防控的最关键手段之一,已在各国抗疫中发挥积极影响。疫苗研发、生产、注射意愿以及全球分配的公平性与可及性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关注。分析全球治理改革中,疫苗作为一种全球公共产品的创新治理问题,讨论疫苗产业发展特征与创新规律演化,剖析西方国家疫苗产业创新治理困境以及“竞争丛林”逻辑,阐释中国行动方案及对全球治理改革的贡献。最终提出疫苗产业创新治理机制对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0.
科研诚信是科研工作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关系到一个国家科学事业的良性发展和社会有序运行。近年来,由于学术不端、科研失信事件频发,科研诚信问题成为科学界的关注焦点问题之一。从科研诚信的历史、表现、成因以及治理对策4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科研诚信问题表现形式多样,形成原因复杂。据此,提出对科研诚信问题采取宽容原则、加强诚信教育、培育同行评议文化、探索有制约的同行评议制度以及随机抽取代表作等治理对策,以最大限度约束科研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