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配合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层次和质量,年初,中国就业促进会研究制定了《中国就业促进会进一步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陈伟  蒋毅 《中国就业》2012,(5):22-23
近年来,南京市立足本地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创塑劳务品牌,打造"新南京人"服务中心,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转得出,带得动,留得住"。截至2011年底,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92.77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7.2%。  相似文献   

3.
周辉 《中国就业》2008,(9):30-32
当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促进就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业靠培训,岗位凭技能”的企业用人机制不断成熟,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就业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城乡就业是对传统二元就业制度的变革,是新时期就业工作重点转变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就业,要抓好城市就业、农村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三方面的工作,三者不可偏废。从城乡就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看,统筹工作的重点和关键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我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有4000万农村劳动力,具有充分的劳动力资源储备,但同时也构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我省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工作的开展,连续八年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渠道,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改革的推动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招工难等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西宁市农村人口80万人,农村劳动力68万人,近年来西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西宁实际,以积极开发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为基础,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扎实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并为全市就业局势稳定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丽水市云和县积极探索适合“小县大城”战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新路子,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服务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就业工作的出发点,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筹城乡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人口56840人,实际转移就业3960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9.7%。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2013,(4):65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关于多渠道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的工作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国就业促进会组织编印了《引领劳务经济的"就业名片(?)全国劳务品牌建设成果实录》。本书主要收录了200/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就业促进会联合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围绕劳务品牌建设开展的专题研讨、交流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村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我国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已连续9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工作作出相关部署,国务院还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分  相似文献   

10.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对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形势下,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为此,笔者结合烟台市牟平区农民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做了专题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如何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赵振芳 《民营科技》2008,(5):120-120
“十一五规划”已进入第三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入手,在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进而提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渠道,要逐步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各种条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湖南省委、省政府把增加就业作为全省工作的三大目标,把增加就业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纳入工作计划,进行全面考核。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经济关联度大,影响面广,不仅解决农村就业问题,还将极大地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和全面实现小康步伐,加快城镇化进程;同时,在促进社会稳定、加快农村社会转型方面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只…  相似文献   

14.
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增收,解决农民增收的难点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如果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出去,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着眼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顺畅和稳定的转移就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只有提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伊犁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采取了有力措施,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伊犁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所面临的形势仍然是相当严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伊犁州实际,要以积极培养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大力开发、利用、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内转、外输、回引为基本转移途径;以深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农村劳动力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伊犁农村劳动转移就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增收,解决农民增收的难点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如果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出去,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着眼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顺畅和稳定的转移就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只有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型就业能力,才能把沉重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7.
高唐县把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放在保障民生的重要位置,改善工作条件搞服务,广开就业渠道增岗位,加快经济发展筑载体,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十一五”期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5.1万人,新增就业人员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8.
《北京房地产》2006,(10):I0005-I0006
为了推动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意见》(京政农发[2006]8号)文件精神,努力开创农村劳动力向建筑业、房地产业转移培训就业工作新局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渠道安置京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特制定此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丁巨峰  张桂凤 《活力》2009,(7):27-27
几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冷静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及影响转移的制约因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冷静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及影响转移的制约因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