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劳务输出工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005年全省农村劳务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劳务输出总量达到440.6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6.2%。比2004年末净增70万人。5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劳务输出达190.7万人,占劳务输出总量的43.2%。  相似文献   

2.
劳务经济在郧西发展中抢人眼球。2004年至今,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8.6万人次,年均转移11万余人、实现收入7亿余元,在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增效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30%以上,银行存款70%来源于农民储蓄。郧西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全国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试点县”、“全省阳光工程示范县”等称号,其发展劳务经济的做法,央视作了专题报道,并在全国、省有关会议上交流。  相似文献   

3.
惠钊 《中国就业》2008,(2):60-60
湖北省丹江口市以“技能就业计划”项目实施为契机,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6415人,占全年任务的164%,其中技能性培训5251人,占全年任务的105%;引导性培训11164入,占全年任务的223.3名,共转移安置农村劳动力8684人,全年农民劳务总收入达到5亿多元,农民劳务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以上,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农业有效劳动时间的大大缩短,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多不仅造成了普遍贫困,也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显得越来越急切。据辽宁省调查总队统计,2006年辽宁省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500元,比上年增加287元。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1.8%,占纯收入比重36.7%,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新支撑点。本文基于促进农村劳务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劳务增收,结合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从财政政策角度提出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5.
宜昌市现有农村人口272万人,农村劳动力147.5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98万人,人均耕地1.5亩。面对增收致富任务和人多田地少的现实,宜昌市把组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抓,深入展开了一场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业发展、向非农村转移、向非农民转变的持久战,解决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新格局。2004年底,全市在外务工就业的农民为25.93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7.6%,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5.58亿元。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遂川县地处革命摇篮井冈山脚下,总人口54万,每年劳务输出人数达10万人以上,年劳务收入超过8亿元,农民人口平均劳务经济收入超过1000元。目前,该县共有农村劳动力总数22.5万人,已转移就业总数14万余人,形成了“走一人、富一户”、“走一户、富两户”、“走一群、富全村”的良好态势,使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逐渐走上了转移的康庄大道,实现了劳动力良性转移、农民持续增收和城乡互动发展的“多赢”。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泸县利用统筹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扎实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了劳务输出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据统计,2007年,该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3.02万人,劳务总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关,达24.36亿元,完成任务的130.27%。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宿松县地处大别山南麓,皖鄂赣三省八县结合部,为皖西南门户,安徽省首批省直管县。近年来,宿松县紧抓“以就业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的主题,致力于统筹城乡就业,多措并举,着力促进居民就业增收。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首超百亿,达到113亿元,增长14%;财政收入再上台阶,达到5.18亿元,增长37.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首超百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66元,增长24%;三次产业比为29.8:44.6:25.6,实现了“三分天下”到“二产崛起”的转变;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4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48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5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665人,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9.
赵倞 《活力》2013,(12):14-15
五大连池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级市,现辖11个乡镇,105个行政村,农民家庭4.3万户、农村人口15.6万人、农村劳力8.3万个。2012年底全市转移农民总量4.9万人,其中常年转移市外务工农民3.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60元,其中农民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  相似文献   

10.
临漳县辖14个乡镇425个行政村,总面积744平方公里,总人口59.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78万人,是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近年来,为促进农民增收,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劳务输出和向非农产业转移作为一大富民产业来抓,按照“党委政府推动、劳动就业牵头、部门协调联动、社会齐抓共管、政策措施驱动,强化培训带动”的工作思路,围绕扩大劳务输出和向非农产业转移,全面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截至目前,已实现外输和向非农产业转移9.6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11万人的87.2%,劳务收入达5.7亿元,占全县GDP经济总量三分之一,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重庆有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是重庆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重庆市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2003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579.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3%以上,其中向重庆市内转移280.37万人,向市外输出298.12万人。农村劳务收入265.25亿元, 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9%以上,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重庆市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以上,全市农村劳务收入增长10%以上。百万农…  相似文献   

12.
种夏 《中国就业》2006,(10):21-22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在全县47.2万农业人口中,有农村适龄劳动力27.47万人,富余劳动力11.7万人。在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过程中,济阳县坚持“内转”与“外移”相结合,有组织、有培训、有保障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走出了一条由简单的劳务输出到劳务产业进而形成劳务经济的新路子,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以来,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余人次,累计达到13.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地转移9万余人次;全县劳务经济年均收入达9.46亿元,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黑龙江省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切入点来抓,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转移就业的环境明显改善。截至2004年末,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357万人,比上年增加112万人,增长460%;其中,向非农产业转移202万人,增长32.9%;全省实现劳务收入106亿元,比上年增加41亿元,增长63%;农民人均劳务收入580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3%。  相似文献   

14.
邹良群 《中国就业》2014,(10):26-27
湖北省夷陵区委、区政府立足"小城区、大农村"区情,提出建设"幸福夷陵"的奋斗目标。为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这个当务之急,该区就业部门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为农村劳动者架"桥"铺"路",搭"台"送"技",在政策、资金、工作投入上对农村给予重点倾斜,农村劳动力转移之路越走越宽,劳务经济活力迸发,有力助推了区域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6万人,其中出省就业3.3万人,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1621元、11011元,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五。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就业》2012,(3):30-31
薛城位于山东省南部,是造车鼻祖奚仲故里、铁道游击队故乡,枣庄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全区辖6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420.5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其中农业人口29万,农村劳动力1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5.5万人。近年来,该区以“创古薛劳务品牌,塑经济强区形象”为目标,精心打造了“薛城轮胎吊司机”劳务品牌,并荣获“全省首届驰名劳务品牌”和“全国优秀劳务品牌”,邵飞、孙福臣荣膺“全国优秀农民工”光荣称号,薛城区也被山东省授予了“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区”,培育了“薛城大惠”、“薛城宏大”、“港口装卸”、“堆高司机”等特色劳务品牌,年输出富余劳动力4万余人,年创劳务收入近5亿元,占农民纯收入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就业》2011,(9):26-27
近年来,宁夏彭阳县把不断培育壮大劳务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常抓不懈,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来促进城乡就业,推动全民创业,使人力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全县每年实现稳定转移就业5万人,劳务收入3.5亿元以上,劳务创收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多次被自治区、固原市委、政府评为劳务输出工作先进集体和全民创业先进集体,2010年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11,(12):28-29
谷城县是湖北省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1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每年劳务纯收入超过15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技术和信息资源后,盼望回乡发展的愿望,积极引导他们回乡创业,收到了"放出小鸟、飞回凤凰","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效果。目前,回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统计,全县已有近3万人在家乡就业创业,累计投资4.28亿元,创办各类经济实体270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3万多个。该县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湖北省劳务输出十大品牌——建筑鄂军"、"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示范县"、"全省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一)基本状况 2005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2万人,比上年增长30%,是近10年来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朱冬军 《中国就业》2012,(12):26-27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现有110.3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8.46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7.25万人。该县针对本地劳动力存量资源逐渐减少、企业用工需求日益扩大的新形势,坚持"挤、培、稳、扶"四字诀工作法,积极创新农民就业创业机制,全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创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新局面。前三个季度,该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5.22万人,其中农民创业4.37万人。阜宁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和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20.
《山东劳动保障》2010,(5):18-21
3月下旬,根据省委要求,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专题调研。总的来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顺应了我省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是其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仍然不稳固,必须进一步构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