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不同创业者初次创业的背景不同,但所经历的创业道路却大同小异:事业之路坎坷。心理之路波折。  相似文献   

2.
小志 《中国就业》2011,(8):10-11
自主创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自主创业,就是由劳动者自找项目、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简称"五自"),或是从事个体经营,或是开办民营企业的就业活动。我国劳动者自主创业经历了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11,(8):37-38
创业经历:家住西宁市北区的苗芳最近情绪陷入了低谷。33岁的她在一年多养殖特种鸡的创业中,不仅将家中仅剩的一点积蓄亏掉了,而且受到丈夫的责难和邻居的嘲讽。欲哭无泪的她说,看  相似文献   

4.
张玉利 《中外管理》2011,(9):104-105
创业不怕失败。关键是从中能学到什么,并引以为戒。在一次去美国杨伯瀚大学创业中心的访问中,该中心的主任跟我谈道:在中国可能无法开展创业研究与教学,理由有二:一是美国政府每年拿出很多的钱支持创业和发展小企业,但中国没有;二是美国人认为失败是一种有用的经历,在中国却排斥失败者。  相似文献   

5.
只要你创业了,无论结果如何,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亲身经历固然是一种积累,但是别人的经验更是一种资源创业是一件严肃的事,绝对不应该为创业而创业但求成长,不求成功,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创业者:吴江失败经历  相似文献   

6.
《中国就业》2011,(3):35-36
●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经验●失败是坚韧的最后考验●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创业者:杨阳失败经历:北京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杨阳,刚毕业就磨拳擦掌要创业了。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书本知识编写了一份创业计划书,并从家里筹集到了8万元的"创业基金",又找了7位同学凑了4万元,公司有了8名股东。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12,(5):36-37
创业者:刘晓红刘晓红是我初中时的同学,家在离省城不远的一个县城,初中毕业后再没有继续上学,其后几年,经历了外出打工、回乡创业,多年打拼中,她感觉积累了很多自主创业的经验。在省城人多、消费水平高的前提下,她打定了主意开一家服装店。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决定创业的成败,纵观大学生创业历程,他们的创业心理经历了一个由浮躁到理性的过程。这种变化也使大学生创业逐步走上平衡健康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谁也不会否认,当今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好的创业时期,一些学者认为,如果把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下海经商做为第一次创业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经历的则是第二次创业.概括地说就是新经济,新民营,新创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2012,(3):42-43
创业经历 韩建明打小就很聪明,在一家国有农机企业做了多年的司机,自诩见多识广,点子也多,机制改革后,下岗的他经历了几次创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一般都会经历两个阶段:创业阶段和二次创业阶段。创业阶段,靠的是创始人的眼光、胆识和魄力,能够抓住机遇,使企业迅速成长起来。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时,这种管理模式就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时,就必须要做到4个转变。  相似文献   

12.
创业者会因为许多的动机而走上创业的道路,个人背景,生活经历等等方面的差异让他们选择不同的创业类型,通过调查发现,创业的人千千万,但是不同的人创业也存在诸多的不同,你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型的创业者吗?让我们来看一下自己的创业类型。第一类型:主动创业这类人就是喜欢创业,而且也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他们有强大的创业激情和冲动,甚至把创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结果如何反而不是很重要,属于主动式创业.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婕 《会计之友》2009,(10):107-107,110
如今社会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80后”、“创业”、“新新人类占领市场”等人们喜闻乐见又见怪不怪的新闻,从而启示人们发出这样的疑问:大学生创业是否成熟、可行呢?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自己曾有过创业的经历。有艰辛,也有收获,往往是经验大于收益。该不该坚定地走下去,成了我心中想要解开的一个结。于是,这里展开了有关大学生创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技术企业二次创业中的战略选择彭伟民一个企业成长如同一个产品一样,在其发展中大体都要经历创业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落或重组阶段。今天,民营高科技新技术企业大多已经历了创业阶段,即一次创业、发展阶段,在创业的一年中,民营高科技企业实现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超过一半的创业个案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很多创业者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创业前认为最艰难的时期是筹备创业的阶段,而公司正式运作后,便可松懈一下。而创业后,却发现公司运转后,各式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常常令他们不知所措,跟以前想象差别很大。事实上,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疑难杂症,如果不正确诊治,就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在创业意向形成阶段创业培训的实施效果,以及在创业意向转化阶段创业主观情绪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培训能够显著影响创业意向和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为代表的意向形成先导因素。同时,在创业意向转化过程中,创业意向与创业行动显著正相关,行为疑虑、行为规避等负面情绪越低,越有利于开展创业活动。此外,创业者的海外求学经历、政府部门工作经历能够对创业意向转化造成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完善中国创业培训课程设计,鼓舞创业信心,推动创业活动发生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业教育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职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率和成功率依然很低,大学生创业存在创业意识淡薄、创业技术含量低移植性差等诸多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学校,学校应逐渐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培训体系、孵化机制、教师参与创业证书培训制度等,当创业内涵丰富了、完善了,大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创业中。  相似文献   

18.
《厂长经理之友》2012,(4):85-86
徐应龙:我觉得创业方面与学校没有多大的关系,跟老师教授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让一个读书人,一个没有创业过的人去教大学生创业,不是天方夜谭吗!所以他们只能给你们念念书本里的知识。我的想法就是,一切来源于实践。 姚育忠:企业家在经历方面是比较丰富,相比大学生有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就分享方式上要看个人。我比较倾向于小范围,几个人交流、聊天的传授。  相似文献   

19.
对话唐骏     
“我太能创业了!”《中国新时代》:在盛大的这几年,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唐骏:“最深的感受是我们把一家创业型的公司变成一家成熟型的公司,这是我给公司带来的最大变化。当然中间有很多事件性的东西,我觉得还是让我感受很多,无论是上市,还是我们的法律诉讼纠纷等等一系列东西,我觉得我们做了很多的大事情。因此过去的四年应该比微软十年经历得更多一些。微软十年更多的是学习,学习的过程,盛大更多的是经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鸿剑 《英才》2008,(1):126-127
创业的激情来自于哪儿?新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们的答案几乎是相同的:苦难是他们普遍的生活经历,也是他们创造巨额财富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