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干部腐败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公共机构中权力配置不当。权力配置包含权力分配与权力行使两项内容。我国公共机构的权力配置问题可概括为权力匹配问题和权力制衡问题。我国公共权力配置必须遵循权力匹配和权力制衡两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权力是实施管理的必要条件。文章从分析高校内部权力体系结构及其配置和运行模式出发,指出了我国高校内部权力配置与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行政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明确权力运行的价值取向及原则、优化行政权力配置、完善行政法律法规、健全制约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权力运行的程序机制和行政问责制,不断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4.
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权力制约也是权力监督的一种表现形式;反过来说,权力监督离不开权力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是无法监督的。当前,我国政府权力监督改革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要从权力配置、权力界定、权力运行、权力监督等方面系统地进行制度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5.
公用征收具有行政法与民法的双重属性,其内部存在权力──义务和权利──义务两种法律关系。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就应该对公用征收决定权进行科学的配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财产权保护制度,就必须明确公用征收补偿的原则、标准及程序。  相似文献   

6.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指引下,各级人大被赋予的预算审查批准权、预算调整权、预算监督权的权力内容有必要基于绩效导向进行重新定位。在实践中,各级人大主导的制度改革,已经促使人大预算权配置从初期绩效因素的原则嵌入、借助绩效审计监督的外力支持,逐步发展到对绩效审查监督的权力作用范围、权力行使方式与权力运作程序进行系统化和专门化调整的新阶段。但是人大对预算绩效进行审查监督的权力配置仍然面临制度供给整体不足、制度路径缺乏互补、制度体系有失均衡、制度保障亟待强化等问题。应当对人大预算绩效审查监督的权力形态作出更为明确的界定规范,优化央地两极统一化与差异性协调互补的制度路径,促进权力配置制度体系的内在均衡,强化支撑权力运行的信息保障、程序保障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7.
交易费用、市场与权力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易费用从其来源和承担关系上看,它是主体为完成交易而发生的代价,因而是市场制度节约了个人、企业和政府的交易费用。市场本身并不配置资源,资源配置是在市场背后由权力主体进行的,市场失灵的根源是权力结构失衡。权力决定着制度的形成,并因此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8.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其通过重构治理逻辑深刻地影响企业集团的行为和决策偏好。文章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管理权集散的视角考察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集团权力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会促进企业集团管理分权,当企业业绩承压、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管理层心态积极时,此种分权行为尤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及时响应市场需求、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和降低代理成本三方面对集团的管理分权决策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数字化转型下的分权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健性。文章拓展了企业集团权力配置在会计实证中的应用,为数字化转型下的企业集团优化权力配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政府预算权力是一个国家公共权力的核心部分。政府预算权力的合理配置是确保政府公共财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制度基础。政府预算权力的分配包括纵向配置和横向配置两个方面,其目的是实现权力均衡与制约,防止预算权力的滥用与浪费。建立、健全“平行检讨”机制与否机制,增强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加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化解预算分权必然带来的预算冲突,是提高政府预算效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宪法概念的重新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地界定宪法的概念,必须揭示出宪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本质属性.宪法的本质属性在于它是调整国家权力的配置及其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重新界定宪法概念对于宪法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司权力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物.它有别于股东权力、董事会权力、监事会权力、经理权力,它体现的是公司的整体利益.公司权力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学表征,它是公司的一种重要资源,具有有用性、稀缺性、成本效益性特征.公司权力配置能够实现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2.
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在我国政治改革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但要真正把该项制度贯彻下去,必须与其他制度相配合。在深入贯彻执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的同时,要建立结果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并且真正贯彻落实民主制度,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3.
廉政风险评估与控制活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组织在权力配置和运行过程中,由权力运用带来的廉政风险是各种组织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工作的重心。廉政控制活动是进行廉政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廉政风险评估和廉政控制活动两方面进行了设计,从而对社会组织的廉政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干部的权力是公众权力,干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千万不可亵渎权力。人民的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监事会制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难以兼顾公司经营权和监督权的效率和制衡,并且难以处理权力在实际运用中的平衡问题。审计委员会制度实质上是将经营监督权从公司内部转移到外部市场或投资者,从而避免监事会制度在权力配置中引发的问题,并且有利于股东的价值取向。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看,审计委员会将是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监督模式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公共权力监督模式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监督制度安排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三种模式。将这三种权力监督模式有机结合,有利于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汪丽  孙宏 《全国商情》2005,(6):7-10
权力及其配置一直是企业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借鉴Baker等人支付权的概念及产权残缺理论,在权力重新分解的基础上讨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及类型,提出新“两权分离”是导致国有企业运作效率低下的原因,合理配置决策权和支付权是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0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转型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权力配置特征是影响企业战略转型决策的重要变量。董事会中不同类型权力主体的行为偏好不同,其权力配置特征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其中,职位性和知识性权力主体主要表现为政治行为,其权力的集中会促进战略转型实施;股权性和威望性权力主体主要表现为合作行为,其权力的集中会抑制战略转型实施。此外,不同权力主体会根据自身利益与资源选择相应的转型模式,职位性权力主体偏好"地域扩张"导向的战略转型,知识性和股权性权力主体偏好"管理模式重塑"和"价值链延伸"导向的战略转型,威望性权力主体偏好"非相关产品市场进入"和"管理模式重塑"导向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9.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将是中国教育在新世纪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等表现为教育资源分布上存在较大的地域差距、省际差距、城乡差距,本文则从另一个视角分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现象,指出在一个省的内部教育资源的配置依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递减,这种配置格局是受到我国按照权力等级配置资源制度、当前的教育财政制度、社会各个不同利益集团对于资源的争夺以及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腐败问题的解决,从机制上看是个权力制约的问题。"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传统的也是主流的制约机制,在当前起着主要的制约作用。但在公民社会日益发达的今天,"以社会制约权力"可望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发展趋势。社会对权力的制约需要通过各种组织机构实现,但这种制约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在社会本身文化繁荣的基础上,这就呼唤着文化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