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乔治·爱略特的成功作品<米德尔马契>,认为乔治·爱略特在<米德尔马契>中消解了几个主要的二元对立概念,展现了解构这一特殊现象在小说中的运用,从而强调小说作者初步的解构主义思想.爱略特通过人物角色的刻画及人物命运的归宿充分地向读者展示了其力图颠覆"逻各斯中心主义"及消解二元对立的解构思想.  相似文献   

2.
马敏惠 《魅力中国》2014,(27):69-69
在《艺术家》这部小说中,导演将人物、情节、主题二元化,通过特定的对立和矛盾冲突,巧妙地表达了“新时代的到来”这一鲜明的主题思想。本文试图依托二元对立相关理论,来分析电影中情节、人物、主题的二元对立,呈现元素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斯蒂芬·克莱恩是19世纪末美国最具有天赋和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红色的勇敢勋章》是对战争现实的"忠实客观的反应"、对战争中主体意识和心理活动的深刻探讨,因此被看作是"美国作家第一部伟大的‘现代’战争小说"。为了使小说人物塑造更加形象生动,小说中大量存在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洛奇的小说《换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说《换位》中的情节、人物、主题二元对立的分析,揭示该小说如何以二元对立结构悖论性地表迭具有后结构主义特性的意义追求。  相似文献   

5.
罗诗旻 《新西部(上)》2010,(4):121-121,117
本文分析了西方文本中的中国人形象,要么是不近情理,要么是龌龊不堪,唯独缺少真实的人性.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勾结纠缠在涉及到亚裔美国文学的话语领域时变得更为复杂.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华裔美国作家所处独特地位赋予他们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中,母女双方表现出来的民族中心主义是造成母女间交际障碍的重要因素。只有在跨文化交际中采取一种相对理性的态度,才能缓和矛盾,消除误解。  相似文献   

7.
许丹丹 《魅力中国》2010,(17):193-194
中国的男权中心制度不仅是女界所要批判与消解的目标,它也严重地压抑与窒息着女性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一位女性作家,萧红在她的小说《生死场》中通过对农村一系列苦难女性形象的描写及各类愚夫形象的塑造.鲜明真实地展现了男权中心制度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有力地批判与消解了男权中心文化。  相似文献   

8.
9.
谭恩美在小说《喜福会》中,通过对母女关系故事的叙述,探究了美国华裔移民第二代的身份危机和构建的主题,为美国华人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论文拟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阈限空间"与"他者"的概念,对《喜福会》中华裔移民第二代的身份危机与构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身份与归属一直是重要的课题之一.作为文学体现,身份一词则超越了本身的表意上的所指,更多的指向为文化身份,是一个族群或个体界定自身文化特征的标志."喜福会"是母亲一代借以调剂心理落差和宣泄情感的文化空间,她们遭受着美国和中国都不承认其身份的境地;女儿成为了建构双重身份的真正的"他者",她们同样在身份危机的苦海中漂荡.两种文化在她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们在双重背景下,更增添了一种文化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李鵾  郑晓如 《黑河学刊》2015,(4):142-144
转型期的乡村文化公共性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遭遇着消解的命运,其在农村的社会层面表现为传统民间精神信仰的缺失、农民互助合作意识的淡漠、公共文化生活的衰微和社区共同体的解体;在农民精神层面表现为宗教信仰的增加以及农村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家庭教会的发展。针对农村文化公共性消解带来的基督教文化蔓延趋势,我们面临着双重任务:在解构乡村文化公共性消解及其带来的基督教蔓延的同时,实现现代乡村文化公共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不只是选择用法恰当和意义相同的词语的过程,而且是对一种文化的传递和解释。通过对《红楼梦》两个全译本(大卫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Dream of Red Mansion”)的一系列的比较来说明文化差异对《红楼梦》不同译本产生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  相似文献   

13.
杨丹丹 《魅力中国》2014,(14):84-84
与其他文学流派不同,美国南方文学具有许多独树一帜的特征。在这种严肃而带有悲剧性的文学中,有些特色鲜明的女性形象让人印象深刻。本文试图以具体文本出发,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标准,通过对尤多拉·韦尔蒂的短篇小说《一则新闻》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描写的分析,指出美国南方文学中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和当时社会现状对其的影响,揭示在父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该作品在反应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现实中所起的批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运用模因论对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进行研究,可探讨其中独特的美国文化模因,即个人主义的复制及传播。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王绍辉先生的新著《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文化研究》从审美文化的视角考察当代广西文学,从文学角度展示了广西的民族风貌、精神生态和审美境界,较为全面深刻地把握了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并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6.
大型桂林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以其意趣天然、极具艺术震撼力的形式让亿万观众感受到了美的力量。美学,似乎也借此一转身走下了形而上的庙堂,贴近了自然、贴近了大众。这表明当代艺术和审美的日常化、大众化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美学与人的生存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当代美学以其特有的方式关注着当代人的生存状况,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与和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前抽象的美学与一向贴近生活的文学,正日趋相通、殊途同归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过近30年市场经济的洗礼,活力四射。但是,市场经济暗含的逐利、自我、享乐等负面价值观,难以避免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从“毒奶粉”到“同仁医院医生被砍杀”,从“范跑跑”到“小悦悦”;快速奔跑中的中国人偶尔驻足回头,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8.
‘延安’就像一粒纽扣——系上它,20世纪的历史和文化便‘旧貌换新颜’;同样,只有解开它,才能看见历史和文化的内部发生了什么。这段印在《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大红书皮上的文字,足以引起人们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本洋洋洒洒近30万字的书,  相似文献   

19.
卢梭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政治观点至今仍对现代政治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他在《社会契约论》里阐述的人民主权论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对我国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奴隶制结束后,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下,非洲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非裔美国人面临种种身份困境.如何重建美国黑人文化身份也成了非裔美国作家莫里森关注的重点.运用后殖民批评理论中的身份认同、 文化霸权、 民族文化主义等术语分析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文化身份困境,反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弘扬黑人民族传统文化是非洲民族文化的重建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