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佚名 《证券导刊》2008,(19):95-95
有些人生最重要的道理仅仅需要几个字就可以完美的传达。我们之中的许多人已经非常熟悉那些来自于巴菲特或者其他伟大的投资者的金玉良言。不过还有一群非常聪明的人把他们的智慧和领悟也凝聚在了一些慧言之中,可谓字字珠玑,同样可以应用于投资,尽管他们可能不懂什么叫做投资。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竞争是激烈的,在"利润"面前有时候"道德"会变得不堪一击.企业的道德标准不是要追求完美与高尚,而是要恪守底线,要在道德与利益之间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正>法则一:别当一面什么都照的镜子一块上好的镜子会把赏心悦目的一面显露得清清楚楚,对于瑕疵、缺陷,甚至支离破碎的一面亦然。但是,请你一定要注意,不管同事或上司如何恳求你据实反映他们的优缺点,你都别那么做,因为没有人真正希望了解自己的短处,也没有人想要对自己的优良特质来一个正确无误的估量。因此,当人家露出最好的一面时,  相似文献   

4.
余诗吟 《投资与合作》2014,(10):377-377
一个人,可能是智商超高的聪明人,却不一定是一个有智慧的智者.聪明人是百里挑一,然而智者虽然并不一定很聪明,但却是万里无一,罕见难寻.马云说:“聪明是智慧者的天敌,傻瓜用嘴讲话,聪明的人用脑袋说话,智慧的人用心说话.”说聪明是智慧者的天敌,这句话未免有失偏颇:比尔·盖茨能考上哈佛必定是智商超群的人,要是不聪明他必定不能创办出令人惊叹的微软公司.然而他不智慧吗?答案了然于心.聪明人知道赚取财富,而智者知道如何在有了财富后让财富创造更大的价值一聪明人都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盖茨那样的首富,拥有巨额的财产.而智者才会在拥有了令人称羡的财富后还能把几乎所有的财产捐给基金会,为慈善事业做贡献.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聪明人懂得把握机会,而智者懂得放下一切.”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承认比尔·盖茨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而这也说明了聪明人也是可以成为智者的.  相似文献   

5.
时下最好的理财产品是什么?有人会说是基金,有的人会说是股票或人民币理财……其实这些回答都不完全正确,最好的理财产品应该是投资组合!随着开放式基金的火爆,很多人把家里所有的积蓄全部买成了基金,期望以此来一夜暴富.  相似文献   

6.
解构道德     
高续增 《银行家》2004,(1):119-121
关于解构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很玄虚,把它拿来讨论很容易让中国人想到老子的《道德经》,让西方人想起康德墓碑上的那句著名的警语。我认为康德是谦虚的认真的,而老子则是在装腔作势故弄玄虚。 我不认为《道德经》解答了这个问题,或者哪怕在解释这个问题的方向上前进了一步。它反而把人们弄得更糊涂了。在我看来,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先让听众把自己头脑里关于“道德”  相似文献   

7.
问你一句:客户是什么?你肯定会脱口而出:客户是上帝!可再问你一句:该怎样敬畏或善待上帝?怕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答案了。  相似文献   

8.
哲思碎片     
佛教认为,偶尔抽一两口烟或有一点点风流。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一个人就不能成为佛教徒。人的向善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并不是每犯一次错,就会有一块石头绊住他前进的双脚,而是每纠正一次错,人就会朝至善至美走近一步。更多的门窗会为他打开,他看到的风景会更多更美,他得到的智慧会更纯粹,更不易被岁月所风化。  相似文献   

9.
胡星斗 《银行家》2006,(6):136-137
大商谋道,小商谋利,优秀的企业家必定是哲学家。企业经营需要哲学,企业战略需要经营者先提升境界,然后才能高瞻远瞩;企业文化必定是某种哲学思想的提炼,企业使命、企业宗旨无不反映经营者的道德和修养,甚至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根基。企业家应当创立自己的哲学,并且把它渗透进企业的每一项工作中去,形成教派般的企业文化、“企业道德”,人人恪守,  相似文献   

10.
按照这所古老大学奇怪的传统,我应该站在这儿,告诉你们那些永恒的智慧. 你们已经上了四年的大学了,我当校长还不到一年;你们认识三任校长,我只认识大四一个班的学生.那么,经验是什么?也许你们应该搞清楚,也许我们可以互换一下角色,我可能就会以哈佛法学院惯有的风格,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自说白话.  相似文献   

11.
爱和智慧融合而成的灵性世界闪烁着瑰丽的光辉 ,爱心的回报是一份丰厚的礼物。当真爱的风采通过高尚的行为表达出来 ,爱就是一种力量 ,真爱的风采也就可以创造一些人间奇迹 ,真爱也就成为一种名符其实的财富了。把真爱的灵性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 ,爱、公正、尊严及对人的尊重等 ,就不再是单纯的传统道德了。它既是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明智举措。这种“以人为本”、”待人以诚”、“公正为上”的精神法则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与中国的传统美德不谋而合。作为一个经营管理者拥有一种爱人爱己的操守 ,既关爱客户也关爱同…  相似文献   

12.
法则一:别当一面什么都照的镜子 一块上好的镜子会把赏心悦目的一面显露得消清楚楚,对于瑕疵、缺陷,甚至支离破碎的一面亦然。  相似文献   

13.
凯恩斯 《金融博览》2014,(10):88-88
在十多年的股市生涯中,如果说有一句话可以总结赚钱经验,那就是“做正确的决策是股市赚钱的关键”.而要想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就必须依靠自己能力而非意志做出决定。这个能力,就是要知道自己会什么功夫。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脑袋足够硬.能够用脑袋把花岗岩击碎,那么你就可以朝着铁头功或气功大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耿 《现代金融》2010,(11):39-39
当今社会已进化到知识驾驭物质、人比钱重要的时代,无论商业银行如何改革,如何应用科学技术,都必须花大力气解决好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人力资本的培育、激励、管理与使用。以开放的制度来吸引“会跑的资源”、留住“智慧的脑袋”是打造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正>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一)诚实守信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这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也是道德的要求。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缺少诚信,就会失去市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信息的直实与否,将影响企业、政府、投资人、信贷人等使用者作出决策,这就对会计信息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工作者必须提供真实、完整、正确的会计信息。但有的单位负责人或为了达到偷税漏税、骗取贷款的目的,或为了捞取政治资本等目的,指使、授意、强令会计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对会计资料进行粉饰、包装,向外界提供虚假会议信息。  相似文献   

16.
松下幸之助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只靠一个人的智慧指挥一切,即使一时取得惊人的进展,也肯定会有行不通的一天.因此,松下电器公司不是仅仅靠总经理经营,也不是仅仅依靠管理监督者经营,而是依靠全体职工的智慧经营.松下幸之助把"集中智慧的全员经营"作为公司的经营方针.松下经营思想的精华--人才思想奠定了他事业成功的基础.松下先生说:"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没有人就没有企业",松下电器公司既是"制造电器用品"的公司,又是"造就人才的公司".  相似文献   

17.
究竟什么是中国模式什么是中国模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要说清这个问题,得先把模式这个词说清楚。模式就是标准式样,一种经济秩序或其他什么事物的秩序。如果没有一种标准,哪来什么模式?没有一定的章法,就不是一个有固定模式的文化系统。例如,中国现时期的经济管理方式,只是一个过渡,正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这个期间就不是一种可以被称为模式的状态。最近有一本很畅销的书——《中国的震撼》,作者张维为先生说——中国模式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他还总结出了中国模式的八大特点: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18.
犹太人的孩子,在家庭启蒙教育的时候,母亲时常会问这样的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财产被抢,你将会带什么逃命?”很多孩子会自然想到钱或者钻石之类的东西。显然,这不是他们母亲所需要的答案。她们会进一步给孩子提示“一种没有形状,没有气味,没有颜色的宝贝。”要是孩子们还是回答不上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也无法抢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走。”可见智慧在聪颖精明的犹太人眼里的价值。当然,犹太人也并不是一降生就是那么聪颖精明,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要素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企业只有依靠人才智力因素的创新与变革,依靠科技进步把人的智慧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才能达到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企业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造一个适合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建立凭德才上岗、凭业绩取酬、按需要培训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满足企业经济发展和竞争对人才的需要,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要素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企业只有依靠人才智力因素的创新与变革,依靠科技进步把人的智慧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才能达到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企业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造一个适合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建立凭德才上岗、凭业绩取酬、按需要培训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满足企业经济发展和竞争对人才的需要,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