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诚实的儿子质问当医生的老爸.“你为什么不把病人的病一下子全治好呢?”老爸瞪了涉世不深的儿子一眼,然后责怪说:“傻小子,我要是把病人的病都治好了,今后到哪里去挣钱供养你上大学呢?”  相似文献   

2.
英语与汉语一样,由于修辞和短语或习语表达法的需要.有很多句子的形式是否定而意义则是肯定的,有的形式是肯定。却具有否定意义。如汉语说:“我昨天去买东西了,但不是买书这句话也可以说:“我昨天去买东西了.但却是买除书以外的东西.”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肯定句子可以用否定句子表达其意义,无论是英语或汉语,都是一样.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文将讨论英语中表示肯定意义的否定式。  相似文献   

3.
林鸣  小娇 《新智慧》2006,(7):61-61
丢了东西,却没啥感觉,此乃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人问了:别吓唬人啊,您说我丢了什么?答案是快乐。信不信?现在.如果哪家失物招领处发个通知.询问哪位遗失了“快乐”,我估计,招领处的门槛都能给踢破了。  相似文献   

4.
陈亚南 《大众商务》2005,(1X):14-15
在北京中关村鼎好电子商城,有一家名叫亚洪飞达的特价精品店。每当有人问及该店的主营业务时,店主史明国夫妇都会很爽快的回答“简单说吧,‘好东西’我们不卖!——我说的好东西,是别人眼里的最新高科技IT产品,比如售价万元以上的800万象素数码相机等等,这些当然是精品,可价格也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而我眼里的好东西,就是一些价格实惠质量又过关的‘另类货’,图的是让低收入的老百姓和学生捡个实惠。”  相似文献   

5.
幽默天地     
《新智慧》2009,(5)
转变 我带儿子到学校去办英语班的听课手续。办完后,儿子非要让我给他买点好吃的。我找了个小卖部,可一摸口袋,发现钱包丢了,我赶紧让儿子和我一块儿找。儿子似乎比我还着急,边找边说:“快出来啊,我要吃巧克力。”我也心急地说:“钱虽然不多,可钱包里还夹着你的听课证呢!”  相似文献   

6.
顺水推舟法     
星期天,我们计划在家做家务.搞大扫除,孩子却想去野外玩。我说去不了.孩子很不满意:“我叫你做什么你都不做,以后你叫我做什么,我也可以不听。”我就顺着他说:“你不要我管太好了,我确实不想管你.以后你的衣裤你洗,你用的文具你买,你的事情你自己管……”话一说完.孩子就嬉皮笑脸地说:“爸爸,我要你管.我听你的。”  相似文献   

7.
《新智慧》2007,(11):I0001
割草 从前有两个人,分别住在河的两岸。这两个人的耳朵都不好,不过都很客气。一天早晨,河西的看见河东的拿着把镰刀出门,就对着对岸大叫:“喂!我说,你是去割草吗?”河东的听见河西的向他大叫,知道是对方关心自己去做什么.于是他也大叫:“啊,不,我是去割草呀!”河西的听见对岸的人冲他大叫,知道对方回答自己了.河西的很有礼貌地大声说:“哦,是吗?我还以为你是去割草呢!”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一位老人气愤地说,他打电话给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儿子的手机里却传来一段奇怪的声音:“请问你是美女还是帅哥,是美女请千万不要挂机,是帅哥请过两天再打……”开始老人以为打错了。反复拨打了几次都是如此,弄得啼笑皆非。后来儿子给他解释说,这是一种电话铃声。  相似文献   

9.
肚脐这东西.又小又不起眼,一般藏在层层衣物之下。但是,它却被视为“第三只眼”。 如今.满大街都是“第三只眼”,是衣服惹的祸还是肚脐不安分? 刘晶指着心口说:“是这里不安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詹纯新是个非同一般的人物。非同一般的人物,总会说出非同一般的话来。比如詹纯新说:“现在公司是研究院的,将来研究院是公司的。”比如詹纯新又说:“成功了,功归大家。失败了,责任我一人扛。”比如詹纯新还说:“要是股东的投资得不到预期的回报,他们不会再对我们举手赞同,而是会举脚反对!”说归说,做归做。且看詹纯新如何做大中联重科。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浓度     
很多人问我成功的动力是什么?我说是恐惧。是的.“我很恐惧”,这是斯宾格勒的想法。他说人的原生恐惧来自于两种,种是空间的恐惧,一种是时间的恐惧。空间恐惧.是人面对庞大陌生世界的恐惧.因为这个世界不由你主宰.个人的所有行动都必须按照它的规则去做。  相似文献   

12.
如果一个农民说自己没钱,那可能是他儿子不幸考上了大学;如果我叔叔说没钱,那可能是他昨晚在麻将桌上发挥得太差;如果我说没钱,那一定是——我买房子了。《辞海》上对“穷”的解释是“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对我而言,准确的说法应当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无法得到合理的配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三口之家,家里穷得一无所有,儿子瘦得皮包骨,爸爸妈妈只好带着孩子在街口乞讨。 可过去了一整天都毫无所得,小男孩饿得快晕倒了。爸爸妈妈非常着急,用比祈祷更虔诚的心央求上帝救救他们的儿子。于是,上帝派遣使者来了。使者对三个人说:“我可以帮助你们每人实现一个愿望,你们提吧。”这一家人听了将信将疑。  相似文献   

14.
罗勇 《现代经济》2006,(10):52-53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父亲经常对儿子很凶,总是觉得儿子就是儿子,你总是比我小,比我矮。可有一天,他用手中的文件打儿子时,将文件掉到了地上,就让儿子给他捡起来,可儿子说:“老爸,难道你就不能蹲下去,自己捡吗?”这父亲无奈就蹲下去捡文件,当他蹲下的那一瞬间觉得自己的儿子与自己一样高了,于是他再往下一蹲,倒觉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我从来不认为我不听取下属的意见。虽然我会做出很快速和坚决的决策.但是前提是我对所有的东西都有了解.我认为这个判断是足够好的.而这个判断是依赖于充分听取下属的意见,充分的讨论。我认为一个领导人应该要做出快速的决断,坚决果断的决策。但是.你的信息一定要是全面的.你做决定不能是武断.而是果断。”  相似文献   

16.
张平不无感慨地说:“创业很难。创业之初如果没有朋友,没有家人的支持,是无法成功的。那时什么都不懂,什么资源都没有,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学这些东西,这对我个人能力的提升帮助非常大。”  相似文献   

17.
《新智慧》2008,(7):92
“文革”时期,什么都烙上了特殊年代的印记.就连结婚也不例外。 有一个老贫农的儿子准备“五一”结婚。那时候虽然在大喊“破‘四旧’立‘四新'”.但几个亲戚碰头一合计。觉得对联还是要贴的,于是共同草拟了一副。上联是“两个节约能手”,下联是“一对勤俭夫妻”,横批是“勤俭持家”。老贫农高高兴兴地把对联贴到了大门上。  相似文献   

18.
几位独具慧眼的美国人,通过利用自已偶然想到的好点子,巧妙地将一些普通的东西“点”成了巨大的财富。点“物”成财之一:克里斯曼点“球”成财 长期以来,保龄球一直都与一些不好闻的气味联系在一起,比如啤酒、乙烯和蜡油的味道。  相似文献   

19.
一位山西老板,开着几十万吨生产能力的焦化厂,没有环保设施,被中央电视台曝光。老板对着摄像镜头满腹委屈:“光说我不环保,怎么不说我慈善啊?这个村子里的老人,我每年白给他们六百块钱,过年还要送米送面——当儿子都没有我这么孝顺!”在他身后,村子裹在烟里什么也看不清。空气里都是焦油的臭味,致癌物超标至少9倍。  相似文献   

20.
王峰 《现代经济》2006,(12):64-66
有人说.物业管理这个行业“好汉子不愿意干,赖汉子干不了。”我觉得.物业管理管的是物,服务的是人.做人的工作是最难的,所以说.能干好物业管理工作的人.干什么工作也是一把好手。当然,什么工作都是有学问的,都需要努力钻研。有人说,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物业管理同样要讲究工作方法。我经历的两件事.让我感到有些看似很急的事情暂缓办理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