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融自由化能够促进金融发展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金融自由化同时也加剧了金融的脆弱 ,从而促使经济衰退 ,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由于各种制度比较完善 ,在危机爆发的时候受到的冲击较小 ,而新兴市场国家在许多方面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因而受到的冲击较大。文章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侧重从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的背景、定义以及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进行一般理论性探讨 ,从而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拉美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创伤和不安的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危机原因的深入剖析,为我国金融稳定提供点借鉴。纵观有关国家的具体情形,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宏观经济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根源:制度与模式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不断,东南亚、俄罗斯、巴西、土耳其、阿根廷等国相继爆发金融危机,2008年越南也出现较大的金融动荡。本文以过去近十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这些金融危机中的共性和规律,国际制度不合理及新兴市场国家选择模式失误,是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4.
5.
美国金融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引发了对金融领域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金融自由化的重新思考。在后危机时期,对金融自由化的反思仍显重要。采用研究金融自由化影响的标准化模型,加入主权债务风险等因素进行修正,进而获得启示,并对我国金融领域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成功的援助措施使各国要求加快其改革进程.同时国际金融体系也在危机后重组,新兴经济体作为新兴力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崛起.新兴经济体成为一支独立的联合力量,并在IMF改革中提出自身的主张,要求获得更多话语权.新兴经济体由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促使发达国家依赖其进行IMF改革.同时,新兴经济体在参与IMF改革中也面临发达国家的压力,综合实力对比与金砖国家之间关系均影响着新兴经济体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我们根据购买力平价论和利率平价论得出一个新的汇率公式,并将其代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通过反金融自由化政策能有效地规避金融危机;同时我们还认为,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这种反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制度化和国际化,应成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8.
连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7):67-71
当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风险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有必要研究建立适用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以更有效地应对金融风险.印度是典型的新兴市场国家,且在经济金融领域和中国有较多相似性,研究印度金融危机预警,对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印度数据构建了货币危机预警模型,对货币危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当前宏观数据,利用模型预测印度在未来若干年内发生货币危机的概率.Logit模型分析表明,净储蓄/GDP下降、人均GDP下降、外债/GDP升高、出口/GDP下降,会导致印度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增加.进一步利用Logit模型预测表明印度从2020年起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将逐年上升.尽管如此,若应对措施及时有效,货币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依然较小. 相似文献
9.
由于在技术路线、原料市场、产品市场以及产业组织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新兴产业成长通常与新兴技术、新兴市场的发展交织在一起,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对此交织互动关系难以提供有效解释。基于协同演化经济学范式,构建了分析上述互动关系的理论框架。分析表明,新兴市场与新兴技术会通过影响企业满意水平的变化,进而影响企业惯例频数的变化,推动新兴产业的演化成长。同时,新兴产业自身的演化也会影响新兴市场和新兴技术的演化,新兴技术、新兴市场与新兴产业处于协同演化之中,新兴产业成长呈现出多向互动、正反馈、路径依赖等典型的协同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国际货币体系容易发生周期性危机.20世纪30年代,建立在金本位制基础上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了.在随后的70年代,建立在“双挂钩”基础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因“特里芬两难”的内部矛盾最终崩溃.在40多年后的今天,由于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的激增、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全球银行体系的杠杆化及联动机制,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面临着危机.本文将从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入手,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背后的危机,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契机,探讨构建新型国际货币体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研究新兴市场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为中国提供有益的启示。本主要探讨新兴市场的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及其改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和总结来自新兴市场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及其改革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钱雪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5):92-96
从投融资实践看,企业内部存在一个活跃的资本市场;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是区别于外部资本市场运作的资本配置机制。企业管理者运用内部资金实施投资项目的同时也就实施了一定的融资功能,因而企业组织本身就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或银行主导型—资本市场主导型二分法不足以刻画和概括金融体系的特征,新二分法"外部资本市场—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是对传统研究视角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Alberto Botta 《Forum for Social Economics》2018,47(3-4):362-377
Abstract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eview of some recent contribution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global fi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merging economies. It first, stresses the growing consensus among economists on 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that financial and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can possibly cause in emerging economies. It then outlines and compares two alternative strategies to tame such instability. The comparison is between the “good-institutions need-to-come-first” approach put forward by some mainstream economists, and the request for a deeper reform of the existing monetary system advocated by heterodox economists. 相似文献
14.
Moses K. Tul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17,26(5):453-47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lication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s on Nigeria’s monetary policy, using: trend analysis, error correction mechanism, and a structural model estimated with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The study found that financial innovation improves the interest rate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However, it increases the output gap and adds an element of uncertainty in the monetary policy environment as it increases the cost of implementing monetary policy and impinges on the potency of the operating target through its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money multiplier, money velocity, and demand for money. 相似文献
15.
积极发展和培育债券市场乃是金融危机后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调整金融结构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东亚新兴债券市场的市场规模、债券期限结构、二级市场流动性、债券投资者基础以及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了比较。虽然都属于新兴债券市场,但所处的发展水平并不是整齐划一的。 相似文献
16.
选取1978-2012年的有关数据,采用ADF平稳性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供给领先型的金融发展模式主导和影响首都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调整。但是,金融对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效应尚未完全释放,金融领域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成为影响和制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因此,金融支持首都经济圈产业升级的政策着力点是,推动区域金融协调合作、提升金融市场的容量与层次、发展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加快区域金融创新步伐、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期财务报告的报表格式、内容及编报时间等方面与年报不同,因此中期财务报告中的会计差错处理与年度财务报告中的会计差错处理会发生一些变化。根据会计差错发生及发现的时间不同,详细说明中期财务报告中会计差错处理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8.
资本配置、管理激励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建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4):92-98
通过构造了一个多分部企业内部跨期资本配置模型,本文考察了内部资本市场的管理激励和配置效率问题,这是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研究的一个综合和扩展。本文的模型把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论”和“无效率论”结合到一起,分析表明,在通过内部资本市场重新配置资本并能诱使两个经理努力工作的情况下,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两个单分部企业组合的效率,而不只是其中的某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19.
农业补贴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挤出效应”——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年贷款增长率远低于政府农业年度补贴增长率的现实,本文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业补贴依次对非正规金融市场和正规金融市场形成挤出效应;政府提高贷款利息虽可压缩非正规金融市场的生存空间,但却会引致农户福利流失;非挂钩性农业补贴会强化(弱化)非正规金融市场(正规金融市场)的挤出效应。因而,政府不应单一地寄希望于制度创新,而应更多地关注农业补贴对农户借贷决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万灵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10,(2):38-44
互利共赢开放策略是中国30多年开放的经验总结和指导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受到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和重建平衡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国际金融体系和技术变革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等都要求对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进行调整,可以采取以下转换路径: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参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和加强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