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面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为及时高效便捷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河南省农广校以省市县三级农广校为依托,大力推行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的农民田间学校新载体推广应用模式,在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中,遴选建设了1577所农民田间学校,基本达到了产业和区域全覆盖,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了农民教育培训网络体系,解决了农民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学校,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是在实施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项目的过程中产生的农民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如今已成为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农业推广和农民培训的主要手段。伴随我国"三农农"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大力推进,农民田间学校已成为我国培养农村基层实用人才的典型教育培训模式才的典型教育培训模式,它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改变了传统课堂式教学课堂式教学,让农民在干中学、学中干,充分调动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  相似文献   

3.
正农民田间学校是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农民教学培训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成人教育课堂式教学,调动了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让农民在干中学、学中干,实现了教学过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以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了农民田间学校创办培训工作,采取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培训方法,发挥"发现问题准确、解决问题及时、科技服务紧密、技术推广到位"的优势,深刻把握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点,结合小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从各类蔬菜播种至收获,  相似文献   

5.
<正>为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服务能力,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015年,宁夏农广校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培养了一大批辅导员。以县(市、区)产业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农业产业链建设了一批农民田间学校,初步形成了农民田间学校基层教学工作格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1月11日,全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实地考察了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农民田间学校,总结交流了各地农广校推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民田间学校的模式和经验,就进一步推进全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研讨。会议提出,农民培训的对象,需求和转化应用主要在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在合作社广泛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通过"一社一校"实现对社员和产业的全覆盖,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在"万企联万村共建振兴路"行动现场推进会上,江苏克胜集团农大狮农民田间学校负责人吴成伟与江苏省建湖县钟庄街道古桥村党总支书记黄桂娟签订了"村企合作协议"。江苏克胜集团农大狮农民田间学校(简称农大狮学校)于2018年成立,系克胜集团成员单位。克胜集团以农药植保为主产业,以农资、农技、农业培训、酒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集团。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作为克胜集团"产品+技术+服务"的特色载体,为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8.
正建设宗旨: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新要求,推行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把农民田间学校建成农广校体系在乡村的办学场所,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参加培训学习,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目标任务:根据产业发展和农民素质提高需求,以农民合作社等为依托,"十三五"期间在全国建立不少于20万所农民田间学校,基本实现当地主导产业全覆盖,构建农民田间学校基层教学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9.
正农民田间学校(Farmer Field School)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是一种自下而上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进了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先后经历引进、吸收、发展、推广等阶段。近年来,政府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大力推广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是培养职业农民的重要举措,对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0.
<正>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紧扣乡村人才振兴和农民职业化两个目标,坚持农民教育培训接地气,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产业振兴对农业农村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县域产业基础,将培训内容与地域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实现农民培训就地就近培训,强化现场实训、操作、实习体验,注重技能提升转化,逐步形成了以“农民田间学校为阵地,立足产业需求,突出乡土特色,发挥农民优势,运用信息载体,学历教育提升,培育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成长在生产一线”为特点的“农民田间学校+”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积极有序建立一线教育培训平台,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按照"以产业为平台,以经营主体为载体,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管理,为农广体系服务"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管理新途径、新模式和新举措,全面提升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管理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一切为了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为目标,突出主责主业,在完善体系建设、准确职能定位、创新培育模式、整合培育资源以及职业农民制度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着力构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政府主导完善体系根据"一主多元"培育工作要求,上海市农广校构建了以政府主导为基础的"市、区、镇"三级农民培育体系。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落实培训项目、培训经费,指导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工作,并成立  相似文献   

13.
正为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福建省厦门市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今年厦门市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并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目前已挂牌十家农民田间学校,取得良好实效。这些田间学校依托在各个合作社,有教师、有教学设备、有住宿,同时也是生产一线,可以充分满足培训需求,并且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农民田间学校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培训形式,也是农业部门增强服务能力的延伸平台。2016年,湖北省农业厅把创建农民田间学校作为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周密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年共建成农民田间学校127所,其中省级示范校22所。农民田间学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主要做法(一)制度设立2016年初,湖北省农业厅下发《关于做好农民田间学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农广校在市农委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探索创建了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为新形势下探寻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积累了经验。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目前万州区已建农民田间学校40个,其中"大户带动型"11个,"公司推动型"6个,"专业合作社领办型"23个。万州区农广校注册农民学员1000余人,每年开展田间学校培训活动360次,入户指导1000余户,电话咨询指导500余人次,发放科技书籍、资料1000套,  相似文献   

16.
<正>甘肃省麦积区农广校于2012年10月开办了全省农广校系统第二家以花牛苹果栽培为主的麦积区农民田间学校石门教学班,以此为平台探索和实践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教学班自开班以来,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先田间后书本、先实践后理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按规范程序开展农民需求调研、票箱测试、参与式培训课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农业学校培训中心是湖北省武汉市农口培训系统公认的"黄埔军校",2006年以来累计培训农村科技示范户、种养殖大户等5万人次,涌现出了一大批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创业致富典型。其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得到了武汉市委、市政府和受训学员的高度评价。武汉市农业学校农民创业培训以农民为主体,以创业培训为主线,实现惠农政策对接、专业技术对接、农业专家对接、创业明星对接,加强组织领导、重视学员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湖北省始终以“七有”要求落实“六个一”标准,将农民田间学校的职能定位、建设管理等框架问题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和农技示范推广体系建设中统筹规划,以一盘棋的战略思维把农民田间学校布局发展与农业十大产业链、乡村振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机制、精神文明建设等联动一体化推进;与湖北省农广校重点工作安排相结合,结成服务网、拓展服务链,以此来实现培训与推广、示范与孵化以及人才与产业的共享共建。一、发展各类实训基地湖北省农民田间学校围绕特色现代农业和地方不同产业发展需要,择优选用、合理布局。主要以生态农业为基础,观光农业为依托,服务业为主体,  相似文献   

19.
正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引入"农民田间课堂"培训推广模式,可以有效破解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难题,提升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和实践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田间课堂释义(一)"农民田间课堂"概念及产生的历史背景1.农民田间课堂概念"农民田间课堂"是指以农作物生产田间为课  相似文献   

20.
<正>河南中万农业是一家以果树种植、加工、园林绿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循环开发公司,于2014年挂牌农民田间学校,并于2018年担任河南省农民田间学校联盟理事长单位。近年来,在省农广校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承担农民教育培训任务,积累了一些经验。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是保障教育培训质量的前提教材是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必不可少的资料。教材质量高低,是影响培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中万农业农民田间学校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