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打赢脱贫攻坚战,核心是产业,关键靠科技,探索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是确保脱贫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阐述辽宁省建立科技扶贫工作机制的主要做法及科技扶贫主要模式:"政府+科技+企业+贫困户"科技扶贫院县共建模式、"四位一体"科特派扶持产业脱贫模式、科企合作产研融合扶贫模式,进一步提出探索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河北省枣强县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实施"合作社+农户"、"设施农业+旅游"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葡萄种植,开辟出一条脱贫创收新路径。目前,该县大棚葡萄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让50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  相似文献   

3.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但部分地区的脱贫成果还不稳固,面临着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政府、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带贫不强等制约因素。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是这些地区克服制约因素、巩固产业扶贫成果、接续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产业扶贫经典模式的基础上,提炼出以政府为核心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市场为核心的"产业基金+龙头企业+贫困地区资源+农户"模式和以社会力量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政府+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深入剖析三种模式的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揭示这些模式的特征和适用条件,为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依据。未来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构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河北永清县刘街乡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民发展花卉产业,种植金丝皇菊,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脱贫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5.
正恩施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近年来,恩施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州的"政治工程""头号工程",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积极探索"121+X"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即"一村一品+一个专业合作社和一个金融扶贫工作站+对接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贫困群众"。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四川省通江县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形成"以产业发展政府主导为机制,产业扶贫‘1+1+1’体系为模式,产业扶贫‘扶志扶智’为抓手,产业扶贫‘增量奖补’为创新"的"产业发展+扶贫"工作体系,奋力走出一条秦巴山区产业扶贫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县范围内完成发展特色食用菌、精品茶药、优质干果、  相似文献   

7.
正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茶产业对脱贫攻坚的带动作用,农发行湖南省分行依托地方特色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企业总部+扶贫基地+贫困农户"产业扶贫新模式,通过支持发达地区龙头企业在贫困山区建立扶贫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化收购,引导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打通服务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红卫农场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创新产业扶贫机制,构建"产业+基地+贫闲户"扶贫模式,以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为着力点,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构建帮扶体系、全面推进产业帮扶、全面构建帮扶网络,努力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更为艰难的局面,需要农发行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创新信贷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为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提升服务脱贫攻坚成效。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减贫的有效途径。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支行为落实产业扶贫精神,结合内乡县脱贫攻坚实际,探索了"内乡县政府+农发行+龙头企业+贫困村"的"3+PV"(PV即贫困村英文缩写)万企帮万村扶贫模式,有效发挥了农业产业化龙  相似文献   

10.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只有将基层组织建设同扶贫开发有效结合,才能充分凝聚各方力量,发挥各级干部的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文首先分析党建扶贫的机制,进而探究党建扶贫的模式、成效及面临的挑战,发现党建扶贫主要存在"党建+产业发展"、"党建+基础建设"、"党建+易地搬迁"、"党建+健康扶贫"、"党建+结对帮扶"、"党建+人才培育"六种模式,脱贫效果显著。但在党建扶贫实施中还存在着党建和扶贫契合度不够、部分贫困村党组织力量薄弱、村集体经济弱、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在党建扶贫双推进、抓好组织建设、提升脱贫能力、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强化。  相似文献   

11.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而"脱贫摘帽"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检验脱贫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尺。本文分析了宁夏脱贫产业的现状、问题,并从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多措并举推动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脱贫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创新多种利益联结方式等方面,对"脱贫摘帽"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江西赣州依托脐橙产业,在赣南红土地上种出了"摇钱树";陕西延安洛川发展苹果产业,在黄土高原捧起了致富的"金饭碗";甘肃定西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西北干旱地区亮起脱贫的新曙光……近年来,这些地方紧扣"脱贫、优势、特色、持久"探索创新,蹚出了一条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特色产业竞争力强、贫困农户增收可持续的产业脱贫道路。特色优势产业成为精准脱贫的源头活水,经验值得推广。"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模  相似文献   

13.
正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全产业链发展特色肉牛扶贫产业,打造"粮改饲(牧草)种植+饲草料加工+肉牛养殖+屠宰冷链+有机肥生产还田"的种养循环生态养殖模式,每个环节都能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走出了一条大石山区深度贫困地区产业精准脱贫之路。特别在六恩肉牛核心示范区,采取"龙头企业+县农投公司+贫困户"的合作经营模式,易地安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认真贯彻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把产业富民作为推进"两聚一高"、实现"两大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淮安市严格按照省纪委"5+2"推进机制和省农委"四挂钩两清单"工作机制要求,进一步明确产业脱贫产业富民的重点抓手、具体举措,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努力提升扶贫工作实效。一、突出规划引领,确保产业富民目标务实一方面,围绕"生态文旅水城"  相似文献   

15.
<正>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扶贫要扶本,脱贫攻坚关键要有产业支撑。农发行青海省分行营业部以扶贫解困为主旨,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精准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依托西宁市及周边地区丰富的马铃薯资源,坚持"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推动青海马铃薯产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河北省广宗县葫芦乡大辛庄村积极探索农民脱贫路径,引导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业。大辛庄村玫瑰产业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发展特色高效食用玫瑰种植,打造以食用玫瑰为主的新型农业产业园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目前园区食用玫瑰种植面积1000余亩,种植户每亩年收入7500多元。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聚焦优质稻米、高效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和休闲农业"4+1"现代农业产业,着力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步伐。近期,根据省纪委精准脱贫要求和省农委产业富民工作部署,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淮阴区强化部署,全面动员,开启了产业富民脱贫工作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正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是决胜的根本,是精准脱贫"五个一批"中的"第一工程"。开展精准脱贫之初,湖北19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590万贫困人口中,需要靠产业脱贫的就有110多万户、300多万人;目前还有203.8万贫困人口,需要靠产业脱贫的有110多万人。庞大的群体以及绝对的占比,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产业放在第一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河北省枣强县实施精准扶贫战略,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运行模式,集中连片发展金银花种植,让金银花"开"出脱贫路。目前,该县已栽种金银花3000余亩,让5000余名群众脱贫。  相似文献   

20.
正内蒙古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区,辖6个旗县市,其中5个为国家级贫困县,是打赢大兴安岭南麓片区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近年来,兴安盟围绕"创品牌、拓市场、促增收"的思路,大力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品牌产品,逐步形成了"盟级公用品牌+旗县区域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农产品品牌体系,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力推动了产业脱贫攻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