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我国石漠化治理刻不容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当我国北方地区饱受风沙之害时,日甚一日的石漠化同样威胁着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的生态安全。有关监测资料表明,我国南方石漠化面积已达3 1.89万 km~2,其中裸露岩溶面积18.50万 km~2,严重石漠化土地面积4.63万 km~2,短期内有潜在石漠化趋势的土地8.76万 km~2。因此  相似文献   

2.
<正>河池位于广西的西北角,地处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35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7%。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大石山区,人多地少、土地石漠化严重是造成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因素。如何让石漠化地区群众既能脱贫致富,又能恢复和保护生态?十二五期间,河池市进行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三特(特早熟、特晚熟、特优质)三错(错季生产、错峰上市、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土地石漠化类型划分及其生态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讨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乌江下游德江县石漠化现状格局,为分类分步推进德江县喀斯特土地石漠化治理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野外调研和GIS处理.研究结果分析了德江县石漠化等级类型,并探讨了德江县土地石漠化现状与分区格局,提出了土地石漠化防治的4种主要模式及相应的措施.研究结论德江县石漠化严重,全县土地石漠化面积为706.93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1%,其中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石漠化面积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5%、11.4%、4.0%、1.2%,为遏止石漠化扩张,应尽快开展石漠化治理.  相似文献   

4.
云南的石漠化土地及其治理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是我国岩溶分布较多的地区,当前有岩溶分布较多的县为115个,其中63个县分布有石漠化土地,面积2.149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云南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经近5年来多方治理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今后石漠化土地的治理的建议:①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做好森林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工作;②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③适度发展养殖业和种值业;④加强法制教育、实行以法治林;⑤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⑥控制人口增长;⑦制定优惠政策激励人民治理石漠化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正重庆市黔江区有石漠化土地面积3万余公顷,属于全国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该县在实践中发现桑树在石漠化地里存活率高,桑树发达的根系能堵住岩缝,保持水土,于是探索将石漠化治理与蚕桑产业发展相结合,大量栽植桑树。经过10多年的发展,该区石漠化地里的桑树已逐渐成林,土地的基岩裸露度由原来的60%以上降至30%以下,单位面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000元提升到养蚕收入的2500元,同时,石漠化面貌逐年改善,实  相似文献   

6.
2019年12月30日,记者从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9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6万hm2,完成石漠化治理25万hm2。目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双缩减”;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年均减少38.6万hm2,年均缩减率为3.45%。  相似文献   

7.
正种桑养蚕是石漠化地区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生态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石漠化地区群众发展桑蚕产业,蚕桑生产实现跨越发展。目前,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河池、百色、来宾、南宁、柳州等广西蚕桑主产区,大多数处于石漠化地区。2019年12月,世界著名蚕学家、  相似文献   

8.
正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贵州省三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面积最大的片区,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等原因,造成贵州省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林业在推进贵州省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中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首先,贵州省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具有地理位置偏远、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熔岩地貌典型、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等特点,要解决该片区贫困问题,必须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南地区分布着以贵州为中心的、面积约54平方公里的碳酸岩盐山区,它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地区,同时了也是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石漠化的产生与发展即有自然方面的原因,又有人为方面的原因,究其根本原因,是其岩溶生态系统中土壤这个关键因子的脆弱性所致,本文试图从土壤这个角度来全新阐述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省石林县处于滇东喀斯特高原核心区,近60%是岩溶土地,其中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面积约占2/3,地力瘠薄,保水能力差,生态保护修复迫在眉睫。2016年,石林县和砚山县被确定为云南省两个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县后,石林县选择25度以下坡耕地和土壤瘠薄地两季作物区,以村民小组为单元,集中连片落实休耕土地1万亩,县乡村逐级签订责任状,村委会与休耕农户逐户签订协议书,种植绿肥作物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顺县是国家级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属典型的传统农业县。该县的石漠化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已成为制约和束缚该县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长顺县结合县情实际,将石漠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加快了喀斯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长顺县通过近几年的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大力推广粮——猪——沼生态农业模式,探索一条在石漠化和半石漠化地区开展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一、明确目标,找准症结,推动生态农业向前发展长顺县地处贵州中部,全县总面积15546平方公里,总人口22.2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52.3%和92.2%,耕地利用面积l.45万公顷(其中稻田0.53万公顷,旱地0.9万公顷),属国家级贫困县。随着人口的迅速膨胀,全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石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0%以上,其中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3.35万公顷…  相似文献   

13.
运用聚类分析——灰色关联法,将广西石漠化片区77个县区分为3类,对影响农民收入的植被恢复、农牧业发展、产业结构等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石漠化程度与农民收入呈反比;农牧业加速土地石漠化;各类县区均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第二产业基础薄弱,前两类县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落后;各类县区生态补偿等转移性支付过低,与石漠化的现状不相匹配。提出加大生态投入,提高石漠化片区农民收入的生态补偿;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林业,构建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系统;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等基于农民增收的石漠化片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石漠化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贵州省石漠化面积大、速度快、危害性强,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等实情,及时对其现状、形成原因、发展趋势和危害性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贵州省石漠化面积大、速度快、危害性强,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等实情,及时对其现状、形成原因、发展趋势和危害性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贵州西部石漠化与土地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带的贵州省西部,石漠化较严重。大多数石漠发生在正向岩溶地貌和落水洞、漏斗、峡谷陡坡上;在不易形成石漠的岩溶洼地、溶盆中,由于不合理工业取土诱发石漠化。岩溶石山上树木遭受毁灭以及陡坡地带盲目垦殖,加速了石漠化。在贵州容易形成石漠的自然背景下,违背自然的人文活动加剧石漠化发生和发展,导致山区土地资源逐渐枯竭。  相似文献   

17.
正河池市地处云贵高原南缘,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石山地区,显性和潜在石漠化占总面积60%以上,耕地占11%,森林覆盖率67.92%。全市拥有草山草坡面积2854.7万亩,可利用面积1928.3万亩;年种植糖料蔗120多万亩,每年可回收利用的甘蔗尾叶面积达96多万吨,还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珠江40%以上水量流经河池,可进行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达40多万亩,总水域面积110多万亩,大水面养殖面积15多万亩。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在自然灾害与金融危机双重压力下,中国林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林业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535.37万hm2,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99.76万hm2;林业重点工程取得新突破,启动了石漠化治理100个试点县;全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4406.41亿元;国际合作与交流层次提高,范围扩大,共争取到德国、澳大利亚、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项目124个;木材产品供需总量下降,林产品价格水平总体上涨,进出口贸易保持增长,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农户作为石漠化地区最重要的微观主体,其经济行为将决定石漠化治理的成效。已有学者基于农户经济行为的视角对石漠化治理进行了研究,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探索未来深化研究的方向。[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从农户经济行为与石漠化形成的关系、农户参与石漠化治理及技术采纳行为、适合农户的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评价、以及石漠化治理对农户生计变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结果]农户经济行为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研究方法仍有待改进,从农户的角度对石漠化治理成效进行评价的文献还比较少见,对石漠化治理生态补偿政策与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方面的研究也较少。[结论]未来应深化农户经济行为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机制的定量及动态研究。加强从农户角度对不同治理技术和模式的效果评价研究,探索更为普适的石漠化治理效果的评价方法。探索农户生计及生态修复补偿政策的长效机制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政策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微观机制,实现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快生态农业建设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 ,该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单一 ,功能弱 ,稳定性差 ,自身恢复能力差 ,加上长期不合理的利用和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使脆弱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1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 ,西部地区 4 0 %以上的土地已经出现水土流失 ,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36 0万平方公里的 80 %。其中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比例达到70 % ;西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大约占 1/ 3,其中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为 37% ,出现“石漠化”。水土流失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