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富之友》1999,(6):16-16
母猪产后不食症是指母猪自产出仔猪之日起到哺乳结束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以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理现象。本病是兽医临床中最常见(特别是炎热的夏秋季产仔母猪多发)又最难于治疗的普通疾病之一,轻则造成泌乳机能下降,导致哺乳仔猪生长缓慢,抵抗力差,...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后缺乳症多发于初产母猪和年龄偏大的母猪,许多农户饲养母猪时,由于饲料单一,管理不当,从而造成母猪产后缺乳,缺乳后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而造成僵猪,甚至引起仔猪的死亡,笔者应用中草药,根据中兽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治疗母猪产后缺乳27例,治愈24例,治愈率达89%。  相似文献   

3.
正母猪产后无乳或乳汁不足,叫做缺乳症。近年来,优良母猪在仔猪生产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优良母猪产仔多产奶少,影响仔猪的生长,甚至有的仔猪因吃不上奶而形成"小老猪"。1病因饲喂失调,营养缺乏,母体瘦弱,乳腺发育不全,常于产后乳汁缺少。遭受风寒及患有疾病,也可  相似文献   

4.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整个机体发生剧烈的变化.机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很容易受到细菌及病毒的侵袭。因此,母猪产后要进行妥善的护理,让其尽早恢复健康,投入正常的生产。不食症是母猪哺乳期常见的普通疾病之一,是指母猪在哺乳期间以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理现象。该病一旦发生可造成泌乳机能下降,导致哺乳仔猪腹泻、抵抗力减弱,  相似文献   

5.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和正常的免疫程序条件下,经产母猪断奶后7天左右即发情、配种受孕。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发现部分母猪,特别是引进的纯种瘦肉型母猪,在仔猪离乳后不发情或迟迟不发情或虽发情但配种多次均不受孕。原因多是由于分娩后的产道、子宫内污物没有及时排出或残留或受病原菌的感染,引发产道、子宫隐性或慢性炎症。近年来,笔者采用药物处理母猪产后子宫,母猪发情与受胎率明显提高。处理方法:母猪分娩后1~2小  相似文献   

6.
<正>问:妊娠母猪产前产后最常出现的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答:妊娠母猪产前两周最常出现的疾病是产前不食;产后最常出现的疾病是产后不食、产后瘫痪、子宫内膜炎和乳房炎等。母猪出现产前不食的主因是转栏至定位栏前精料喂得过多,身处定位栏中运动不足,随着产期临近,胎儿增大挤压胃肠,使胃肠蠕动受限,引起消化不良。表现为食欲不振、粪便干硬;有的病猪饮水频繁,少量吃些青绿多汁饲料;严重者食欲废绝。预防此情况,要做好母猪产前减料,增加日粮中青饲料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正>问:在母猪生产中,几乎每窝仔猪都有大小强弱之分,弱仔猪因吃奶不足而严重营养不良,成僵猪或死亡,造成仔猪成活率降低,请问如何保住弱小初生仔猪?答:仔猪成活率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弱仔猪、无乳仔猪、僵猪成了仔猪育成率的难点,也是猪场疫病流行的始动环节,如何保住弱小初生仔猪,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8.
母猪产后食欲较差一般是正常现象 ,可以逐步恢复。但是常有些母猪(多为头胎母猪)产后采食量渐少 ,最后发展为拒食 ,这不仅影响母猪的身体健康 ,还关系到仔猪的成活率。通常这种情况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 母猪长期饲养管理不当 ,饲养粗放 ,饲料单一 ,造成母猪营养失调、瘦弱 ,脾胃消化功能障碍。2 母猪产后所食饲料过精 ,缺乏青粗饲料 ,粗纤维含量过少 ,猪胃肠蠕动慢 ,造成母猪便秘 ,食欲减退。3 母猪产后加料太早 ,喂量过多 ,饲料较浓稠 ,致使母猪消化不良。4 母猪平时营养状况不良 ,加上产仔时间长 ,过度疲劳而导致体力衰竭 ,引起食…  相似文献   

9.
母猪泌乳障碍,又称泌乳失败或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等,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少乳或无乳,拒绝哺乳;仔猪由于饥饿,烦躁不安,消瘦  相似文献   

10.
海带喂母猪乳多仔猪壮据测,海带不但可提供母猪对碘和其它微量营养元素的需要,还可使乳良,乳量增加,仔猪吃后不拉白痢,有利于仔猪生长发育.据试验,用海带喂母猪猪催乳,在喂精料相同的情况下,仔猪两个月断奶,平均每头重可达15公斤以上,比不喂海带催乳的每头仔...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之友》2010,(6):58-58
问:母猪产后无乳正常吗?答:母猪产后无乳或泌乳量不足,往往由于母猪饲养管理不当,母猪没有按照正确的饲喂模式进行饲喂。母猪缺乳是中小型猪场较常见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正>夏季高温,天气炎热,局部地区高温接近40℃。如果猪场不采取降温,避暑的措施,猪群就会产生高烧,厌食,生长缓慢等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热应激,并引发疾病甚至中暑死亡,严重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高温环境对猪群的影响母猪:引起发情延迟,发情次数减少,发情不明显,受精率降低,增加胚胎死亡。母猪产后厌食,导致哺乳期母猪失重,影响母猪泌乳量。怀孕早期造成异常返情,空怀,后期造成产死胎,木乃  相似文献   

13.
徐州地区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季经常有寒潮来袭,最低气温在零下4℃左右。产后母猪管理不善会造成幼仔死亡,母猪患病,进而导致母猪繁殖力下降。冬季幼仔死亡数量能占到冬季猪死亡率的80%左右。为提高管理技术,有效降低母猪、幼仔的发病和死亡率,笔者考察了徐州沛县几家种猪场,总结了各场冬季护理产后母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多发于1~5日龄的仔猪,7日以上的仔猪较少发病,尤其是出生后24小时内仔猪死亡率高。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带菌母猪,通常1个猪场1次流行之后经久不断,发病率达100%,若用药不及时或选药不当,将导致死亡。其发病症状是:发病最早的在出生后几小时内看不到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随后其它仔猪相继发生下痢,排出黄白色或灰黄色带气泡的水样粪便,有的内含凝乳小块,下痢次数逐步增多,不久转为半透明黄色液体;病猪被毛粗乱、逆立、背拱,吮乳减少或不吮乳,呆立一旁;捕捉挣…  相似文献   

15.
断奶对仔猪是一个强刺激 ,不仅意味着仔猪再也吃不到母乳 ,而且要失去母仔共居的温暖环境 ,过相对独立的生活。如果处理稍有不当 ,就会影响仔猪生长发育 ,易形成僵猪 ,甚至导致死亡。根据当前农村养猪实际 ,只要在饲养管理上坚持做到“六不两细” ,就能缓解断奶带来的不良刺激 ,使仔猪安全度过断奶期 ,大大提高养猪效益。不换圈断奶时将母猪赶出 ,使仔猪留在原圈饲养 ,使之在一个较为熟悉的环境中度过断奶关 ,这对仔猪十分有利。不混群仔猪断奶后应尽量保持原群体不变 ,不要混入其他猪只 ,以免仔猪互相打架 ,影响吃食和休息 ,甚至造成致伤致…  相似文献   

16.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整个机体发生剧烈的变化,机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很容易受到细菌及病毒的侵袭。因此,母猪产后要进行妥善的护理,让其尽早恢复健康,投入正常的生产。不食症是母猪哺乳期常见的普  相似文献   

17.
<正>后备母猪养至7—11月龄或母猪产后给仔猪断奶7—12天后不表现阴门红肿等发情症状,即可诊断为母猪不发隋。中兽医称本病为久不发情,屡配不孕。多系脾肾阳衰,气血虚弱而引起,治宜温肾健脾,益气补血。参芪归地散(催隋散)党参40g、黄芪40g、当归40g、熟地25g、阳起石50g、淫羊霍70g、马胎衣30g、肉苁蓉25g、山药50g、甘草10g、巴戟天25g、益母草100g、煎服或研末服,也可以用红糖300—500g放铁锅内炒焦,再加水煮沸后拌在饲料中喂,3—5天后可发隋。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受胎的可用韭菜籽适量捣烂填入母猪阴道内,深度为12—15厘米或喂鲜韭菜或将益母草100g研细拌入食内喂服。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后缺乳或无乳,称为缺乳或无乳症。在规模化种猪场或农村养母猪户中屡见不鲜。饲养管理不当,应激、乳房炎、产后感染等诸多因素均能引发本病。在改善饲养管理的同时。笔者应用维生素E配合恩诺沙星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主要是曲霉菌产生的,其他曲菌、放线菌、青霉菌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所有动物均对黄曲霉毒素敏感,以仔猪最为敏感,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和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母猪饲喂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毒素会通过母乳传播而造成仔猪生长迟缓甚至死亡。对家禽的影响是法氏囊和胸腺萎缩,皮下出血,免疫反应差,抵抗力下降,对疾病感受性提高,蛋重量  相似文献   

20.
有的母猪产仔后恐惧不安,拒绝仔猪吮乳,往往造成仔猪死亡。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如果不能及时吃到母乳,仔猪更难成活。母猪拒绝哺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母猪无哺乳经验。初产母猪无喂乳习惯,在经过分娩过程后,由于精神紧张而对仔猪吮乳产生恐惧感或经不起小猪纠缠,都会发生拒哺现象。如遇到这种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