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广西灵川县青狮潭镇青狮潭水库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是桂林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1958年兴建时,水库淹没了灵川县公平乡、兰田瑶族乡、九屋镇等3个乡镇的耕地近2.5万亩,淹没山林5000多亩,移民2215户、1万多人,其中52%就地安置于库区。由于缺少耕地,青狮潭库区的移民只能"耕渔"。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网箱养鱼开始成了青狮潭水库移民脱贫致富的  相似文献   

2.
<正>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的经典名言是:知识就是力量。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桂林市灵川县恩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志辉的成长经历,则很好的诠释了知识在农业生产中所迸发出来的力量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年底,廖红贵在桂林市灵川县三街镇狮象村委上支自然村村外的田野里,建立了强民华南蔬菜生态园,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不过,他告诉记者,这只是一个开始。昔日望天田今朝生态园走进强民华南野蔬生态园,只见100多亩的菜地上,紫红的紫背菜、嫩绿的野香芹、青翠欲滴的人参菜在阳光下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4.
三月的桂林,细雨蒙蒙。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纪检监察、审稽工作会议在桂林市召开。总行党组书记、行长朱元樑同志来到桂林。按常规,讲话稿是预先准备好的。但是他的工作态度从来是在政策出台之前,要尽可能地听一听多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基层行的意见。这次他就决定在讲话之前先要到基层行走一走,就他关心的几个问题,听一听基层行的意见。3月26日上午,朱行长在农发行广西自治区分行党组书记、行长李熙中、桂林行署副专员王佳中和农发行桂林分行副行长银坚等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农发行灵川县支行。刚刚成立三天的县支行的18名同志在会议室里热烈欢迎朱行长的到来。同时迎候的还有灵川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朱行长一一和大家握手,并说:"欢迎你们18棵‘青松’到农发行工作,我到这里主要是看你们的,来,都坐前边,咱们拉拉家常。"一席亲切的话语缩  相似文献   

5.
连日来,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潭下镇遭遇冬雨袭击,全镇4000多亩即将进入收获季节的金桔烂在树上。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村出现了形式多样的墙绘,多姿多彩的文化墙让原本空白、老旧的墙壁变得色彩斑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内容设置不仅吸引了村民驻足观赏,还吸引了城市居民前来打卡拍照,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高质量的墙绘是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甘草村因特色墙绘走红于桂林市民的朋友圈。这里的墙绘有何特色,  相似文献   

7.
正清晨,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三街镇龙坪村的龙达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里,农户们早已忙得不亦乐乎。削红薯皮、煮红薯、烘红薯、打包红薯干……一道道的工序十分繁琐。几个农户坐在"成山"的红薯堆旁一边削皮还一边拉家常,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好像丝毫不觉得辛苦。该合作社是由"广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龙坪村团委书记全建军创立的。10年前,全建军毅然放弃高薪工作回乡创业,刻苦钻研红薯干制作工艺,如今将红薯干做得"风生水起"。他不仅仅带动自己所在的龙坪村干起了红薯产业,还积极帮助灵川县大境瑶族乡、九屋镇、兰田乡等多个乡镇的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成为了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8.
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潭下镇枣木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萝卜种植业,萝卜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双季年产量达到1872万公斤,实现产值2059.2万元,仅此一项就实现人均收入6300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一村一品"萝卜经济,枣木萝卜远销广西区内外,全村村民因此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9.
<正>稻田不种水稻,栽花种草;山坡不栽桃树李树,种上小小蓝莓。致富能人向灵勇、陆家大、肖祥付三个小伙子不走寻常路,致力于农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广开思路,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致富之路,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砍掉桃树种蓝莓蓝莓敲开致富门走进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苏家坪蓝莓种植基地,一排排低矮的并不起眼的小果树映入眼帘。"这些都是蓝莓的果树,没想到在桂林也能产蓝莓吧。"基地主人向灵勇一边介绍一边端来了自制的蓝莓红酒,蓝莓独特的清香扑鼻而来。  相似文献   

10.
微天下     
正凤凰财经【高校内"跑腿经济"火热:有人代拿快递月入3000元】"双11"过后,高校快递数量激增,大学校园内"求代拿"的需求成倍增长,乐于"跑腿"的学生也从中发现商机。代打热水、代取外卖等,高校里新兴的"跑腿经济"值得关注。鄢烈山【村民自办旅游风景区特色鲜明】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大桐木湾村,村民自办旅游景点,以古银杏为特色,还有"格桑花"田、菊花田、古民居等。第一次见到卖"桃胶"  相似文献   

11.
<正>李润崇今年48岁,和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一样,勤劳善良,淳朴好客,谈吐真诚随和。他同妻子一起辛勤劳作,通过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参黄养殖有限公司的"公司+农户"模式,走合作养鸡之路,成为当地的小康之家。因缘际会,发现养鸡好产业。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李家村属桂林市郊,虽然不是贫困县区,却胜似贫困县区。村民们收入水平低,终日只能靠种地以填温饱,由于村里的人均耕地少,基本只能维持口粮,人口多的家庭还得在市场上购  相似文献   

12.
全县农村2005年有367位只有一孩或两个女孩的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每人每年可享受奖励扶助金600元。6月11日,在桂林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首发仪式在灵川县举行,奖励扶助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专户,对奖励扶扶助  相似文献   

13.
正在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莲塘村的田野间,一个个黑色的大棚里生长着一种特殊的兰科植物:它的茎盘旋在土壤上,细叶像一根根细小的树根,上面点缀着一朵朵嫩黄的小花。这种植物就是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每年的五六月,正是铁皮石斛开花的季节,灿烂开放的黄色小花遍布种植大棚里,美不胜收。今年产量不错,正在忙着采收的村民们也笑颜如花。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北有人参,南有石斛"一直是民间对它的美誉。这种曾经只  相似文献   

14.
<正>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在节假日或者是周末的时候更愿意去寻找休闲娱乐,感受岁月静好,比如,到灵川黄梅村享受"慢时光"!灵川县青狮潭镇黄梅村的知名度还不算高,但即使这样,这个距离灵川县城有30多公里的小村庄也成了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争相前往的乐地。  相似文献   

15.
<正>"瞧瞧,我们这里青山环抱,清溪环绕,绿树成荫,四季瓜果飘香,还有那花园式的别墅村庄,一点也不比城市里的洋别墅小区差吧。"灵川县大境瑶族乡铁坑村村民舒强非常自豪地说。如今在灵川大地,跟舒强有同感的灵川人有很多。这些都得益于灵川县开展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建设队村紧挨着灵川县大圩古镇。这个村曾经有个不太雅的绰号:牛屎街。为改造村庄,村民们自掏腰包,加上政府扶持的  相似文献   

16.
正周末驾车郊游踏青摘果,是很多都市人周末放松解乏、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之一,很多人摘过荔枝、龙眼、芒果、柑橘、柿子、火龙果、百香果,但是摘过无花果的甚少。而今年进入8月份以来,桂林市灵川县潭下镇长蛇岭村的50多亩连片种植的无花果成熟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客人在品尝了美味的无花果之余,都注意到了一位头戴草帽、皮肤黝黑、脸上总挂着微笑的年轻人,他就是植觉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被誉为八桂果  相似文献   

17.
灵川县充分发挥山多,气候温暖,毗邻桂林市的优势,大力发展以“三高”农业为主的开发性农业,重点实施“壹拾百万工程”(即10万亩蔬菜,一百万株白果)和为城市服务的菜篮子工程,基本上形成了城郊型、山区型、科技型“三高”农业新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民奔小康的步  相似文献   

18.
刘广铭 《农家之友》2009,(12):33-33
灵川县海洋乡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引导农民种植特色水果——油桃,面积达3万5千亩,年产量达3万吨,产品销往全区各地及广东、湖南和香港等地,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萍,灵川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的一名专业技术干部,从事水果生产技术推广工作17年。2005年,她被选聘为该县科技特派员,下派到潭下镇合群村委新桥村。下派以来,她深入农村搞好调查研究,通过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基地产业在不断壮大,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受到当地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相似文献   

20.
正11年前,他曾经是当地身家数十万元的"破烂王",然而,一夜之间他又成为当地的"破落户";但是,他并没有气馁,依靠赊账240元重新起家,成为当地的致富能手。桂林市平乐县源头镇玄武村委冷水村的李红庭,原本靠经营废铁收购店成为当地有名的"破烂王",不料一场金融危机让他成为"贫困户",但他没有轻言放弃,在当地政府以及后盾单位的帮扶下,凭借自己的一股干劲,通过养猪实现了自己脱贫摘帽的愿望,重振雄风后他还要带领群众一起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