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带来了重大机遇,乡村振兴要靠人才,但新的发展阶段乡村依然面临很多人才难题,只有将人才振兴部署好,人才问题解决好,才能保障乡村振兴工作科学平稳进行。文章从人才的引进、培育、激励、机制各方面提出优化措施,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社会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的新时期,乡村社会治理也面临着从传统村组管理向现代社区治理的转变。当前我国乡村治理主要面临两大困境:内部治理主体的缺失和治理体制的落后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治理转型提供了有利契机,乡村应该紧紧抓住优质社会资源输入不断增加的优势,通过激发乡村社会内生力量,创新治理的体制机制,增强基层组织治理权威等途径来提升乡村治理的有效性,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刘涛  王震 《中国农村观察》2007,(5):57-64,72
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在治理模式和路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也在不断变化,从人民公社的全能型模式到目前真正的"乡政村治"模式,从对"民主"的探求到目前"乡村治理"模式的完善。在这个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退民进"的过程。但是,国家与乡村社会在这个过程中的地位是交替的,从实际治理情况看,"国退"并不理想,国家与社会的交锋是不可回避的。而且,新时期学术研究的关注重心也有所转移,新的治理问题出现,研究路径也在变化。  相似文献   

4.
绿色生活方式作为生态宜居的先决条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有重大的推进意义。农民绿色生活意识较为淡薄、乡村生态环境有待提高、乡村生产方式较为陈旧是构建农村绿色生活方式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了普及与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推动乡村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等措施,从而以绿色生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税费改革是我国乡村治理模式与农村干群关系发生转型的分水岭。税费改革前,农村资源分配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调动资源和汲取资源;税费改革后,农村资源分配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供给资源和分配资源。不同的资源分配方式形塑不同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而导致不同的干群关系问题。为了展开这一研究,本文通过陕西关中地区D村村干部与村民进行结构化和开放式访谈,深入了解农村资源分配方式、乡村治理模式以及干群关系的转型,揭示农村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沟通机制失灵、村干部"寻租谋私"、信任滑坡等问题。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熟人社会的乡土逻辑发生深刻变迁,主要体现在农村"公私"逻辑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代到来之际,我国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乡村振兴这一更高的要求。以韩国的新村运动中农民精神改革为导向,从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出发,探讨韩国新村运动经验对中国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探析国土空间治理内涵与实施路径,为丰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土空间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要素—结构—功能—价值”关系是科学认知国土空间的逻辑主线,国土空间治理的核心内涵包括“要素整合、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价值实现”4个方面。(2)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特征表现为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体制法治化、治理方式精细化和治理手段智慧化。(3)基于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价值”逻辑关系,构建了由要素整合、结构优化、功能提升和价值实现构成的多维一体综合治理实施路径。(4)国土空间要素治理包括加强自然要素“地—地”联系、推动人地业等资源要素互补流动;国土空间结构治理包括以“三区三线一网络”为核心进行空间分区和用途管制、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保障体系;国土空间功能治理包括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提升和协调“三生”功能;国土空间价值治理包括完善国土空间多维价值目标权衡管理、建立健全农业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结论:国土空间治理需从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价值”的逻辑关系出发,从要素整合、结构优化、功能提升和价值实现等方面构建多维一体综合治理路径,进一步提升空间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薄弱导致"宗法制文化"在农村还有最后的生存空间,"宗法制文化"的保守性、封闭性、血缘性、非平等性等特质,影响土地制度的形态功能和土地流转的自由顺畅,反过来又抑制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继而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必须用外力对"宗法制文化"进行彻底破除,突破点在于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法律构架下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精神的开放式新型农民集体,既不违背集体所有制的法律约束,又能以人的流转的形式间接实现土地的流转,最终以农业部门的纯粹化、农民身份的证券化、农村经营的公司化初步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因此振兴乡村的要义在于振兴乡村文化。本文从制度变迁入手,辨析了改革开放40年来,制度安排诱导下的乡村文化在城乡关系从对立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乡村文化经历了衰落、变异到自觉的时空变迁;提出"自觉到自信"的乡村文化振兴逻辑,认为应尊重文化再生长的客观规律;梳理乡村文化经济性价值,实现从资源到产业的发展通路;重塑文化的包容性,提升其社会治理效应。为了顺利推进这一逻辑进路,应建立城乡互动互通制度和乡村退出制度,以求凝聚乡村文化振兴的合力,重构乡村文化再生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封闭式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源错配、治理路径及制度绩效。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定量定性混合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乡村振兴背景下,封闭式宅基地使用权与人口流动性增强的环境变迁不相适应,产生宅基地资源错配。(2)优化宅基地资源配置,需先行厘清村庄内部人地关系,进而建立外来农民非户籍所在地有偿使用宅基地制度。(3)向外来农民放开宅基地使用权对区域产业集聚与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更深层次的制度绩效。研究结论:允许外来农民在非户籍所在地有偿使用宅基地,是优化宅基地资源配置的制度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师莫  周军 《农业经济》2023,(4):139-140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深耕红色沃土,用好红色资源,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为乡村振兴增添异彩,是振兴美丽乡村的现实需要。站在新征程上,探寻乡村振兴进程中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功能,分析当前发展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以文化点燃乡村振兴的火种,积极引导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时代答卷,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重大任务,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本文以全国百强县瓦房店市为例,通过走访调研并结合GIS遥感手段,定性分析了当前乡村振兴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做强“党建领、党建融、党建促”三篇文章,构建“人口—土地—产业”的空间规划协调耦合机制的实施策略,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了乡村产业融合,有力地变革着农村经济发展业态,促进"三农"、"三业"持续发展,形成了"互联网+"多种产业经济形态的高速发展格局。本文从"互联网+"与大力振兴乡村经济的内涵出发,明确加快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大力振兴乡村经济新路径的可行性;从影响经济发展因素层面,客观地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振兴乡村经济的影响因素,明确当前"互联网+"与乡村经济发展融合现状;从产业深度融合、生产力互通互融和营销路径全网融合三个层面探索了大力振兴乡村经济的新路径,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14.
乡村治理体系的优劣,关系着乡村振兴目标能否实现,也影响着乡村地区的长期发展。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推进,对于促进乡村振兴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部分地区还存着三治融合理念不强、三治融合治理行为缺失以及三治融合制度与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彭德莲 《山西农经》2023,(12):105-109
乡村振兴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行动,而农民主体性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是核心行动的关键发力点。文章对M地、T区乡村振兴开展田野调查发现,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农民教育发展选择空间狭小、农民政治参与的施展空间不足、参与经济选择与决策范围局限、文化选择面临困境等影响着农民主体性的提升。激发农民主体性既要靠自觉,也要借助人才外力。因此,通过思想下乡解放思想、赋技促新寻求主动、赋文增蕴凝聚力量等路径,为农民主动作为提供思想保障、技术支撑以及文化动力,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改造安置区面临从农村社会结构向城市社会结构转型问题,而安置区治理则是保障顺利转型的关键。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对安置区“制度构建”和村民“日常生活”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城中村的被“污名化”导致安置房建设和安置区规划均呈现明显的“别样化”特征。另外,外来人口涌入的同时,村民则成为“食租者阶层”,不仅使安置区的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特征,甚至还导致安置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此外,受城中村治理“后遗症”的影响,安置区还出现“自发性与非正式性”引发的“管理真空”、人为性的“管理真空”和尚未被发现的“管理真空”等问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安置区治理陷入困境。然而,安置区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帮助村民解决日常生计问题,并为外来人口提供再社会化的场所,而且还能够帮助地方政府解决暂时无力解决的一些其他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安置区存在的合理性,并从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和管理结构等三个层面对安置区进行综合研究,才能为安置区治理构建良好的社会基础,并为安置区探寻良性的发展路径,进而使安置区最终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针对浙江丽水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品下行"问题,以当地政府、电商企业、农户为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相关资料。通过编码与分析,构建农村电商模式下"工业品下行"路径的升级模型,并结合价值链耦合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村的工业品消费需求和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推动了"工业品下行"与农村电商模式的对接;农村消费的实体价值链和电商虚拟价值链的"双链"耦合实现并优化了工业品的下行;通过与农村本地化服务的结合,挖掘农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提高"工业品下行"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生活垃圾分类是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全国五省实地调研,以针对生活垃圾管理行为研究的A-B-C理论为基础,构建多元有序logit模型,探究中国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垃圾治理成效提供政策支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态度、认知水平、垃圾处理状况满意度等主观因素,以及距离垃圾收集点的远近、是否及时清运收集点垃圾等外部条件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且主观因素相对于外部条件具有更强的行为解释力。基于此,改善农村地区垃圾治理状况,关键在于增强农村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必要性和严峻性的认识,积极转变垃圾分类态度,与此同时,应加快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居民对垃圾处理状况的满意度,促使内在垃圾分类意识有效转化为外在垃圾分类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建立农地制度拓扑模型,从农民认知视角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农民认知对农地制度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农村改革以来,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善、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对农地制度的认知状态明显好转,推动了我国农地制度逐步变迁.变迁的方向是制度边界不断减小.为了加快农地制度的有效变迁、提高农地制度的适应性效率,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包括明晰农地产权的内涵、改革现行征地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的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产权多元化和经济运作市场化为导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村的社会结构在诸多层面带来了重大改变,变迁的社会结构与旧有的乡村治理机制之间的冲突,因社会分化的加剧、社会矛盾的增多而被不断放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成都积极探索乡村基础治理机制的创新,通过村民议事会的创设以期促进村民的民主参与机制化和制度化.同时,通过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覆盖,促进民生与民主的有机结合.但是“成都模式”仍然面临宏观管理体制与乡村自治的错位、社区治理的内部制度缺失和多元化治理主体构建的基础较弱的治理困境.破解这些难题,需提高乡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内部生成机制,强化政府公共品投入的杠杆作用和增强村民的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