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坚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基本前提下,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必然选择。广东省阳山县利用农村土地制度的改制红利,遵循"土地整治整合——‘新四化’——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线索初步建立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经验可概括为:在制度层面,立足于县级发展规划整合不同层级政府的农业政策与制度,重视制度的延续性、整体性与靶向性;在作用路径方面,利用土地整治整合推进土地确权,建立健全农地产权交易市场,扶持家庭农场、经济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现实条件;在农业经营方式方面,探索出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经营、"农民变工人"、"委托集体代管"等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户家庭经营仍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导形式,通过农业服务的规模化来创造适度规模经营形式,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提高规模经营程度的可行路径。国有农场在20世纪80年代也进行了"统分结合"的改革,但保留了较强的农场统筹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农场的统筹经营功能为农业服务的规模化提供了落实机制,农场组织在职工家庭分散经营条件下"办不好和不好办"的公共生产环节发挥作用,通过对职工家庭生产服务需求的统筹,促进了职工家庭经营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对接,分散的职工家庭经营也因此满足了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强化统筹经营能力,实现"统"与"分"的有机结合,为当前农业服务规模化在农村的推行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种植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提供服务的各类组织和个人形成的体系。这一体系涵括了物资购置、生产管理、技术指导、销售等各个方面。笔者通过对镇江新区胜利农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胜利合作社)的生产管理、社会化服务和经营水平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其采用的"统分结合"管理模式,在主体建设、农机装备和物资保障、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形成了成熟做法,并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增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重温邓小平关于农村发展"两个飞跃"思想,落实习近平关于发展两类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指示,积极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以城市带动农村,在坚持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补上"统"的短板,由党支部带领合作社发展,走集体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是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组织成本视角下的农业合作社基本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组织成本视角分析了合作社、农业合作社的基本制度,基本制度会带来"得"和"失",通过组织成本可以看出"得"、"失"各是什么,进而解释了基本制度的存在理由。在基本制度基础上的创新使农业合作社保持了生命力。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不同类型客户作为所有者引入合作社,改变了基本制度,也就失去了合作社最主要的优势。中国面临着大多数农户不是合约农业市场主体、农业要素市场交易成本高等合作社发展障碍,农业不平等发展观念和农业新自由主义观念没有积极去克服这些障碍,但不克服这些障碍农业合作社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农业经营体制。在坚持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不动摇的基础上,遵循市场规律和法律规范,不断强化国有农场与家庭农场的市场主体地位,合理确立"统与分"的有效界限,探索能充分发挥双层经营优势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垦区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但在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仍有很多弊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本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疆小侠果品种植家庭农场榜上有名。“我从学习父辈的经验入手,引入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探索出‘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融合发展的道路,家庭农场专注生产,商贸企业专注市场,合作社专注服务,三方抱团取暖、分工合作,打通了农业产供销全产业链,发挥出了‘1+1+1>3’的产业发展优势。”疆小侠果品种植家庭农场主赵东赛说道。回乡创业,子承父业农场主赵东赛,1994年出生于河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2000年他与哥哥姐姐们跟随父母定居在新疆阿拉尔十三团,父母承包了一片果园和棉花地。赵东赛小时候总感觉有干不完的农活、吹不完的风沙,于是暗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将来要走出新疆、跃出农门。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工业化城镇化起步早、发展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未来"谁来种地"问题逐渐显现。近年来,江苏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关于"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的重要指示,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大工作推进、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力度,引导各类新型主体各展所长、融合发展。在发展路径上强调以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着力构建统分结合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如何才能使农地‘三权分置’是有效的"命题,从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地产权结构细分对"三权分置"构成的约束及其组织治理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在农业生产特点下,家庭经营的重要性使得需要除去人身属性进而以财产权性质流动的农地使用权细分要求,对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置构成了分置结果上的两难约束;(2)农业发展本身对农地处分权从流转权到抵押权细分的内在要求,对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置也构成了方式选择上的实质约束;(3)面对上述双重约束,农地股份合作社是在治理上实现农地"三权分置"的有效组织途径,同时也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启示在于,在通过农地经营权流动与集中、建立和发展多种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需要保障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并加强与其他主体、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的合作共赢;同时,在当前农地抵押贷款机制的设计与探索中要注意到农地流转对农地经营权抵押的影响会因流转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农地入股的物权流转可能保障农地抵押权实现。如何更好建立与发展农地股份合作社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太仓市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由集体组建合作农场、劳务合作社,充分利用“统”的优势,带动家庭农场发展,“统”“分”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逐步形成“村合作农场+家庭农场+劳务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走出一条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美丽宜居,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1.
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公司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形式,在市场化、国际化条件下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必须进行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发展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创新农业生产主体、市场主体、服务主体和管理主体,形成“行业协会 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专业大户”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是下一步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和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专业合作社的兴起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面临的新挑战,专业合作是农 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合作社,努力提高农业产 业化经营水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和丰富党的十八大精神,从战略高度系统而深刻地论述了稳定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若干重要问题。他强调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土地的"三权分置",丰富了我国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彭县竹瓦乡天星村经过十年改革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村级经济,强化服务功能,以“统”带“分”,以“分”促“统”,统分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分户经营的实践,要求发展村级经济.以分户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上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责任制。作为承包方的家庭是一层;作为土地、鱼塘、果园等所有者和发包方的合作经济组织又是一层,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也就是说集体运用协调、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三权分置"是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为提升农业经营效益提供了制度保障。农业经营的实践形态显示,土地经营权的设立并未提升资本化耕种的农业经营收益,也难以提升村集体范围内农地产权正式转移的水平。农业经营体制在"统"的层面缺乏可操作性的产权制度方案,阻碍了农地产权设置在"分"的层面发挥出高效的制度效能。切实回应农地利用中实际耕者的地权诉求,解决农地细碎化、村集体内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过高、土地经营权配置不充分、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的社会纠纷等问题,需要围绕农地高效利用,在"三权分置"下充分发挥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管理权能,以集体土地所有权统合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  相似文献   

16.
技术服务型规模经营,是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实行土地合作,连片种植,统一服务,分户经营。它着重强调的是技术服务和土地经营方式的优化组合。通过大规模推广实用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来促进生产关系变革。具体作用表现为: (一)技术服务型规模经营推动了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 实行技术服务型规模经营的乡村,普遍实行了统分结合经营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只分不统,有分无统的经营格局。使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在技术服务型规模经营的推动下,全市已有346个乡镇建立健全了农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坚持‘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理念,实行‘合作社+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对内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加强产业化服务,对外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竞争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一方农  相似文献   

18.
从农业发展特性、合作社组织特性和信息化角度出发,认为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品特性、成员构成、经营条件、制度环境和信息化程度。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假设。研究认为合作社应在规模产业的发展、自身机制的建立、营销人才的引进、信息化指导等方面予以优化。  相似文献   

19.
"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农业经营模式的出现,实际上是对农业产业链整合方式的创新,这将促使农业产业组织由单一的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向纵横兼有的混合一体化的重要转变。本文认为,产业链整合机制的深化,导致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载体、农户为单元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混合一体化经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将成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规范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基于3省9县331个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数据,对中国合作社"不规范"情况进行了甄别,并从激励相容视角剖析了异质性成员在不同服务功能下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约束,解释了中国合作社普遍选择"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研究表明,严格实行"依法的盈余分配"制度所需条件较为苛刻,致使现实中的合作社极少选择。对大多数合作社而言,"不规范"是合作社成员参与约束与激励约束下的现实理性选择。面对中国合作社发展面临约的束条件,对合作社的发展定位需要重新认识,借鉴我国台湾省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销班"并存的合作组织制度安排可能是一种更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