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当前郊区银行卡业务风险苗子有所出现,因银行卡业务发生的经济纠纷、诉讼案件有所增加,银行卡业务潜在风险有所上升。分析我行银行卡业务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四大风险:(一)外部欺诈风险。在各类银行卡风险中,外部欺诈风险是当前郊区银行卡业务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一类风险。银行卡外部欺诈目的的实现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种:ATM机取现、POS机套现(消费)或网络(电话)转账。从外部欺诈的手段看,主要是伪卡欺诈、直接骗取客户资金和利用ATM机骗卡三类。  相似文献   

2.
吴昊 《中国信用卡》2009,(16):54-56
随着银行卡业务迅速扩张和竞争日趋激烈,各类银行卡犯罪也相伴而生,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ATM资金诈骗及短信和电话转账诈骗等案件日益增加。银行卡犯罪手段不断向高科技化、集团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案件实施过程更为隐蔽,手法不断翻新,对银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随着银行卡业务迅速扩张和竞争日趋激烈,各类银行卡犯罪也相伴而生,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ATM资金诈骗及短信和电话转账诈骗等案件日益增加.银行卡犯罪手段不断向高科技化、集团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案件实施过程更为隐蔽,手法不断翻新,对银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银行卡之所以能成为被社会公众广泛接受的金融服务工具,既是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和商业银行服务手段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发卡行在风险与收益间博弈后的必然选择,可以说,银行卡风险与银行卡业务相伴而生。银行卡特有的信用透支功能,跨地域、全天候的快捷结算方式,使得银行卡业务不仅要面临传统的信用风险,还要妥善处理好各种欺诈风险。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因伪冒交易和以电购、邮购等方式进行的卡欺诈造成的损失超过20亿美元,占整个银行卡业务风险损失的90%以上,平均每13000笔业务中就可能出现1笔欺诈交易。防范欺诈不仅是发卡行确保银行卡业务稳健运营的必要举措,也是维护持卡人权益、保障其资金安全的一种责任和义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银行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有关银行卡的投诉、纠纷等案件频发。银行卡业务风险处于多发、高发期,因此,加强银行卡业务风险防范迫在眉睫。一、银行卡业务风险的主要原因随着银行卡发卡量的突增,贷记卡的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不断加大,特别是客户利用银行卡套现造成的风险更为严重。近两年,银行卡欺诈风险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银行家     
《金卡工程》2007,11(6):2-3
银监会要求加强银行卡发卡业务风险管理最近,因虚假申领银行卡进行商户POS套现行为引发的欺诈风险事件频繁发生,涉嫌欺诈的交易金额水平有所上升,商业银行开展银行卡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呈现上升态势。银监会办公厅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卡发卡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银行卡欺诈案件的高发态势,为做好持卡人安全用卡知识宣传,增进持卡人对银行卡产品的了解,近日,宣城分行组织开展以“安全用卡、防范风险”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通过业务宣传、发放安全用卡手册和业务咨询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宣传农行银行卡产品和银行卡欺诈案件的防范知识.为规避客户资金损失、  相似文献   

8.
杜娟 《中国信用卡》2014,(11):17-21
《中国信用卡》:站在银行卡组织的角度,您认为目前我国银行卡业务风险现状如何? 舒世忠:从2002年开始,我国银行卡产业历经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期。令人欣慰的是,在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银行卡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风险总体可控。中国银联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国内银行卡欺诈率和信用卡欺诈损失率均持续低于全球和亚太地区的风险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银行卡刷卡消费增多,各类银行卡欺诈案件将进入一个多发期。一些犯罪分子针对持卡人银行卡知识欠缺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的弱点,采用各种欺诈手段进行银行卡诈骗,盗用持卡人资金。为此,中国银联北京分公司日前发出温馨提示,请广大银行卡持卡人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银行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银行卡风险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尤其是银行卡的外部欺诈风险,如利用伪卡、假卡、冒用卡、盗用卡交易及持卡人本人的欺诈案件时有发生,影响了我国银行卡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成为制约发卡行、收单行、特约商户良性运转的瓶颈。我国银行卡业务要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银行卡争议案件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尤其是因银行卡签名引起的争议纠纷。本根据一起冒用借记卡的民事诉讼案件,结合工作实践,立足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对这一问题及银行卡签名争议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银行卡作为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以其便捷、高效、经济的突出优势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而与此相伴的是各类银行卡犯罪层出不穷,手段不断升级,其中银行卡诈骗犯罪成为针对银行各类犯罪的主流,德宏州银行卡业务风险处于多发、高发期。一、银行卡欺诈案件多发,形势不容乐观至2016年5月,德宏州银行机构共发银行卡2576908张,其中纯磁条卡1291950张,占银行卡总数的50.14%,芯片磁条二合一卡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信用卡线上、线下欺诈手段不断翻新,让发卡机构和持卡人防不胜防。如何以较低成本有效控制欺诈风险,同时又不影响客户用卡体验,在加强风险防范和改善用户体验中寻找到平衡点,成为各发卡银行普遍面临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工商银行境外银行卡业务欺诈风险防控的实践经验,针对当前各种欺诈交易提出了智能化、交互式欺诈风险防控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信用卡》2007,(3S):41-41
随着银行卡刷卡消费增多,各类银行卡欺诈案件将进入-个多发期。一些犯罪分子针对持卡人银行卡知识欠缺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的弱点.采用各种欺诈手段进行银行卡诈骗.盗用持卡人资金。为此.中国银联北京分公司日前发出温馨提示.请广大银行卡持卡人注意防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青海银行卡业务的迅速发展,使银行卡使用过程中的信用欺诈、操作、法律等风险日益显露,本文针对风险隐患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收单业务发展迅速,其方便、快捷的结算方式深受广大持卡人和商户的“青睐”,目前银行卡已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营销个人业务的重要产品和渠道之一。同时,银行卡收单业务中的风险盲点也不断凸显出来,其产生的风险,如:洗钱套现和欺诈等违法行为,直接关系到银行资金的安全,关系到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亟需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角度出发,分析银行卡收单业务风险成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银行卡发展进程加快,银行卡使用中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上升,如银行卡窃取、欺诈、盗用及冒用等等,严重阻碍了银行卡业务健康发展。本文从银行卡冒用的相关背景出发,分析了导致银行卡冒用风险的形成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防范银行卡欺诈风险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银行卡的申领、发放、交易过程中,由于客户、特约商户以及银行对风险认识及防范上不足,致使银行卡欺诈纠纷时有发生,欺诈手法不断翻新,范围不断扩大,在给客户和银行造资金损失的同时,也给银行的声誉和银行卡的推广带来影响。笔者通过对当前银行卡欺诈纠的调查分析,试图从国内学者较少涉及的商业银行的角度揭示银行卡欺诈的风险和交易主体责任,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维护交易主体的权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发卡量大幅上升、受理环境明显改善,银行卡联网通用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由多元化市场主体构成的银行卡产业链也已初步形成,但也出现了信用卡套现、欺诈交易等风险行为和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银行卡欺诈民事责任问题是我国目前银行卡立法和司法中急需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我国银行卡欺诈案件实际,尝试就银行卡欺诈民事责任中的归责原则和银行卡各方当事人承担责任的情况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翔 《中国信用卡》2010,(10):50-53
随着银行卡POS收单市场的迅速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收单机构在积极拓展市场的同时,面临银行卡POS收单业务方面的投诉、纠纷和案件也日益增多。从2008年起,银行卡POS收单市场欺诈交易的金额逐月攀升,收单市场风险逐渐增大。为此,我们对江苏地区银行卡POS收单市场风险进行了专门调查分析,提出相关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