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美好的意愿有时候会演绎成惨痛的事故,医疗领域就充斥着这样的悲剧.即便是现在,如果一个病人在40岁的时候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医生通常都会为他开出处方药二甲双胍,这种药在美国已经使用了50多年,并被社会各界公认为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桑黄,中药名,拉丁名为Phellinus linteus,其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的子实体,其别名包括桑上寄生、桑黄菰、桑黄菇、桑臣、树鸡、胡孙眼、针层孔菌、梅树菌。现代研究发现,桑黄中包含铁、锌、钙、镁等10多种微量元素,还包含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氨基酸、芳香酸、脂肪酸、酶、幽醇类物质、落叶松覃酸、三萜类和黄铜等。桑黄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肿瘤、抗血管生成、抗肝纤维化、抗脂质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桑黄抗肿瘤的药物特性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根据很多文献研究报道,从桑黄中获得的提取物具有鲜明的抗肿瘤作用。文章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深入研究及目前对于桑黄作用机制研究的前沿,综述分析桑黄对抗肿瘤生长作用以及优化桑黄提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承鹫  吴华强 《南方经济》2020,39(10):20-36
现有研究表明,不确定性风险会通过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影响企业投资,但着重分析间接渠道的文献较少。文章以1994-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股票交易数据和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为样本,在控制住直接渠道的影响后,实证检验了不确定性风险如何通过金融市场摩擦机制间接影响微观企业的投资行为。研究发现:不确定性风险会通过金融市场摩擦机制来显著增加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融资数量;且金融市场摩擦机制间接降低企业投资的中介效应显著。在异质性企业的对比中,成本效应对所有企业的影响效果差异不大;而相对于低杠杆、国有化和大规模的企业,数量效应对高杠杆、民营和小规模等高风险企业的影响效果更大。这说明,成本效应和数量效应的影响是系统性的,但数量效应更具结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地理学对劳动力转移的假设突破传统劳动力理论模型中的内生性与规模报酬递增等问题,对劳动力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有解释力的框架。文章通过国内外大量文献的检索分析,重点梳理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本地市场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生活成本效应对劳动力转移机制的影响。国外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不断集聚的机制在于城市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效应。国内未来研究应当采用更加微观的数据,从小范围的空间尺度,关注异质性劳动力转移机制等方面来继续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国内代建制下的公共项目为研究情景,在归纳和总结项目治理理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公共项目多层委托代理形成治理结构特殊性,构建出以代建人激励效应为中介变量的"项目治理机制——代建人激励效应——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理论模型,并提出项目治理机制作用于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路径假设。通过对147个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公共项目治理机制能够对代建人产生显著的激励效应,代建人的激励效应能够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项目治理机制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直接效应较弱。表明在特定治理结构下,代建人的激励效应是项目治理机制改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决策部门完善代建管理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10—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环境治理效率综合指数,构建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及系统广义矩估计法等实证方法,检验了数字化发展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发展对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提升效应,且该结论通过了相应的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在数字化发展对环境治理效率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制度环境在数字化发展对环境治理效率的作用机制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化发展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效果和内在机理,为推进数字化发展、提升环境治理效率、改善制度环境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机理以及数字经济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创新水平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技术创新水平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先增加再降低;并且数字经济能够对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创新水平之间的倒U型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效应,高水平的数字经济会使得倒U型曲线趋于平缓、拐点右移、整体水平更高。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为政府治理、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抑制了环境污染是亟需解答的问题。文章基于中国285个城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城市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引入外生政策冲击、替换解释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发展对不同污染物的降低作用有所差异,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降低效应最明显,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排放量次之,对PM2.5浓度的降低效应最小。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绿色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是数字经济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机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周边城市各类环境污染物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污染减排效应相比中、西部地区更大,且数字经济发展仅在东、中部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的内容丰富了有关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对有关数字经济研究的有效补充,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助力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实证依据,同时为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污染减排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技术新产品C960301有害气体消除剂该产品由天然原料和多种化工产品经科学配方、制备工艺精制而成。对有害气体CO2、SO2、Nox、恶臭物质NH3、HS2、有机硫化物四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酸等有显著消除效果,可降低臭气强度3级以上。经毒理学实验对...  相似文献   

10.
探索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源泉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双碳”目标升级为国家战略,碳减排行动也成为地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 2002 至 2020 年省际面板数据,选取混合距离 EBM模型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排放、效率、非化石能源、气候绩效等多维度定量评价碳减排发展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碳减排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和效应。研究表明:总体来看,碳减排发展显著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区域来看,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碳减排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中介机制检验显示,碳减排能够通过提升能源效率、发展绿色金融间接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研究结论为地区差异化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