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科技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发挥着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文章从宿迁市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提升宿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连云港市科技创新赋能主导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科技创新对连云港市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为科技创新赋能连云港市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并从基础设施创新、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引创新、保障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路径,以期为连云港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常州市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了一批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提升常州市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文章梳理了常州市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的发展现状、建设成效、典型案例等,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下一步发展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创新要素国际流动剧变及科技产业革命加速,创新驱动、自主可控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本土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加速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转变。长期以来科技创新的产业需求和应用方式被视为已备条件而未被纳入产业化过程,这与实践形成巨大反差。为此,比较分析斯坦福国际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揭榜挂帅等科技创新产业化的模式,探讨设置创新“搅拌器”进行科技创新的前瞻资源化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9月4日,扬州与澳大利亚维克多利亚州巴拉瑞特市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在创新平台合作、国际技术转移、产业技术交流和科技人才培训4方面开展合作,主要是借助巴拉瑞特市的相关创新资源,提升扬州创新水平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建设,吸引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巴拉瑞特大学赴扬设立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加强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制造、IT产业、新能源、健康、旅游、食品加工等产业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组织扬州科技企业家、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正>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辖四县三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总人口468万,其中农村人口340万。"九五"以来,连云港市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建设苏北星火产业开发带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和杠杆性作用,把星火计划作为科技工作的主体,以各地的优势资源为基础,以培育优势产业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国内大中城市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的能力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相比之下,打造创新生态的能力,也就是整合创新资源要素并驱动生产力的能力,已成为决定城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关键一环。区域创新生态发展水平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产学研融合发展水平上。从近年宁波发展实践来看,产业技术研究院正成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虽然最终的目标和效果是实现产学研融合,但严格按参与主体来界定的话,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政产学研的研发联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连云港市医药产业在创新驱动、政策引领、载体打造、环境提升等方面多管齐下,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产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加,产业发展名片不断被擦亮,但仍面临医药企业数量较少、企业间规模差距大、产业集群效应不足等问题。文章分析了连云港市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连云港市医药产业基础,从加快医药产业集聚、优化城市软环境、扩大开放创新、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基地、发挥政府驱动创新作用、增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对医药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增强徐州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全局出发,深入分析了建设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产业科技基础,剖析了建设发展存在的瓶颈,提出了具体建设意见及政策支持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宁波经济》2020,(2):27-28
14家新引入的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中,11家研究院已聚集科研人员688名、科研团队73个,承担重大科技项目21个……“大院大所”带来的创新发展动力,正在让宁波以“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成长。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引导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创立创新共同体,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新的一年里,宁波将按照新要求,继续下大力气推进强院强所,打造服务全市乃至周边城市的科技研发集聚区、创新发展新引擎。”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