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构建高新区创新体系是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南省高新区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应以构建各创新主体为中心的网络化、开放化、协同化发展的多元联动创新网络体系为建设目标,通过DEA模型对湖南省12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省多数高新区都存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偏低的问题,仅5家园区为DEA有效单元,进一步对非DEA有效单元进行投影分析指出其效率提升方向,最后就全省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卢锐  马圣源  盛昭瀚 《科技和产业》2003,3(11):54-58,26
科技创新孵育体系将成为集成科教与产业资源的有效手段,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江苏依托四个国家级高新区建设,进一步发展江苏的孵化和服务机构、创业资本市场、信息网络,为科研成果转化、各类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自1991年3月国家高新区建立以来,科技部分别于1993年、1999年、2004年、2008年先后四次制定和修改《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高新区发展而与时俱进,从对国家高新区的系统评价逐步转变为政策评价,总体上一脉相承、创新完善,为不同时期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搭建了重要的制度平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3年《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修订版)》(以下简称"新体系")随着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一同发布,"新体系"既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体现,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内容,同时也是高新区实现转型升级、战略提升的需要,必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引导经济发展的"指南针"、转变发展方式的"驱动器"和规范政府行为的"导航仪"作用,为国家高新区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方向引导.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柱,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国家层次上的创新必须依靠区域层次上的创新来支撑,建设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夯实基础.国家高新区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国家高新区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它将促使国家高新区加速从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5.
国家高新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有效集聚和整合了各种创新资源,正在成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但是,为突破现有的体制束缚,解决我国转轨中高新区面临的诸多问题,推进高新区的“二次创业”,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新区立法,完善高新区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为高新区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完善的法制保障,促进高新区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绍华 《改革与战略》2010,26(11):79-82
国家高新区当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和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载体,在未来将承担起更为艰巨的责任与使命。创新是高新区发展的核心。文章以南宁高新区为例,首先阐述了高新区创新战略的选择意义,然后对高新区创新战略的文化环境、管理机制、融资渠道、人才体系、孵化器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认为南宁高新区创新战略的实施在于培养创新文化、创新管理机制、创新融资渠道、创新人才体系、孵化器建设。  相似文献   

7.
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主编的《国家高新区创新之路——江苏无锡新区的探索》一书,最近由江苏省凤凰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计40万字,从内涵、路径及保障等方面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展现了无锡高新区干部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不断探索的历程.也融汇了关心无锡高新区发展的领导干部、学者对新区长远发展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8.
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主编的<国家高新区创新之路--江苏无锡新区的探索>一书,最近由江苏省凤凰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计40万字,从内涵、路径及保障等方面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展现了无锡高新区干部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不断探索的历程,也融汇了关心无锡高新区发展的领导干部、学者对新区长远发展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9.
生物医药作为天津重点发展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也是天津引育新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是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重要举措、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产业创新能级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天津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高标准建设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现实意义重大。本文着重分析天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以及集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与能力提升的路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高新区综合排名跻身国家高新区25强近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下达文件,以2012年105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共106个单位)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国家高新区评价(试行)工作。潍坊高新区在106个单位中,综合实力排名第25位,比上年度排名再提升4位。2012年评价结果显示,潍坊高新区在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规模能力、发展环境、创新创业平台、园区建设等方面成效明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教产业化的发展,以各个大学为载体的高等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来,各地纷纷通过开发和建设大学城,来集聚各类教育资源,以此构建区域产业基础,并希望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由于高等教育兼有公益性和经济性的特点,再加上各类大学城  相似文献   

12.
生态与科技相契的困境与破解的逻辑厘定,有利于生态建设与科技发展回到协同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初衷。厘清生态与科技相契之困的生态危机的表征,分析生态与科技相契之困的科技理与生态理性关联缺失的缘由,论述生态与科技相契之困的人与自然共进本质的破解之道。这为回应生态与科技共同发展是"悖论"的论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切入点,也给人类摆脱兼顾生态建设与科技发展诸多困境提供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开放"是体现高等院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开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有利于维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但也存在监管问题。开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关键是规划好实验室开放的目标和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4、2009、2014和2019年的30个省份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究产业转型升级与对外开放水平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上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随年份增加不断加强,并具有较小的区域性差异,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耦合协调度在整体上倾向于失调且随年份增加稍有加剧的趋势,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在地理空间上大致呈现“自东向西,梯形递减”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利用及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处理城市污水污泥的目的和要求,从污泥的减容化、无害化、稳定化及资源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常规处理方法及发展新方向.并介绍了从污泥的产生过程中控制减少污泥产生量的方法,即污泥减量化.  相似文献   

16.
《首都经济》2006,(7):93-95
现代服务业主导作用不断增强。一季度.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行业增势良好,增速分别为l5.2%.13.1%、l8.5%和l3.1%,均高于第三产业11.9%的平均增长水平。这些行业占GDP的比重为28.8%.比2004年提高2.7个百分点.是带动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的重要行业。  相似文献   

17.
搞好废旧钢铁回收利用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旧钢铁是可利用的重要再生资源。介绍了回收利用现状,分析了为什么有很多废旧钢铁白白地浪费的原因,提出5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lems of structural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economy of Kazakhstan, analyzes state programs for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until 2015, and justifies the directions of the prospectiv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infrastructure for an innovative economy.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内涵、外延辨析与新城市群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贡生 《山东经济》2008,24(4):36-41
从归类的角度来讲,城市群内涵有八种界定方法,如城市空间论、体系论、经济区域论等等。同时,对都市连绵区、城镇密集区、城市圈、城镇体系、城市集群等概念加以区分,以有助于深化研究。对中国即将形成的23个城市群范围给予了界定,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打破行政边界,逐步建立区域经济系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建立立体交通体系;建立开放型的城市经济系统,强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实行资源节约型的城市群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