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铁行业的快速发展,高铁乘务服务专业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本文从高铁乘务服务的职业要求出发,探讨高职教育如何结合高铁乘务服务行业要求,构建以实践为基础的高铁乘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转变高职课堂教学的"坐中学"到"做中学",为高职高铁乘务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仅用5年时间,集全球最先进4种技术,改写世界40年高铁史册。从京津城际、武广高铁、郑西高铁,到京沪高铁建成的"四纵四横"高铁网,随着几大客运专线的全线贯通,区域经济发展将迎来"高铁时代"。  相似文献   

3.
《大众商务》2011,(8):63-63
千里京沪一日往返,高速、便捷是京沪高铁的“名片”。在京沪高铁正式开通前,铁道部决定对其降速降价。降速降价如何不减效益,京沪高铁如何算好经济账?在专家看来,京沪高铁本身收益如何是一笔“小账”,在其背后还有一笔“大账”可算。  相似文献   

4.
《大众商务》2011,(8):58-59
高铁的巨大成功及其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铁为加快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撑。保险业在高铁时代到来之际,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敢于改革与创新、敢于突破与进取,借力高铁高速发展,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5.
贺丹 《现代经济》2009,(12):66-67
目前全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为减少高速行驶时空气对列车形成的不利影响,隧道的断面不断增大,这就要求针对不同岩层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太中银铁路绥德隧道中Ⅵ围岩段的施工方法,为以后类似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研究多围绕高铁开通对旅游经济发展"有无"影响的基础上,观察到高铁网络化演变对城市经济地位和角色功能的影响,引入SNA网络中心性指标,结合DID模型进一步探究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空间特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程度"影响.结果 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产生的动态效应会随着高铁开通时间的推移变为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站建设和城市发展规模的差异均会影响高铁发挥旅游促进效应.其中,高铁站是始发站,或其与市区距离小于30km,则该城市开通高铁会产生旅游促进效应;而三线及以下小城市"交旅融合"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产生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是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在高铁网络中占据较高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交旅融合"的正确性与先导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城市编制高铁旅游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债券市场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发行规模已攀升至世界第二,但是企业的发债成本仍旧居高不下,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不断成熟,高铁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最常用的出行工具之一,而时空距离的有效缩短会增进信息流通,并对包括债券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为探究高铁建设是否能降低沿线企业的发债成本,以2010-...  相似文献   

8.
高铁可以大大缩短空间距离, 用时间去消灭空间.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速铁路网引领中国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正在打破中国区域空间格局.高铁沿线城市从区域中心城市转变节点城市; 资源要素从区域中心集聚转向高铁沿线集聚; 区域空间结构从“非均衡单中心” 向“均衡化多中心” 格局转变; 快速交通体系通过对时空的压缩正逐步改变传统的空间关系, 区域空间不再是地方空间而是流动空间.高速铁路改变区域空间结构, 推动资源要素区域内重新配置, 高速铁路是一把“双刃剑”.高铁时代, 区域发展需要找好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优势, 形成一个错位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高铁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在海外市场捷报频传。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名片。通过发挥高铁优势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运输网络,对实现互联互通,促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现具有重大作用。本文主要写"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背景、现状及其战略意义,并深入分析其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和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铁站点所在城市一拥而上进行高铁新城规划建设,形成了我国特有的高铁新城建设热潮,其潜在原因在于"高铁红利"的现实存在以及地方政府对高铁效应的高估。论文倾向于认为即将设站的城市应将站点选位于城市边缘区,建设时机应确定在主城发展空间受限且财政自给能力较强的时段,建设规模与主城拓展需要及政府财力相适应。同时,在建设原则上突出以人为本、差别定位、城乡统筹、产城融合、生态宜居与集约节约,使新城建设回归新型城镇化本真需求,为高铁新城建设注入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3-2018年我国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及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了城市间高铁开通对区域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态势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间高铁开通显著影响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集聚态势,推动了域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均衡布局.动态效应结果显示,高铁开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相关性在高铁开通数年后由负转正.异质性检验显示:高铁开通对非省会城市、港口城市及大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态势呈负向作用,具体来看对中原、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态势抑制作用明显;城市间高铁开通对低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影响以扩散效应为主,对高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影响不显著;对中等集聚水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扩散效应最为强烈,对集聚程度较高或较低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扩散效应较弱.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资本转移效应"与"劳动力流动成本降低效应"是高铁开通抑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态势的中介路径,而"知识流动效应"抵消了高铁开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态势的部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研究南宁——百色城际高铁的开通前后对旅客出行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旅客乘坐高铁意向模型,通过调查发现不同收入的旅客对票价的敏感度并不高,而时间成本的需求会放在首位,南宁——百色高铁的开通也进一步推进了人们选择南宁和百色两地"双城记"的生活方式。文章旨在从旅客出行选择方式变化,分析高铁开通对革命老区旅游发展产生的新格局,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高铁客运日渐普及,但高铁票价仍饱受争议的背景下,本文在构建行为意向模型的基础上,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法,探讨感知价格影响公众乘坐高铁出行意向的机制。实证分析表明,公众乘坐高铁出行意向的形成规律表现为"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满意度→乘坐意向",或"感知质量→满意度→乘坐意向"。感知价格对上述规律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作为前置变量,感知价格不仅直接抑制了公众乘坐高铁出行的意向,还通过抑制感知价值间接影响了乘坐意向,而且感知价格对感知价值的抑制作用要大于感知质量的促进作用;第二,作为调节变量,感知价格影响了感知价值对满意度、满意度对乘坐意向作用的强度。这一结论对于理解感知价格作用于行为意向的机制、优化高铁的运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间窗口,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至关重要.将高铁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3-2019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高铁开通主要通过改善劳动力的空间配置效率、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这两个方面影响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实证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进一步地,高铁开通带来的持续性影响对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增长质量表现出不断扩大的正向影响,但对东部地区城市表现出波动影响.从城市特征来看,高铁开通对中小规模城市、非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证明,高铁开通主要通过劳动力流动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且高技能劳动力流动带来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低技能劳动力流动带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全国首例位于区域核心商圈的高铁车站拟于2017年底正式通车运营,如何有效应对随之而来的"高铁经济"的挑战,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分析三峡广场商圈的现状及面临高铁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入手,提出适应变革的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湖南和河南具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但旅游经济优势却并不明显.目前区位优势转换为旅游经济优势的中间环节--"高铁"的出现,为两省带来了双重区位空间转移机遇.文章从"高铁"机遇的旅游区位响应和"小时旅游圈"凸显"同城效应"等方面探讨了两省实现旅游经济腾飞前所未有的区位机遇.  相似文献   

17.
以高铁开通这一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7年中国271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整体上,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和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从动态效应上看,高铁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拉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凭借创新效应、结构效应与配置效应提升了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其中创新效应发挥的作用最强,而结构效应的影响较弱。(3)异质性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拉动作用在东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更为显著。(4)基于地理距离圈层的扩展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对不同圈层内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促进效应呈"倒U"型变化趋势,且在距中心城市200 km处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8.
古灿斌 《中国科技投资》2013,(20):150-151,147
今年,是我们中铁电气化局京沪高铁维管公司的"基础建设年"。由于公司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运营安全压力大、维管工作要求高、标准化建设任务重、党工团工作基础弱等。针对这些问题,公司在年初的工作会上提出了2013年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公司党委也提出了党群工作的总体要求。这些目标和要求,是我们奋发图强的前进方向和行动纲领,是公司各项工作开展的依据和指针。如何贯彻落实?这就需  相似文献   

19.
以高铁开通这一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7年中国271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整体上,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和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从动态效应上看,高铁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拉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凭借创新效应、结构效应与配置效应提升了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其中创新效应发挥的作用最强,而结构效应的影响较弱。(3)异质性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拉动作用在东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更为显著。(4)基于地理距离圈层的扩展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对不同圈层内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促进效应呈"倒U"型变化趋势,且在距中心城市200 km处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隧道的防水等级是一级,要求衬砌不渗水、无湿渍。一旦出现漏水情况,不仅将加速衬砌混凝土的碳化,破坏隧道结构,直接影响隧道以及高铁的使用寿命,如果出现道床积水会对高铁隧道功能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可能造成交通事故。本文从隧道排水设计原则入手,对渗水的形式、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