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2007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蒋正华表示,中国和东盟正在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区域各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新挑战下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构想.东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板块,而新加坡则堪称重中之重,在"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进一步深化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经贸合作符合新时期新常态的背景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笔者对《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前后的贸易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两国经济和双边贸易带来了积极的正面效应.要促进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深化发展,应积极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优化投资环境;深入开展政府间合作;优化贸易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参加建设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其建设进程将为中国参与区域贸易合作与发展积累经验。争端解决机制是任何区域贸易安排必须重视的制度建设的一部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既有WTO成员方亦有非WTO成员方,因此,该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是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2004年11月双方正式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是解决成员间争端的法律依据,意义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前,贸易自由化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在积极与贸易伙伴谈判缔结FTA/EPA。我国在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起步较晚,而且伙伴国主要在东亚地区。我国在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两难困境: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会给国内部分产业带来冲击和影响;放慢自由贸易区建设又会遭遇日本以及东盟自由贸易发展的竞争和挑战。我国的策略应该是积极应对竞争和挑战,提高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制定明确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争取东亚贸易自由化和东亚一体化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被确立为国家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向纵深发展,中越"两廊一圈"建设取得的成就,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都为经济区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经济区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竞争的定位是,着眼于为经济区重点项目提供持续智力支持,具备绝对优势的教育资源应转化为教育产业,以具有比较优势的教育项目为基础,注意使具有竞争优势的教育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具备上述优势的教育产业应分解价值链以融入国际教育服务分工体系中.为此,应以进口替代战略发展经济区内重大项目建设相关的教育服务贸易;打造民族教育品牌;建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引智示范区;建设教育服务产业集群;积极承接国际教育服务外包;深化"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动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竞争.  相似文献   

6.
广西北部湾"4+2"城市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泛北部湾旅游合作是当前广西旅游业的一个热点,作为直接参与受益的广西北部湾地区面对泛北部湾旅游合作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圈建设的双重机遇,广西北部湾旅游圈"4 2"城市应摒弃谋求个别城市发展的狭隘理念,携手合作,积极解决面临的问题,使广西旅游更好地融入泛北部湾旅游合作,打造广西旅游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与外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根据《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今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进入倒计时。本文就中国在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从法律法规、通关、检验检疫管理、物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为国际经济法提出了如何解释自由贸易区的问题。自由贸易区实践中有跨国区域型和境内关外型两种自由贸易区的基本类型。跨国区域型自由贸易区即FTA、RTA,是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主权国家、单独关税区、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建立的国际层次的自由贸易区;境内关外型自由贸易区是在一个主权国家内划定一定区域建立的贸易、投资更加自由化的区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属于后者,在海关监管方面与传统的境内关外型自由贸易区无疑,但是由于采用了新的贸易概念,超越了货物贸易自由化的界限,实行服务业的开放和投资自由化,因此对于深化中国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国政府与不少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这既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开放使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增长,国内应尽快改、废、立服务贸易相关法规,以应对当前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环北部湾是中国-东盟共同的"发展极".但仅仅说环北部湾是中国-东盟共同的发展极,不够全面、公平,更谈不上富有前瞻性.中国-东盟共有的发展极应是:环北部湾及其向孟加拉湾的延伸地带.建议在中国-东盟共建共享的"发展极"建设"中国涉南通海主要港口"、"建设广及亚欧非三大洲半数面积的陆地板块为一方对全世界海洋为另一方的陆海换乘平台".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两条转轨路径成为转轨经济学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但是,“激进”与“渐进”对于速度的强调转移了人们应该关注的重点,这种区分在逻辑上并不能为制度变迁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也不能反映出任何一个国家转轨的复杂进程。因此,转型经济学应当完成自身的“转型”:遵循经济发展和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超越“激进”与“渐进”的两分法。  相似文献   

12.
贫困与富裕是一对古老的矛盾,贫困与富裕的矛盾处理得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处理得不好,危机四伏,民怨四起。我国目前的区域贫困和部分贫困,已构成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认识“贫”与“富”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建立由“贫”到“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十六大主题思想.以这主题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十六大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这个民族世世代代劳动、智慧的结晶,“和”、“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与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强化“问题”意识 提倡“问题”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始于问题。提倡问题教学,强化问题意识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举。要突破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创设探究问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法律必须坚持的最高价值和基本精神。本文针对实践中的某一案例,提出了“自然债权”的“维权”问题。从“自然债权”是否真正消失“权利”、我国《破产法》的具体规定、以及法的价值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分析,提出了“过了诉讼时效”的自然债权人在债务人破产时,也能实现自己实体意义上的债权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试论贾平凹小说的"秦汉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贾平凹小说的"秦汉风"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一是秦汉地域风貌、人文环境为贾平凹的"秦汉风"小说创作提供了坚实的根据地与取之不尽的源泉;二是贾平凹小说"秦汉风"的生发、形成、发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作为“两课”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不断 深化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改革,真正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出口贸易遭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可能性正在增强,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企业不仅面临订单减少的问题,更要面对蓝色壁垒的阻碍。反思长期以来中国劳工权益与"中国制造"权益的失衡,当前应抓住机遇转变出口增长模式,转"危"为"机",促进中国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将”被当作普通话介词“把”的等义词使用,这一语言现象在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出现。这是白话文夹杂文言词的表现。应规范“把”、“将”的用法,让“把”作介词用,让“将”作副词用。普通话的教育不能简单停留在语音上,更要重视词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