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阐述了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均衡增长目标区间及与其相适应的适度通货膨胀率、最优货币供,给增长倍数.并论证了三者关系.科学分析和确定适度通货膨胀区闻是展开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的重要基础.选择和确定货币供给增长倍数是做好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的关键环节.由此,可以更好地指导宏观政策的选择和实施,保证我国经济长期较快增长和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适度通货膨胀率、最优货币供给与经济稳定增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江 《经济论坛》2010,(5):60-63
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宏观经济运行为背景,通过实证分析,初步阐述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国民经济均衡增长目标区间及其相适应的适度通货膨胀率、最优货币供给增长倍数,从逻辑上论证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指导宏观政策的科学选择和有效实施,保证我国经济长期较快增长和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物价上涨情况的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2003年以来的物价上涨情况及其走势的分析和判断,首先需要从总量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就物价波动的内在原因作考察,并就货币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作进一步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从货币层面对价格波动性质作出判断的同时,不能忽视我国转轨阶段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特征及其客观要求,以及近来宏观经济所历经的通货紧缩过程等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这些外部条件对当前的总量供求关系、货币供求关系以及物价波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在资产市场日益发达的条件下,不能忽略资产价格波动对需求、供给和货币等宏观经济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研究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尤为重要。通过Engle-Granger两步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验证了货币供给量、年末贷款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证明其长期的作用更为明显。这对分析和了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本轮通胀预期在本质上是超额货币供给引致实际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结果,这表明近年中国持续高货币增长并非简单用货币迷失所能解释。为有效实施通胀预期管理,控制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风险,有必要进一步对我国的  相似文献   

7.
改革以来的货币需求关系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本文通过较细致的数据分析,揭示了“改革打破了我国货币需求关系的稳定性”、“货币供给的增长对总产出及通货膨胀都具有显著前导作用”等观点之基础实据的薄弱之处。本文用计量模型分析的结果,将这些薄弱之处归因于实据背后的货币数量论与我国转轨经济的不相适用。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旦将特有的制度因素考虑进货币需求关系,我国的货币需求便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这意味着,从长期看,货币量是受需求关系所支配的;即便从短期看,用货币量的超需求供给来调控宏观经济的自由度也不大  相似文献   

8.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中国因此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此拉动内需,缓冲外围需求下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2009年物价水平也快速攀升,2010年到2011年维持在高位运行,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本文从货币供给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国际游资在大宗商品市场的炒作等方面探究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率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我国商品房价格增长率、利率、工业增加值增速、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五个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利用多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商品房价格增长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得到的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给量增长率能够显著影响商品房价格增长率,而利率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对我国商品房价格增长率的影响作用较弱,因此,控制房地产行业的货币供给对限制房地产价格快速增长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0.
后金融危机的货币供给过剩及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特征,使用阈值协整方法扩展现有的货币需求模型,度量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供给过剩及其对通胀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调节效应,并进而设定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揭示货币供给过剩对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主要结论为:2009年第三季度以后,我国货币供给过剩且过剩幅度快速增加,其中名义M1过剩12.56%,名义M2过剩11.31%。2009Q3—2010Q3我国处于货币供给过剩机制下,在该机制下,央行谨慎地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从紧货币政策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相对较强。货币供给过剩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冲击在前2年为正值,在随后近3年为负值。这说明我国现阶段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必须谨慎,退出速度不宜过快。  相似文献   

11.
欧元走跌原因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先分析了欧元启动以来走势及影响欧元走跌的各种因素;其次介绍了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并对欧元区是否是最适度货币区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欧元前景及长期走势作了研究和预测,得出了欧元长期趋势向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理论诠释与中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洪源  罗宏斌 《财经研究》2007,33(4):85-95
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与决策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文章在构建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联系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结合两者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客观运行轨迹,对我国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虽然我国财政赤字在不同的融资方式下均具有一定的货币扩张效应,但由于财政赤字的规模仍然在适度的范围内,财政赤字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幅度还不足以导致通货膨胀发生,我国财政赤字并不是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Wald系数约束检验,对我国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内,财政收支、货币供给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财政收支、经济增长是货币供给增加的Granger原因;但从长期看,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因此,结合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胀预期的实际,应将财政政策与货币供给政策配合使用,即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要搭配,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要相搭配。  相似文献   

14.
汪会宝 《时代经贸》2008,6(7):70-71
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对1993至2006年我国的货币供给量(MI)与表征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各指标(GDP、CPI、FER、FAI)进行了平稳性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得出结论:货币供给与物价和产出之间都存在显著的长期协整关系,这些变量组之间都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均衡关系适当调节货币供给增量和存量以控制国家的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预期。  相似文献   

15.
本介绍了一种基于内生货币供给的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模型要点,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中的收支政策进行了分析,最后用我国1984-2001年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相信会对财政收支的研究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金融创新、金融放松管制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界限更加不易确定,基础货币的扩张系数也失去了以往的稳定性,这又进一步强化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通过对上述复杂因素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我国央行对货币供给不可控性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关系,分析了我国前一阶段的流动性过剩现象,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领域中的货币缺口仅在个别时期接近零,大部分时期是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流动性过剩不是经济政策失误的结果,它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效应与资本积累形成的必然现象.目前,过剩流动性正以各种方式进行释放并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将货币缺口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符合我国中央银行以货币数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投资渠道与发展资本市场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业发展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各国经济发展中,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作为宏观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美誉。在我国,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其投资与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房地产波动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互动性越来越强,与货币供给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审慎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基本走势,找出结构失衡的症结,制定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并从制度安排人手建立长效机制,是促进房地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  相似文献   

19.
卢静 《现代财经》2007,27(1):29-31
从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总量的关系入手,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和货币供给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开放经济对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的货币政策框架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洪银兴 《当代经济研究》2012,(10):28-32,94,92
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下行的双重压力,两者都会在实体经济上反映出来。针对通货膨胀应该高度关注并采取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但不能反应过度。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到经济增长下行问题。宏观经济学的精髓在于均衡,合适的宏观政策应该是在保持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到均衡,选择一个合适的均衡点。我国近期根据宏观经济的走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将会释放出数量较大的流动性,而这些流动性应该重点流向实体经济。有效的宏观调控必须是以市场化改革所形成的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不能因为宏观调控而放慢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尤其要支持实体经济领域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