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食古不化"与"人心不古"这两个成语,最初都被用于贬义,现在倒可以有一些新解. "食古不化"这个成语来源于清代陈撰编辑的《玉几山房画外录》下卷所载的恽向的《题下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后人用"食古不化"比喻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结合现实情况灵活运用知识,不能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2.
193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著名左翼作家丁玲化装逃离南京.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丁玲于11月12日到达陕北苏区首府保安(今志丹县,中共中央首脑机关当时设在此地,之后迁到延安).她到保安后只有几天,就发起组织了中国文艺协会,并担任主席之职.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毛泽东讲了话,称赞"这是近十年来苏维埃运动的创举".  相似文献   

3.
"市长坐( )指挥清欠"、"县领导到场坐( )",类似这样的句子是秘书工作者写材料时经常会用到的.你会选择"镇"还是"阵"填在括号内呢?我们不妨简单辨析后回答. 现代汉语的词,就其结构方式来讲,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如人、唱、家等;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比如东西、革命、白皮书、扩大等.  相似文献   

4.
成语是语言运用过程中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意义的整体性、形成的历史性三大特点.有些成语由于字音与其他成语相同或相近,很容易造成混淆,望文生义.例如,"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仅一字之差,其语义却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对人才和教育的重视,"学历"和"学力"这两个词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就出现了.一种情况是无意的错误,因为这两个词读音相同,只是后面一个字有细微的差别,由于不小心而导致错误,另一种情况是使用者区别不出这两个词的意义差别,以为它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混淆而导致错误.目前,后一种情况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一些固定组合中,例如:"同等学历"和"同等学力",让人无所适从.因而在这里很有必要对"学历"和"学力"进行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6.
"始作俑者"是一个常用成语,我们经常能在文稿和报刊上见到它的影子."始作俑者"究竟是什么意思?它源自何处?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相似文献   

7.
8.
我们经常在报纸、杂志上看到含有"呼之欲出"一词的文字,如"某国首位女总理呼之欲出""2006年'十佳青年企业家'呼之欲出""最高法院紧锣密鼓搭建死刑复核强大阵容--三百'生死判官'呼之欲出"等.  相似文献   

9.
文稿写作是办公厅(室)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在多年工作中对此有些体会.现在,我结合去年参加遵义市第三次党代会文稿起草工作的经验,把我的体会归纳为"三前"、"三后",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写作公文时,常常用"以上""以下"这两个词来对位置、次序或数目等进行范围界定.例如:"以上是我的几点粗浅的体会""以下就要谈谈具体办法"等.有时还把"以上"与"以下"连起来用,划出一个特定的范围.例如:"投敌叛变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本法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似文献   

11.
12.
13.
来瑜 《秘书工作》2007,(5):42-43
我们在撰写文稿时,如果适当地使用一些成语,常常会使文稿生动简洁、形象鲜明.因此,掌握一些成语知识,对我们写好文稿很有帮助.这里,我浅析一下成语"逐鹿中原"和"鹿死谁手"的含义和由来,供广大秘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说“劝“     
良言相劝,起到的是警示明理的作用,能避免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比如,当你有缺点错误的时候,有同志给你以劝诫,或许就会引起你的警觉;当你思想上结了疙瘩解不开的时候,有同志给你以劝导,或许就会消除你的困惑;当你遭遇挫折困难的时候,有同志给你以劝慰,或许就会增添你的信心;当代与他人有了矛盾隔阂的时候,有同志给你以劝解,或许就会消除误会;当你有了某种不正确念头的时候,有同志加以劝阻,或许就会帮助你筑就一道牢固的防线,等等.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华盖集·杂感》中说:"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佛语云:"忧生于执著,惧生于执著,凡无执著心,亦无所忧惧."  相似文献   

16.
“鞭辟入里“这个成语典故源自&;lt;二程全书&;#183;遗书十一&;gt;:“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鞭辟的意思是鞭策、激励;里是指最里层.原意是做学问要切实,现形容言辞、文章或道理深刻、透彻.……  相似文献   

17.
不战而胜   蒙牛一创立,学习的便是“不战而胜“的思想.<孙子兵法>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蒙牛文化基本上是“反战“的,我们推崇的许多理念体现了这一思维.……  相似文献   

18.
我在看报纸和有关材料时,经常见到有诸如“谁投资,谁受益“的表述,觉得欠妥,不如“谁投资,谁收益“准确.……  相似文献   

19.
“一蹴而就“源于宋代大文豪苏洵的&;lt;上田枢密书&;gt;:“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他说的是“一蹴而造“(“造“是“到“的意思).后来,人们把苏洵的这个说法改成了“一蹴而就“,并流传至今,成了一个常用的词语.例如,&;lt;青春之歌&;gt;的作者杨沫在&;lt;不是日记的日记&;gt;中说:“科学上的成功,哪有一蹴而就的呀!“……  相似文献   

20.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壮大实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往往就会阶段性地陷入盲区和“管理真空“.这时的企业,就像一个穿了新鞋子的孩子,喜欢时不时看看脚的同时却不知道怎么走好路了.这时企业就会想方设法解决这个管理上的瓶颈.此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借助“外脑“的帮助,二是“空降兵“的粉墨登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