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常常梦见蓝天,风儿追逐着白云飞快地从我眼前飘过;我又梦见大海,海鸥伴随着满载而归的渔船凯旋;但我做得最多的梦是银绿色的梦——金融家的梦。 有人说,梦可望而不可及,是虚无缥渺的海市蜃楼。又有人说,日有所思,梦有所想,是白天的翻版,没啥意思。我却认为梦是浪漫的,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和韵味。  相似文献   

2.
故乡(散文)     
故乡,常常因俗事而遗忘,常常被挂念所忆起。故乡,在朝风暮雨的间隙常常悬垂起一张泛黄的屏幕,任充满喜怒哀乐的往事一次次无拘无束地滚动,浮沉。那些滚动也许是短暂的,也许是持久的,抑或某一次画面出现了被划伤的碟片一般戛然而止的停顿,跳跃,那些镜头也仍然分外亲切,分外柔美。对我来说,许多伤感的怀念容易被记忆,而更多美好的瞬间却容易稍纵即逝。父亲的老家离我们现在居住的县城仅仅十余公里,他的父母,我的爷爷奶奶已经永远与他们热爱的那片故土融为一体了。每年春节,父亲、我与兄弟姊妹返家一次,上坟、烧香、燃放久违的爆竹,为故去的亲…  相似文献   

3.
体验(散文)     
尽管在孩提时就能把唐代李绅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悯农诗》背得滚瓜烂熟,然而总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走进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境中,在浓浓“悯农”氛围里去贪婪地饱食一顿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精神快餐。我不得不痛下决心了。于是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双休日,我放下手头事务的纠缠,心无旁鹜地骑车返回离县城30华里的老家,毅然抗起父亲的那把明光铮亮的锄头,嗅闻着锄把上父亲留下的汗味,沿着父亲走过的足迹,走进了父亲经营的那一片散发出勃勃生机的青纱帐。田里碧绿的玉米已齐肩高了。我跣足赤膊上阵,任汗水在身…  相似文献   

4.
出门(散文)     
家乡一带的农村,人们到离自己所居住村庄以外的地方去,谓之为:出门。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乡父老乡亲们,出门活动范围是很小的,走亲戚、赶集、逛山会……基本上是在自己所居住村庄周边活动。出门,最远的行程不超过二三十里路。俺村,三百多户人家,一千多口子人,算得上一个较大的村庄了。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往后倒着数,出过远门的人屈指可数:历任“村官”们去县城参加会议;有几位复员退伍军人好幸运哩,门出得挺远呢,跨出省界去当兵;还有十几户人家也曾走出省界……唉,他们出那远门是够寒心的,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在…  相似文献   

5.
从事财务工作多年 ,我未曾买一个像样的文具盒。前些日子 ,小儿将新买的文具盒弄丢了 ,回到家中 ,甚是不依不饶 ,嚷着要买一个新的。我带着小儿 ,来到了商场文具柜 ,单单各式的文具盒就有五十余种之多。有塑料的、有印铁的、还有说不出名堂的 ,真让人眼花缭乱 ,一看价格 ,也是令人啧舌 ,从十几元到百元不等 ,适应着不同层次的消费。好说歹说 ,我给儿子买了一个内含三层的印铁文具盒 ,用去库银十五元 ,于是便心疼不已。回得家来再三叮咛 ,要他倍加珍惜 ,但从他眼中我分明没有寻到半点在乎的影子。回想起六七十年代 ,我自己读书的那会儿 ,母亲…  相似文献   

6.
说起来,我两口子真没“运气”,刚结婚就遇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前还以为,两口子在一个单位,工资设得少,奖金等于拿双份,劳务费也拿双份,粮食又是特殊商品,不管粮食流通体制怎么改、怎么变,粮食系统总还得吃一半政策报,这饭碗既铁实,又安全。哪知道,改革对我没商量,政府一声令下,打钟吃饭、盖章拿钱的日子就过去了。第一个月工资就减少了三分之一,第二个月两口子工资加起来才200多元。妻子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这日子没法过了,早知道这样,就不在一个单位搞对象了。”我说:“就是嘛,好在我们结婚时间不长,后海还来得…  相似文献   

7.
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魂牵梦萦的故乡。故乡的种子深埋心房,萌生出无尽的回想。 回想故乡马齿菜的花期,回想鸡冠花开出的一个个黎明,回想篝火中跳跃着的黄昏……  相似文献   

8.
一颗颗灵感的火花,伴随着热腾腾的汗珠,被一条条欢快的犁鞭,甩进了初春朦胧的原野———一片片沉淀已久的思绪,点燃了千家万户的创作之火,烧起了山乡春耕的激情!一腔腔灼热的信念,驾驭着追求与理想,从一把锋利的犁尖,渗进了严冬后的土地———一张张空白的稿笺,精心地构思着、耕耘着,一个深刻而严肃的主题。呵,农家的追求,农家的希望,农家的诗,吮吸着大地黑色的油墨,凝结着太阳五彩的颜色,一首首地抒写出来了,漫山遍野地燃烧起来了。散发出血的灼热,洋溢着汗的真情。看那一行行嫩闪闪哟绿莹莹,一片片金黄黄哟红艳艳……带着对冬的嘲讽,带着…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我家院子里有一眼石磨。每每吃过晚饭,娘就让我和姐推。磨瓜干、高粱、玉米,偶尔也磨小麦。磨道里,我度过了许多童年时光。和姐推起磨杆,一圈又一圈,走啊走……走过了冬季又迎来了春天,可始终走不出石磨那个圈。石磨“呼呼噜噜”,像打雷。刚开始推时还觉有趣,慢慢就烦了,腿开始发酸,一圈比一圈慢了。我无精打采地走,总盼望娘快忙完家务活把我替换下来。围着石磨的那个圆盘被我和姐踩了一个圈,闪出幽幽的光亮。姐姐的脸上渗出汗珠时,我就说停停,喘口气。姐说,看天上那月亮像啥?我说像小船,悠悠地荡在海洋里。娘在一…  相似文献   

10.
在大理石餐桌列入高档家具进入千家万户富裕家庭时 ,我可一点也不眼热 ,三十年前我家便享用上了这种坚硬光圆、永不风化的大红石餐桌。那是一扇厚厚的石磨。现在仍陈列在院中的槐树下 ,成为我家一日三餐的饭桌。童年 ,在石磨运转的岁月中度过 ,石磨为我幼小的心灵描绘出洁白如雪的美好憧景。我家的石磨大都是人推的 ,那时生产队里的耕牛少 ,家户多 ,牛既要耕田犁地 ,又要拉水车和石磨 ,当然不可能每户都派上用牛拉磨的美差。由于父亲老实巴交 ,老牵不来牛 ,爷爷性急……“不等了 ,推!”石磨很沉重 ,一扇足有二百多斤。爷爷和大姐一根杠子推…  相似文献   

11.
初夏的夜晚,我从高考补习学校教习完语文课回家。夜已很深了,乐山城格外宁静。街上行人稀少,珍珠般的彩虹灯下,几个环卫工人正在扫街。一辆洒水车来回不停地歌唱着,随风扑来一股淡淡的夜来花香……“屈老师———”声音清脆。循声转过头,只见一位拿着扫帚的姑娘站在我面前。是谁呢?我不禁纳闷。“怎么,不认识我了?”姑娘顽皮地又问。我仔细打量,姑娘看上去二十岁左右,身穿嫩黄色连衣裙,脚蹬白色高跟凉皮鞋,头发扎成一束漂亮的凤尾搭在脑后,脸上戴着一副大口罩,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流露出诡秘的微笑。“……”我茫然。“你猜…  相似文献   

12.
八月游湘西,听得最多的除了那遍地蝉声外,便是那长满缠绵结满忧伤的土家情歌了。 在湘西,每个土家女子的背上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小背篓,背篓里装满沉重的山色。装满土家女甜甜的羞涩。湘西的每一道山每一条水,都是士家情歌的歌源。无论在哪一架山梁哪一片水域,或是某个道口,都会有土家女背了一篓沉沉的心事向你倾吐。盈盈一笑,细弱柳轻摇;莺唇曼啭,送你一个美好的祝福;一支“韭菜开花”的野唱,使弯弯山径开满苦涩的相思。就这么随便站成一朵带露的山花,将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袅娜唱成你土家女独具的风韵。你可是天子山  相似文献   

13.
又是一轮皎洁的满月朗挂碧空。她的光芒轻洒,大地一片清丽,柔柔的一层薄辉,让这秋天的夜晚陡然间生出一丝暖意。我忙碌了一天的疲累,竟在不知不觉中随散淡的月华消散。独自享受着这无边月色,我沿着岁月翻开的册页,再一次返回逝去的时光———十五年前的初夏,刚参加工作的我便置身到粮油收购的热潮中,那绵延的人流,人、车交织的喧嚣,金灿灿的粮食、灯火通明的热烈场景,能够植入记忆的,时常掀起思绪的波澜。我知道,一切从此间开始,自己就是从那一点一滴中迈出了真正走向社会的第一行足迹。不知道是不是幸运,不久,我被调至粮油…  相似文献   

14.
1973年以前,我家住的那三间低矮、阴暗、潮湿的土房,真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贫民窟”。那时的庄户人家,都在中间的屋子里搭一个锅台,用棒秸烧火做饭,我家也不例外。如果赶上阴天或大风的天气,灶膛往外倒烟,屋子便成了“烟的世界”,呛得人连咳嗽带流泪。由于成年累月地烟薰火燎,房顶和墙壁都是黑糊糊的,一年到头儿,没个亮堂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心里总觉憋得慌。听爷爷讲,这些土房是我太爷爷留下来的,已有八九十年的光景。从我记事起,这三间土房不仅低矮、阴暗、潮湿,而且让人烦心的是漏雨。每当下雨的时候,我家的炕上和地面都摆满了接…  相似文献   

15.
伴着飘雪的日子,悄悄而来的是一缕难眠的思绪和淡淡的忧伤。干会计工作,一晃已是四个春秋。曾经有过美丽的梦,已成记忆。 茫茫人流中,苦苦寻觅的是一种心灵所渴望的辉煌。多年之后,那片失落的风景是否一样迷人。 纷纷洒落的心事如同飘舞的雪花,难忘昨夜梦中的滴滴清泪,人生注定要有起有落,忘不了自己曾经爱过的人,“曾经沧海难为水”,也许来生有缘。 仰望着飞舞的雪花,我听到纯洁宏亮的声音在叩击着自己的心扉。迷茫  相似文献   

16.
暮鼓晨钟 ,冥冥之中敲开了缘分的天空。年前聚会在古城襄樊 ,聚会在《农村财务会计》宣传工作座谈会上。我结识了你 ,我的老师 ,我的知己。在漫漫的混沌飘游中 ,节律的时钟敲响了第四季 ,蓦然惊醒 ,逝者如斯 ,我心肃然。临窗独坐 ,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回顾欲望。拿出厚厚的一叠日记 ,翻着 ,翻着 ,才发觉自己那种怅然、那种若有所失的情绪由来已久。在过去那漫长的日子里 ,我一直被低沉的调子困扰 ,渴望有所作为 ,却没想到始终在黑暗中踟蹰 ,虽然触手可摸到光明。是夜回首 ,这才发觉在那么长的时日里 ,我一直在漫漫苍穹中搜寻缘分的阳光 ,驱走…  相似文献   

17.
二十多年前,和我家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邻居石福祥先生举家搬到汉中去,临走,把他们 住的那孔老式窑卖给了我家。搬家的那天,所有大件的家什全搬走了,只留下一把铁腿的木 椅子,两个小木箱和一些旧书籍。我向来爱看书,就是地上有一张废报纸,也要捡起来看一番。所以那些旧书籍,更是舍不 得丢弃。我慢悠悠地翻着那些破旧的书,仿佛一个捡破烂的老头,有高考复习资料,有介绍农村如 何使用沼气做饭照明的书,还有魔术杂耍窍门和医学针灸,更多的是些毛主席语录。翻着翻 着,忽然翻出一本前后破损,缺页短张的发黄的字典。书脊上印…  相似文献   

18.
在大巴山深处一个偏僻的山坳里。   在那个“卫星”越放越多 ,越放越高,越造越大的年代 ,我叔从“大炼钢铁”战场解甲归了田。他本想不下“火线” ,但一根黑不溜秋的“黑棒棰”偏偏砸在腿上 ,于是他只好一跛一拐拖着伤腿回村当了作业组长。我二叔是党员 ,是村里的民兵连长 ,有一股“党指向哪里 ,就冲向哪里”的拼劲。   公社召开四级扩干会 ,二叔一拐一跛走二十里山路去参加。天黑了 ,二叔回来了。在一群妇女和老弱病残群众会上传达会议精神。“公社说了 ,现在是超英赶美的时代 ,要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苦战三个月,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9.
童年。母亲的眼睛,象故乡家门前那条涓涓流淌的小溪,流溢着爱,流溢着深情,流溢着霞光和星星……—在我采摘野果的山岭,在我放牛牧鹅的草坪,在我摸鱼捉鳖的河滩,在我捉迷藏的那片小树林!她流溢着一支支五彩而湿润的歌,染绿了我生长的摇篮,染醉了我岁月的记忆……记得,当我被山野的荆棘刺伤了手脚,挂破了衣襟,母亲那双平静的眼睛,泛起了一片涟漪:“孩子,看清路,要小心……”;当我在林边的路上挖了陷坑,布上荆刺,并狡黠地在上面盖上一个脚印,母亲知道后,双潭春水冷得象寒冰,声声教诲,如重锤敲打在幼小的心灵。风前,当…  相似文献   

20.
我特别喜爱凋落的梧桐叶。片片黄叶随风起舞,这是它恪尽职守后,最后把爱献给了土地。我父亲就是这样一片叶子。父亲在粮食战线干了一辈子,退休时J资才48元。父亲在一个偏远的山区粮站L作,我6岁的时候,他把我带去作伴,印象中父亲常常是一手打算盘,一手磕磅秤的收粮食,桌上的小马灯照亮。有时我早上起来,看到小马灯仍亮着,我就知道,父亲又是一夜没合眼。我们家姊妹多,全家so人,靠父亲30元的工贫养家糊口,日子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家里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也许是越穷越金贵,父亲从没打骂过我们,即使是因为生计所迫在他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