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外部动因有很多,本文主要着重阐述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因素。选取1990~2008年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和方程的回归拟合,以中国的人均GDP、外汇储备和出口为解释变量,跨国并购为被解释变量,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外部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人均GDP、外汇储备和出口都是影响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重要因素,且人均GDP的影响较其他两个因素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考察影响我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因素。以2000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所发生的跨国并购事件为对象,实证考察企业成长率、资产规模、R&D费用、多元化战略、国际化经验、东道国经验、文化差异及东道国经济水平等八个因素对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作用程度和方向。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成长率、多元化战略、东道国经验、文化差异和东道国经济水平等五个因素对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曹阳 《特区经济》2011,(1):250-252
影响跨国并购中专利交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税负考量。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专利交易所涉国内税主要为所得税、营业税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当地的专利技术需关注当地的税务问题。国际或双边协调机制对于跨国专利技术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各国对节能减碳关注度的不断提升,绿色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能否提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进而实现高质量走出去值得关注。文章从合法性视角出发,基于中国上市企业跨国并购数据,讨论了绿色创新对企业跨国并购实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创新作为一种合法性获取策略,改变了东道国对于中国企业并购行为的推理,缓解了东道国对并购交易的合法性担忧,提升了跨国并购的成功率。机制分析发现,绿色创新通过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进而促进跨国并购交易顺利完成。当企业承受的合法性压力不同时,绿色创新作为合法性获取策略的实施效果也有所不同。具体地,当东道国为发达国家,并购方为重污染行业,并购方未通过质量认证或分析师关注度较低时,绿色创新对跨国并购成功率的正向影响增强。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绿色创新与跨国并购的相关研究,深化了对合法性理论的理解,而且为中国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规则和确立绿色竞争优势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的比较与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企业组织的研究中,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是影响最大的两个流派,但两种理论在组织解释中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本文通过对两种理论争论比较,认为分歧在于其研究的层次不同,交易费用理论重点研究的是企业的总体属性,即共性;企业能力理论重点研究的是企业的异质性,即个性。要更好地解释和运作企业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421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制度风险对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中国外交和经济"软实力"对制度风险与并购交易成败关系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对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东道国制度风险与跨国并购交易的成功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良好的双边外交关系可显著弱化制度风险的消极影响,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均可受益于母国的政治影响力,但国有企业受益更多;虽然国有企业能够在政治稳定性较差的国家,凭借母国对东道国的经济威慑提高交易成功率,然而对其他制度风险因素并没有形成有效规制,母国的经济"软实力"未能成为提高跨国并购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实现资源和能力的有效转移是跨国并购后期企业管理决策的核心内容。资源和能力转移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的经营绩效。资源和能力转移的有效性问题涉及运作机制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本文从资源和能力观视角,分析了并购双方资源和能力转移有效性的运作机制,探讨了影响并购后企业资源和能力转移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以期对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战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周宏芸 《特区经济》2006,(12):326-327
本文将从中国企业的投资特点入手,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相关模型的构建,为我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对利用跨国并购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探讨 ,扩充并充实了国际并购理论 ,以期能够对外资并购我国企业与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中国上市企业2000~2012年126起跨国并购的案例数据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些跨国并购事件的短期绩效进行了测算,并基于测算结果对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制度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得了一定的超常收益,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并购绩效;而在影响并购绩效的制度因素方面,东道国的经济自由化程度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文化距离、主并企业有无跨国并购经验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刘羚 《产权导刊》2011,(2):46-48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并购市场受到重创,相比之下中国的并购活动明显活跃.而近几年风力发电行业发展异军突起,也出现了相继并购国外企业的事例.本文就近两年中国风电企业跨国并购事件进行分析,总结了中国风电企业跨国并购的驱动因素,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跨国并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屡创新高。文章利用2000~2016年481家有跨国并购行为的中国企业在84个国家完成的706笔成功交易,通过logit模型回归企业在潜在目标国间的选择,检验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双边投资协议以及二者共同对企业跨国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更偏向于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开展并购,双边投资协议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却能替代东道国良好制度环境的缺失。同时,本文还按照时段和企业性质进行了分组回归,发现国企和非国企在2014年及以后、2014年前以及2007年前的并购存在不同的特点和风险偏好,也暴露出每一个阶段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企业的视角出发,从企业层面聚类到国家层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问题从东道国制度环境和资源禀赋的角度给出了客观的评估,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评介邓宁 OL I范式的基础上 ,通过引入新的因素“交易整合优势 ( T)”,进一步从动态角度将邓宁的 OLI三要素模型拓展为 T- OL I四要素菱形模型 ,把跨国并购作为独立的因素纳入 OLI范式。交易整合优势“T”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优势 ,跨国公司可以根据内外因素或 OLI结构中各优势相对重要性的变化对其进行整合 ,从而使得 OL I范式中的既有优势成为一种动态可变的整体性优势。在此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围绕要素交易整合效率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了跨国公司FDI基于并购的要素整合优势中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的兼容问题 ,从而提供一个关于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理论解释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14.
孟玉娟 《特区经济》2013,(2):218-220
企业并购会带来心理契约变动,如果企业不能与员工重新确立心理契约,则员工就会利用自身拥有的权利进行抵抗,从而增加企业的交易费用和合作成本,最终损害并购绩效。本文基于心理契约对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交易型契约、平衡性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契约都缺乏足够的关心。最后,本文还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并购人力资源整合模式,以实现并购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进程中,失败往往多于成功。不难发现其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因素,导致并购难度的提高、并购成本的增加甚至最终并购交易的夭折或整合的失败。本文在系统性分析其中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要提高各种风险防范意识,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积极措施,避免因并购风险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及影响因素进行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08~2017年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检验了跨国并购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跨国并购会显著增加并购企业的风险,尤其在国家风险较高、制度水平较低、文化距离较远的东道国进行的跨国并购,以及在服务业、战略资产行业和跨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走向国际市场.然而.企业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如何有效地进行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能否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相关理论.在分析中国企业并购中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研究案例并结合中国企业现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经济危机以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出发,对并购主体、并购区%并购行业、并购目的、并购路径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界定了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充分了解欧美企业,有的放矢实施并购的战略;需要完善技术性跨国并购的一系列问题;农业跨国并购目标企业选择需谨慎;跨国并购中介公司选择需细化。  相似文献   

19.
武勇 《乡镇经济》2004,(8):38-40
虽然强强并购被认为是今后并购的主导,但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下,强强并购是否是成功选择,值得三思而行。从交易费用理论来看,强强并购如果成功,必须要满足内部交易费用小于外部交易费用这一条件。整合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强强并购的整合无疑要比强弱并购的难度大。强强并购在我国现有环境下还存在种种障碍。因此,强强并购是否是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必然成功选择,值得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2~2015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BVD-Zephyr全球并购交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文章从企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变动视角切入,探究汇率变动对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将推动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在变换估计方法、替换变量、改变样本容量以及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保持稳健;企业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存在异质性影响,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非敏感性行业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更易受汇率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汇率变动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推动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程度达30.17%,且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中介效应越强。文章认为,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金融机构“脱虚向实”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将有助于企业提高自身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