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云南泸西阿庐古洞有"云南第一洞"的美称,是国家4A级风景区。景区不仅有着令人惊奇的喀斯特溶洞景观,还有着相伴溶洞孕育了几千年的彝族文化。阿庐古洞的开发一直以来以单一的风景观光活动为主,未能充分发挥其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力量。本文将运用SWOT理论,分析景区对于彝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对泸西彝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遗产旅游与社区参与——以北京慕田峪长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慕田峪长城为案例,探讨了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当地社区的关系.自1988年开始发展旅游以来,慕田峪长城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长城旅游景区.慕田峪村紧邻旅游区,村民也广泛参与到景区旅游发展当中.通过2008年12月对慕田峪景区经营小商铺的村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文章评估了世界遗产地评定和旅游发展对当地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慕田峪村管理人员的访谈,了解当地遗产保护、旅游管理和社区参与的现状.研究表明,受访者高度认可了世界遗产地评定对旅游和社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旅游对社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然而,社区居民也逐渐认识到旅游对环境的一些负面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和社区参与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GDP的增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加,在旅游方面的支出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我国旅游业逐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涌现出大量旅游小镇以及依赖旅游业发展的城市。但是,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旅游景区的保护问题也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参观人口的增加,很多景区的建筑以及生态环境被破坏,在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重保护,这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学者的共识。本文将立足于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分析旅游景区保护的重要性,探究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究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的策略,为我国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地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成为旅游发展中的一大重要因素,社区参与旅游的影响因素研究也成为旅游发展的一大助力。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社区参与旅游的影响因素研究系统的经验总结,建立影响因素测度表。并根据影响因素测度表设计问卷,以黄果树景区为例进行专家预调查以及社区调研,通过回收的数据整理分析,结合访谈剖析黄果树景区社区参与旅游的影响因素。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入手,以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等旅游利益主体提出完善黄果树景区社区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保护丽江石鼓镇现有旅游资源,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石鼓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结合旅游景区发展不成熟、产品形式单一、居民旅游活动参与度低、公共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建设绿色景观经济带、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强社区参与、完善公共设施建设等建议,为古镇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山岳型景区文化内涵的挖掘是提升景区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景区提供的文化旅游产品容易偏离旅游者的需求.文章以天柱山风景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供需双方对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差异,同时借助IPA模型帮助旅游经营管理者制定了景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结果表明:(1)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的整体印象差异不显著;而对文化印象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印象较好,而旅游者对其印象较为一般;从文化资源要素上来看,供需双方对绝大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显著差异,且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其偏好的程度总体强于旅游者.(2)采用IPA模型,通过对比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差异,得出继续努力、过度表现、低优先改进、重点改进4个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刘天宇  高干 《西部旅游》2023,(24):72-74
<正>乡村旅游小镇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地方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要通过强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河南力量。文章以河南省郑州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小镇为例,通过走访调研,提取文化元素、探讨多种发展模式,旨在为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小镇的发展建言献策,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参与型旅游小镇规划模式研究——以金门金湖镇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公众参与已经成为旅游规划界的热点问题.旅游小镇由于其规划尺度小、当地居民根植性强、规划开发与社区发展关系紧密,因此研究中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在小镇空间尺度上,讨论公众参与在旅游规划中的价值和意义,提出参与型旅游小镇规划原则,构建参与型旅游小镇规划的理论模型,提出规划的框架和具体操作步骤,并以金门金湖镇为例,具体分析规划各阶段居民参与的内容、形式,经由个案阐述操作经验得出决策者、规划者、当地居民和其他相关人员在参与型旅游规划步骤中的角色与功能,以期能为具资源潜力的小镇或较大尺度旅游城市的相关规划模式、政策、法令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曾翔虹 《西部旅游》2023,(21):60-62
<正>在夜间旅游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老街成了游客必去的目的地之一,老街是文旅融合的载体,发掘并传承老街文化是推动老街景区夜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以云南昆明老街为例,对昆明老街景区的资源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昆明老街景区夜间旅游的发展现状,探究昆明老街景区夜间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老街夜间旅游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旅游品牌的文化体系建设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学术界关于旅游品牌文化体系的概念、范畴及内涵尚缺乏明确界定,结合砚州岛旅游品牌文化体系的规划实践,尝试进行归纳总结和系统思考,并结合景观文化塑造的共性和内在逻辑,提出了一个旅游品牌文化体系的规划框架,其内涵包括景区价值文化、景区产品文化、景区形象文化、景区行为文化、景区环境文化、景区生态文化、景区互动文化.  相似文献   

11.
2017年,"全域旅游"概念被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各地大范围地掀起建设一体化旅游大环境的热潮。全域旅游要求合理配置和使用社会公共资源,使旅游与城市、社区有关,与市民、公共文化空间有关,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景区。以河南省洛阳市来看,洛龙区作为洛阳市进入21世纪以来着力建设的城市区域,已成为城市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以此为出发点,本文聚焦于城市变迁过程中洛阳市洛龙区公共文化空间社区文化建设情况,对该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全域旅游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社区与旅游的相结合构成了社区旅游的新模式。社区旅游是以社区为基础的一种在国内处于发展中的旅游方式。本文以国内领先,发展较为成熟的城郊型旅游社区——原乡美利坚小镇为例,以调研为基础,探究其发展现状。通过研讨其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进一步深入挖掘我国旅游社区的普遍状态,结合现有资料文献等,总结该城郊型旅游社区运行机制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语言文化在滨水旅游景区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广西现有及潜在旅游景区提出改革并探索其语言文化符号所带来的意义,从语言文化符号意义对南宁旅游景区的作用进行研究,提升南宁旅游景区的特色,促进广西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严武  韦福安 《旅游学刊》2020,35(3):113-126
广西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作为两种互补的旅游资源,在同一区域存在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成为区域联动、共赢发展的重要模式。文章采用空间数量关系模型和空间质量关系模型,定量分析广西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空间关系,得出两者在空间数量上关系显著,在空间质量上接近良好协调发展的结论,为两者协同发展的研究提供可行基础。并以交通通达度(道路交通情况和交通乘换点)、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酒店、餐饮、娱乐、购物)和参与主体(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和非政府组织机构)为切入点,对广西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协同发展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交通道路尤其是动车和高速路与两种旅游资源之间的协调性较低,A级旅游景区与最近交通乘换点距离优于特色村镇与最近交通乘换点距离,部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支撑不足,根据两者与交通通达度、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的拟合情况,提出需要加大力度建设和优化桂西左江花山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群、桂西北东兰-巴马-凤山旅游资源群、桂东富川-恭城-灌阳旅游资源群和桂中金秀旅游资源群等旅游资源富集区的交通道路、交通乘换点、酒店和餐饮等基础建设。(2)根据分析广西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实际发展状况,提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区居民参与和非政府组织机构协助与监督的特色村镇+A级景区旅游发展模式,为广西区域空间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何璐  于世宏 《西部旅游》2023,(15):13-15
<正>特色小镇建设为文旅产业提供了发展平台,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是其中极其重要的新形式,在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动能。随着特色小镇建设掀起热潮,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也逐渐显现出来,如在专业技术性领域以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在推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因各方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冲突,最终导致特色小镇建设失败。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康养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贫困问题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旅游业是典型的"造血式"扶贫方式。我国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促使竹文化旅游迅速发展,也使竹文化旅游精准扶贫成为可能。本文以贵州省六盘水市老厂竹海景区为例,分析该景区竹文化旅游资源及竹文化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创新性地提出直接参与式、间接参与式和"旅游+"式三种类型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为今后开展竹文化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背景下,旅游小镇建设与不同文化之间具有不容忽视的内在联系,对旅游小镇建设与文化内涵进行契合性探索,具有较为鲜明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云南省为例,以"新时代旅游小镇建设与文化内涵契合性探索"为主题展开分析,首先,对新时代旅游小镇建设基本要素进行逐一梳理,其次,重点论述旅游小镇建设与文化内涵契合性的集中体现,最终,提出不断优化旅游小镇建设与文化内涵契合性的有效对策:立足建设规划,深挖文化内涵差异化;依托文化契合,展现旅游小镇综合化;借助文化内涵,彰显旅游小镇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上市成为提升景区发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资本前景的诱惑下,诸多宗教型景区萌发上市冲动,而引发突破社会伦理的热议。文章围绕宗教景区上市背后的宗教文化资本化的话题,以宗教社会学、马克斯·韦伯的现代性等为理论基础,从宗教存在逻辑与资本逻辑间张力角度,分析旅游语境下的宗教文化资本化现象。结论认为,包括旅游资本在内的现代资本为宗教的发展提供支撑资源,但资本的理性、世俗性与宗教的感性、神圣性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张力。单纯市场化的宗教旅游发展模式会消解宗教赖以存在的根基,因此不是宗教旅游发展的最佳选择。鉴于宗教旅游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现代非营利性组织的运营模式为宗教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旅游行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重视智慧旅游的建设,为景区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本文主要对游客体验的智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进行分析,以湖北省景区旅游为实例,通过以湖北省全域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对"一部手机游湖北"的景区服务质量建设进行研究,为景区智慧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全域旅游的思想探讨特色小镇发展的进程,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打造小镇特色,从而可持续地促进小镇发展。本文以黄山市为例,通过分析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结合全域旅游的特点,提出了特色小镇发展的四点建议,为旅游型的区域发展特色小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