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旅游产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绿色朝阳产业,国内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贵州优越的自然气候优势、旅游基础优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便捷的"西南高铁枢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平台优势是贵州发展医疗旅游的充分条件。为了推动贵州旅游产业摆脱主要依靠节庆旅游大起大落的局面,本文拟从医疗旅游的定义、贵州发展医疗旅游产业前景展望,贵州发展医疗旅游的路径分析,探索促进贵州旅游业稳步增长可行性,向世界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省际排位,打造旅游产业升级版。  相似文献   

2.
马彦琳 《旅游学刊》2005,20(1):63-67
本文紧紧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这个主题,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入手,就乡村旅游的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开发贵州省乡村旅游产品进行了分类讨论,指出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是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贵州省乡村旅游只有沿着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前进,才有希望把贵州省建设顾国内、乃至国际著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3.
古镇旅游作为文化旅游产业中的重要角色,可以极大填补市场空缺,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但是由于我省古镇旅游起步时间短,导致了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古镇历史文化开发不充分;古镇开发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开发经营过程中过度商业化等。诸类现象不仅仅是出现于贵州,在中国古镇旅游开发中,许多地方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这里笔者以贵州青岩古镇为例,来讨论当中出现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更注重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地质公园作为集科普教育、旅游开发、地质遗迹保护为一体的特殊类型景区,通过多感官体验设计,可以提高其知名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提出基于多感官体验的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对策,以期为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具有弹性大、限度小的特点,而贵州地区独有的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等都为旅游商品的研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这些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能够更好地彰显贵州属于自己区域的文化魅力,本文在阐述贵州旅游商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贵州省旅游商品的特点和产业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从政府政策支持、市场引领、旅游商品商业购物中心的打造、对旅游商品的研发、因地制宜的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具体来对照分析贵州旅游商品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贵州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其特点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现代人的一种特殊生活方式。文化旅游是方兴未艾的旅游活动中极有魅力的一种。多民族的贵州具有丰富多彩、风格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在贵州开展文化旅游具有较好的基础和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谢欣 《西部旅游》2022,(10):26-28
贵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经过合理、适当的开发,就能转变为有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文化景观的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在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将文化保护放在首位,文化资源的旅游包装应得当,应注重文化旅游体验形式的创新,同时依托交通设施的完善,多点联合,优化旅游线路,力争使各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互补,从而提升游客的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贵州省利用自身区域地理优势大力支持山地旅游发展,作者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搜索国内外山地旅游发展现状、山地旅游资源开发、应急救援及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文献,探寻影响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建议。希望本文在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今天,不同的产业和独有的民族文化为贵州山地旅游交相结合提供远大的前景,助推贵州社会经济增长;也能为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研究的理论提供支持,丰富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法、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贵州传统节庆文化与山地旅游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贵州传统节庆文化种类汇总分析,归纳山地旅游发展现状,从而实现二者互动式发展,特从二者发展的路径分析,研究其影响力进而提出相关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贵州六盘水市海坪彝族文化小镇为案例,从游客视角来探索搬迁型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调查发现海坪旅游存在公共交通不便捷、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体验产品匮乏、社区能力薄弱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海坪彝族文化小镇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为其他景区安置型社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旅游是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丰富,除了自然旅游资源,各地还有风格各异的文化旅游资源,其中民族音乐文化就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从贵州旅游产业化发展的背景出发,分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探讨区域旅游开发工作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并就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希望为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新时代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民族村寨旅游多元主体合作、与当地民族文化互嵌、旅游“六要素”深度融合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山岳型景区文化内涵的挖掘是提升景区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景区提供的文化旅游产品容易偏离旅游者的需求.文章以天柱山风景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供需双方对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差异,同时借助IPA模型帮助旅游经营管理者制定了景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结果表明:(1)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的整体印象差异不显著;而对文化印象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印象较好,而旅游者对其印象较为一般;从文化资源要素上来看,供需双方对绝大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显著差异,且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其偏好的程度总体强于旅游者.(2)采用IPA模型,通过对比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差异,得出继续努力、过度表现、低优先改进、重点改进4个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水平的精进,高职教育也越来越普遍。高职教育作为一些专业型人才的培育基地,在我国的专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与地方文化资源连接的纽带,在促进地方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育与地方文化资源结合进行分析,并对其结合的有效途径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贵州体育非遗近年来受到许多研究学者的重视,并且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发与利用。本文针对贵州省体育非遗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无论是非遗保护传承,还是旅游特色发展,都需要通过创新平台载体。以贵州体育非遗与全域旅游融合为契机,走符合贵州体育非遗发展路径,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将非遗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国旅游业的火热发展,贵州旅游业发展却面临着一些瓶颈,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却阻碍着旅游文化资源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分析文化创意旅游新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邓锦辉  汪清蓉  孙丽 《当代旅游》2022,(6):23-25+114
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文化意象对康养旅游品牌建设和开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携程、马蜂窝、同程旅行、大众点评等网站的评论和游记为资料,运用内容分析、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武当山太极湖景区的感知形象和文化意象进行对比,并提出挖掘文化意象、开发康养旅游产品、打造康养旅游品牌等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贵州旅游连续三年呈现持续"井喷",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可谓红红火火,但我们必须时时审时度势,看到当前旅游业繁荣发展的背后,存在的问题,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借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李三旗同志的话说"贵州旅游持续井喷的三年过后是贵州旅游向质的发展的跨越",这里的问题所在就是贵州旅  相似文献   

19.
彝族“都则”(火把节)的仪式性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大都会把当地的节庆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打造,以此作为展示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过程中,我们看到众多少数民族节庆跨越其本来的时空特质,出现了只要有游客来,就以表演节庆取悦游客的局面.东道主、旅游开发方、政府大都对此做出积极评价.本着对传统文化负责的态度,本文将以彝族火把节为例,分析这种"度日如年"[1]的旅游开发之利弊,提出节庆资源开发需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九五”以来,我们把握发展趋向,及时把发展旅游作为培育新兴产业的重点,把晋商文化作为发展晋中旅游的灵魂,初步形成了以“一城(平遥古城)、二寺(平遥双林寺、灵石资寿寺)、三山(榆次乌金山、介休绵山、灵石石膏山)、四院(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十大景点为代表的晋商民俗文化旅游格局,被列为山西旅游的三大精品线路之一。去年,晋中撤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