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旅游发展价值取向转移的旅游规制创新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的视角探究旅游发展价值转移的历程与趋势发现,全球基本形成了双轨化的旅游价值取向:对于遗产类资源的旅游开发实行严格的政府管制,以资源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对于普通、非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推行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以经济收益为根本取向.而且旅游业中政府作为的聚焦点逐渐从大众旅游目的地和一般景区的营利目标向遗产类景区的公益性服务转移.受国情影响,我国较长时间更多地关注旅游业的经济问题,选择性地忽视了西方国家更加关注的社会与生态问题,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延伸到遗产类景区.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试点计划的推出,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发展价值取向转移的开始和对世界国家公园运动的响应.值此之际,需要通过严格的政府规制来保证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间的共促协调,以实现国家公园及相关保护区对全民共享国家遗产、维持遗产资源的永续性和培育国家精神的深远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云 《当代旅游》2013,(10):35-36
随着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游客对于真实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塑造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真实性,给旅游产品打上真实性标签,是摆在景区经营者面前得一个重要课题。其开发必须遵儋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和农民致富等原则,有利于指导当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开发出既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特征的乡村旅游产品,满足乡村旅游者“求美、求新、求异、求特、求真”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3.
北京旅游景区旅游购物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石美玉 《旅游学刊》2006,21(3):44-49
旅游景区是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的重要场所,但是游客在北京旅游景区购买旅游商品的消费额非常低,对景区收入的贡献非常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旅游者在景区购物的现状及消费行为特点,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建议.最后,围绕调查中反映的问题,对旅游景区发展旅游购物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快乐旅游是旅游者追求的目的,快乐服务是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核心要求,也是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给中国旅游业提供了典型的范式,笔者在美国考察期间,通过自助火车旅行,感受了优良的旅游服务,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5.
孙琨  唐承财  侯兵 《旅游学刊》2023,(11):124-139
让游客在生态旅游中获得幸福感是国家公园创造社会福祉的重要途径,相应幸福感受主客体因素共同影响。文章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研究区,通过质性分析识别生态旅游客体条件及主体体验内容;调查评价旅游主体获得的快乐及实现幸福感;通过比较分析、普通最小二乘与分位数回归,分析主体对客体体验特征、各种体验感受对其快乐幸福感、实现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主体对客体接触与了解、在客体中沉浸与享受是其游中幸福感最主要来源,而研究区客体内容丰富且变换性强,需主体以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接触和感受,但大部分主体主动性不强,旅游体验与客体特征契合不够;不同主体在各种体验中的幸福感形成特征不同,但这些特征尚未被充分认知和关注,致使旅游客体配置方式与主体幸福感形成特征契合不够。主客体契合不充分对游客幸福感造成负影响。因此,运营者需实行互为优化参照的主客体契合模式,既根据客体特征调适优化主体体验,又根据主体幸福感形成特征进行客体优化配置,以提升生态旅游者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的生活使人们迷失"本真",旅游成为人们寻求"本真",寻找"自我"的一条有效路径。本文将回顾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最终用符号意义的三个环节去考察、解释旅游体验的"真实性"问题。各类旅游吸引物营造"文本中的真实",这些符号系统带给旅游者无限衍义的可能性,旅游符号的文本意义通过接受者解释后使潜在的意义得以呈现,旅游者就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旅游体验中旅游者寻找旅游符号文本中的真实,内心的真实。  相似文献   

7.
旅游者对黑衣壮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感知差异与满意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燕  凌常荣 《旅游学刊》2007,22(11):78-84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异化的现象日益凸显,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存在着3种差异:游客感知同一种民族文化的真实性程度(真实度)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实际情形的差异.这3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满意度有着正面或负面影响.本文将以黑衣壮民族文化旅游为例,在分析这3种差异的基础上,试图揭示这3种差异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产业实践问题逐渐发生质变,核心矛盾已经从单纯的“旅游吸引力”转换为更加复杂的“旅游体验质量”问题.成熟旅游区和旅游目的地不仅关注游客规模、旅游收入,而且关系自身提供的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此同时,还关注旅游者体验的满意度评价和旅游者情感体验的全过程.文章将时间地理学中的时空路径概念和旅游体验中的两极情感模型相结合,提出了“旅游情感路径”(TEP)的概念,试图打开旅游体验情感的黑箱.通过“旅游情感路径”概念模型的提出,尝试构建一种定量化、过程化和可视化研究旅游体验情感的新方法.以世界著名主题公园香港海洋公园为案例地,以时间地理学的时空路径为研究工具,采用手持GPS设备获取旅游者时空行为轨迹信息,辅助以日志调查方法获取旅游者消费信息、情感量化信息等,将旅游情感体验过程进行量化研究,基于时空路径分析旅游者的情感体验结果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情感体验各节点的愉悦度与总体愉悦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基于旅游情感路径的实证数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对“第一印象区”的新理解,指出第一印象区的空间范围取决于具体案例地旅游者第一印象建立所需要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旅游者游程覆盖的区域都属于第一印象区.研究结果能够为旅游景区产品调整、改进和精细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在优化旅游者时空行为和提升旅游者体验质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对外文化交流的背景下,长城文化国家公园建设及保护性旅游开发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甘肃嘉峪关长城历史遗迹旅游发展现状入手,就其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丛丽  何继红 《旅游学刊》2020,35(2):53-64
情感分析已成为大数据文本挖掘领域的热门话题。分析旅游者对野生动物旅游景区的情感,对于理解人与野生动物的互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为例,采用国内旅游社交网站的用户评论文本为数据源,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情感倾向分析法,在建立野生动物旅游专属词库基础上,从景区体验情感、管理要素认知情感、动物生境感知情感、科普教育互动情感4个角度,分别进行了情感特征词提取、情感值计算、高频词统计和社会语义网络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旅游者对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景区体验大多持积极正面情感评价;(2)旅游者对动物生境空间感知情感具有差异性,涉入程度、互动方式、接触距离、游客密度、场地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游客时空行为和情感评价;(3)旅游者负面情感较多来自景区管理,主要是承载力超负荷和景区门票偏高;(4)科普教育互动情感中,旅游者较少关注野生动物福祉和负面影响。该研究对其他野生动物旅游景区的管理和营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旅游者是低碳旅游开发的关键。文章以武陵源景区为例,构建自然遗产地低碳旅游开发中旅游者参与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低碳旅游环境、旅游者低碳消费习惯和低碳旅游参与意愿的关系。研究发现,低碳旅游环境对旅游者的低碳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环境对旅游者的低碳消费习惯不具有显著的影响,旅游者的低碳消费习惯对其低碳旅游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比低碳旅游环境建设,旅游者低碳习惯培育在低碳旅游发展中的效应更加明显,所以低碳旅游开发中需要强化旅游者的主体作用,通过强制和引导相结合的措施,不断培育旅游者的低碳旅游习惯。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旅游网站的功能以及旅游者对于旅游网站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把握这一变化趋势对于旅游网站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在2005年和2010年对100名旅游者和75个中国5A级旅游景区网站进行调查,获得在5年的时间里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网站评价指标的变化和旅游景区网站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网站需求的变化以及中国旅游景区网站对互联网技术运用的变化。同时,文章通过重要值—表现值(IPA)方法对两者进行关联比较,分析了中国旅游景区网站发展过程中与旅游者期望一致的变化以及不符合旅游者期望的变化,进一步论述了中国旅游景区网站5年来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改进方向。文章在最后还讨论了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和业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及其比较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真实性"理论从旅游动机和旅游者认知角度对旅游吸引物进行理论阐释,是旅游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旅游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争议.本文回顾了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及其主要流派--客观主义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对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流派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提高对旅游真实性的认识,更好地指导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4.
高媛 《当代旅游》2013,(10):21-21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响应.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引起人们旅游方式的深刻变革。旅游景区作为开展低碳旅游的先验阵地,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服务管理质量提升等方面应积极探索,建设特色低碳景区,使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低碳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5.
旅游者环境负责任行为是可持续旅游目的地管理的重要议题。本文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案例地,尝试将地方依恋和解说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对旅游者的问卷调查,分析山地旅游者人格特质对环境负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人格特质对环境负责任行为的影响存在3条路径,分别是直接影响、通过地方依恋间接影响和通过地方依恋和解说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2)旅游体验具身理论视角下,人格特质、地方依恋、解说满意度分别通过身心主体性、情境连接性和感知深度性作用于旅游者环境负责任行为。本研究揭示了山地旅游者人格特质对环境负责任行为的驱动机制,丰富了旅游体验具身理论在环境负责任行为生成机制方面的应用,对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公园作为我国生态文明成就体现的重要场域之一,促进其投射与感知形象的契合是提高国民认同度的关键点。本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收集武夷山国家公园官方宣传文本与携程旅行网站游客评论文本,基于旅游凝视理论,利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主题模型方法,对武夷山国家公园官方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网络语境下国家公园形象可归纳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旅游体验、设施服务、价值地位5个维度;(2)“投射—感知”形象的核心高频词重合率仅为1/3,官方宣传内容的广泛性与游客感知体验的具体性有较大差别;(3)分维比较显示,自然资源维度的“投射—感知”形象契合度高,其他维度均存在错位现象。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运用二维象限法,构建了国家公园形象的维持区域、优势区域和改进区域,并针对各区域特点提出了基于国家公园管理组织主导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潇婷  马修军 《旅游学刊》2011,26(12):26-29
旅游者的移动很早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基于二手统计数据的宏观和中观尺度的旅游流研究较多。而关注旅游者微观个体时空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以生物节律和时间地理学为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以2010年12月在北京颐和园完成的GPS调查数据和日志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旅游者在景区空间尺度内的活动过程、节奏和规律。GPS追踪数据真实准确地记录了旅游者活动过程,为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旅游者活动节奏和规律提供了数据基础。基于GPS数据的旅游者活动节律研究结果能够为旅游者行为质量评价、旅游者行为修正与优化和旅游景区动态管理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测度方法与模型构建是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难点。本文以黄山国家公园创建区为例,基于国家公园旅游生态产品和服务显性和隐性供给成本的视角,综合考虑管理者、经营者、守护者(社区居民)等旅游利益相关者的供给成本和利益诉求,以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周边社区生存发展权的公平性和行政管理的可行性为原则,划分核心区、毗邻区和辐射区三级旅游生态补偿空间范围,确立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测度方法与模型,测算得出黄山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值为5.1亿元/年。研究以期为构建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的人地关系矛盾,实现国家公园生态共建、利益共享和经济共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测度方法与模型构建是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难点。本文以黄山国家公园创建区为例,基于国家公园旅游生态产品和服务显性和隐性供给成本的视角,综合考虑管理者、经营者、守护者(社区居民)等旅游利益相关者的供给成本和利益诉求,以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周边社区生存发展权的公平性和行政管理的可行性为原则,划分核心区、毗邻区和辐射区三级旅游生态补偿空间范围,确立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测度方法与模型,测算得出黄山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值为5.1亿元/年。研究以期为构建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的人地关系矛盾,实现国家公园生态共建、利益共享和经济共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国家公园?跟我们身边的人民公园、郊野公园差不多吗?跟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有什么关系?跟传统的保护区有什么关系?怎样更有效地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中国大陆第一处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的典范,即将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