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从传统村落视角,通过借鉴ECO-MUSEUM理念,以荥阳市石洞沟村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传统村落活态博物馆的具体内涵。活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兴的博物馆形态,是ECO-MUSEUM理念在传统村落中的实践形式,体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理念,将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延续即将千村一面的传统村落中历史文化遗产的精髓,协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打造更加多样化及具有历史特色的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理论内涵与发展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我国传统村落面临严峻的存续危机
  伴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陷入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一方面,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位居相对偏僻、落后地区,长期以来的人口外流和空间荒废导致大量村落出现“空心化”与“自然衰退”,村落发展主体缺失,造成村落的“文化失落”。另一方面,不科学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导致“建设性破坏”和“开发性破坏”。不恰当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导致农村土地被强行分割、农村民居拆迁、自行无序建房,使得乡村格局改变、村落特色丧失。而GDP导向的政绩观引致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价值,导致一些村落的旅游开发过度或不当,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建筑与整体和谐的人居环境。此外,保护制度与法规体系不完善造成“政策缺失”与“控制乏力”。传统村落的价值长期未得到充分认识,缺乏有针对性的、严格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3.
<正>在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如何通过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提升当地文化影响力、促进旅游业发展,成为许多村落面临的转型难题。文章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曹村乡草庵村为例,以黄河流域耕读传家为文化脉络,沿袭原始聚落发展中的“师古性”“自然为师”的公共空间,在当地传统民居的基础上,以石头作为乡土IP,结合豫西传统村落中的村口空间、民居空间进行内生式更新设计。同时从精神寄托、顺应地貌、统一肌理、民居更新等方面深入研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创新策略,以期村落焕发生机,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黄河流域村落的发展建设提供经济远景。  相似文献   

4.
关于文化主体性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传统村落的消失还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非遗随之灰飞烟灭,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濒临瓦解①.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在我国的历史较为悠久,其可衍生出多种文化产业,受国情影响传统村落在某段时间内出现衰落迹象。随着国家对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的重视,此形态焕发出了生机。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村落主要的旅游价值并通过当前村落的发展现状,提出加强保护理念、保障其建筑、文化及资源等多种措施来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水准,借助乡村旅游为依托,利用乡村旅游,提升传统村落的整体价值。  相似文献   

6.
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目前国内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甚至濒临消亡,需要加快保护的步伐。传统村落代表着特定环境中和谐的人类聚居空间,通过对空间的营造,以达到保护的目的。本文以大圩雄村为例,分析传统村落保护的空间诉求与空间响应,对传统建筑、街巷、道路提出保护和修复原则、方法,和具体修复建议,为改善雄村建筑、街道景观生态平衡,满足市民、游客休闲游览需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是今后农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一个趋势。社会工作中的价值理念,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可以为农场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促进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正>特色餐饮作为旅游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游客的旅游体验。特色餐饮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较高的开发价值,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对于传统村落旅游而言,特色餐饮更是关键组成部分,能有效丰富传统村落旅游的内涵,为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鉴于此,文章阐述特色餐饮与传统村落发展的关系,分析特色餐饮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助力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圩镇经历了历史的变迁,是我国几千年来农耕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传统圩镇中蕴涵着丰富和宝贵的文化景观资源,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当今,传统圩镇文化景观在当今旅游开发与保护发展中遭到人为严重的大肆破坏,又未能采取正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文化景观的方式,导致传统圩镇中文化景观的破坏与流失。本文通过对文化景观精神的解析,并对文化景观在桂林传统圩镇案例中的分析,探究传统圩镇文化景观在当今社会传承与发展的合理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化景观是重要的地域文化载体和宝贵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景观旅游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国知网为基础数据来源,借助信息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呈现,结合文献分析法进行辅助研究。通过从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利用及文化景观旅游感知等方面对中国文化景观旅游进行系统综述,提出今后学界可以在夯实基础、筑牢理论根基,更新研究方法、增进学科融合,拓展研究维度、深化研究内容这3个方面进行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11.
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可推动中国乡土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景观。文章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以文化景观基因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解构提取法,识别李子柒短视频中的乡土文化景观基因及其空间意象表达。研究表明:(1)影像景观基因特征表现为以固定镜头为主的拍摄风格,以远景和特写为主的多景别拍摄手法,景别切换流畅,画面转场自然,画面的整体色调偏暗沉,后期运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法,采用背景配乐和同期声,人物交流通常使用方言,偶尔夹杂普通话等;(2)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表现为理想的人居环境模式、“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四川民居建筑、乡村生产生活和传统技艺所需工具等;(3)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特征则表现为传统民俗节庆、不同地域的传统技艺和绵阳方言等;(4)李子柒视频中的乡土文化景观基因建构了田园牧歌、淳朴和谐和美好生活等文化意象。该研究旨在为短视频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有效结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界定了村落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并借鉴“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评价法”,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对村落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的分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村落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在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等3个维度上存在不同差异,而且根据这3个维度可以将村落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细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每一类利益相关者在村落遗产地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等各不相同,对于村落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
<正>文章从社区营造理念出发,总结了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乡村建设过程中主体参与意识薄弱、乡村发展理念缺失、地方文化传承不足、资源统筹机制乏力等问题,结合国内三个社区营造典型案例带来的启示,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要注重内生动力的培养、注重规划理念的转型、注重发展与保护相结合、注重统筹机制转型,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旅融合是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山西省以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在文旅融合的发展上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该省传统村落旅游项目发展平稳,通过特色民宿的开发能够进一步促进当地传统村落旅游和文化的发展。本文从文旅融合背景着眼,对山西传统村落民宿开发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旅游发展中传统村落向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传统的村落形态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许多传统村落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旅游促进乡村地区城镇化,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同时推动了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形成有别于其他产业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如在空间形态方面,既要保护和利用好原传统形态,又随着保护与开发出现新的形态变化。从近30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看,传统村落向小城镇的演变是较为明显的,以周庄为例,其在1984年还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屿上的传统村落,现在已发展为一个水陆相通、功能完善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16.
四层一体:发掘传统乡村地方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四层一体的概念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是一个多学科共同讨论的问题。地理学参与这个讨论要从自己的学科视角来介入。何为地理学的视角?吴传钧先生曾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①。吴传钧先生所提的这个概念的意义在于,以往只是说地理学研究的是人地关系,但是生态学、环境学、资源科学等也都研究人地关系。这些学科并不关注人地关系系统的空间边界或区域边界。而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必须要制定空间边界。有学者或规划者会说,村落的边界就是保护和利用的边界,无需我们花精力来确定边界。这可能正是没有看清人地关系要超越村落的行政边界。后人在吴传钧先生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基础上,细化了人地关系的分析框架,即将人地二元划分,进一步分解为多层之间的关系。其中,人的圈层可以分为生计层、制度层和意识形态层。自然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往往将自然圈层作为一个统一的圈层。因此,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分析就是剖析生计层、制度层、意识形态层和自然层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之称为“四层一体”。本文首先以一例介绍四层一体,然后再讨论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中不用四层一体的分析有何缺陷。  相似文献   

17.
日本节庆活动对我国旅游节庆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周永广 《旅游学刊》2005,20(2):66-69
节庆活动是市民对城市历史的年复一年的认同,是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创造城市特色的一个有显著成效的手段。日本的节庆活动有着全社会的影响,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而且促进了社区的形成和传统文化的认同,甚至塑造了当代的日本基层社会——社区的人际关系。本文开篇概括了我国各地建设正从“标准化”走向个性化发展的时代背景,阐述了日本旅游节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经济效益重大(约占日本GDP的1%),曼在于保护传统文化,塑造城市特色。进而论述了旅游节庆和传统文化保护、社区建设的相互关系,挖掘出节庆活动开发的一些成功因素。即必须摒弃“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等陈腐思路,只有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营销、民众参与,进行有独创性的策划,节庆活动才能真正得到市民和市场的认同,城市也才能挖掘出自身的个性,树立自身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8.
李虹 《旅游学刊》2012,27(5):10-12
一、世界遗产西湖的普世价值 在杭州西湖申遗文本中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定义为:“十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9至18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碚 《西部旅游》2022,(22):22-24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化的结晶,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我国已建立起针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机制和管理机制,有效缓解了传统村落快速消亡的趋势,及时保护了大量文化遗产,明显改善了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条件。但与此同时,人为导致的传统村落建筑破坏、人文价值逐渐消失的现象仍然存在,传统村落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仍然是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大中村被列入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是贵州地区特有的屯堡村落的典型代表。本文从村落基本信息、村域环境、传统村落格局、传统建筑四个方面,对大中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此挖掘出大中村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大中村为例,本文阐述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以该村落蕴含的文化特色为依据,以村落的发展要求为脉络,制定适合每个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