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构建了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大陆居民赴香港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显著影响情感形象;(2)旅游动机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3)目的地的认知形象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阳朔乡村旅游国内外游客需求分析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文祥 《旅游学刊》2006,21(4):11-12
阳朔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得最早的旅游名县.是由西方青年旅游者带动,国内旅游者积极参与而兴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文化与前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具有一致特征,催生并培育着参与式文化这一新型媒介文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往往共同影响着目的地形象构建这一持续积累的动态过程,而关于影视对目的地形象塑造作用的认识却未考虑到新媒体融合传播。因此,文章以近年来影视旅游繁荣发展的重庆为案例地,利用用户生成内容从参与式文化视角探讨影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研究表明,旅游者偏好以建筑、道路、交通表征重庆的认知形象,尤其注重自我融入,以“在场”形式表达自我感知。此外,以“模仿—创作—分享”的行为框架分析集体与个人的目的地形象构建,进而提出旅游者在多媒介作用下内循环的目的地形象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4.
陈晔  李天元  赵帆 《旅游学刊》2014,29(10):31-41
旅游目的地推广营销所使用的官方网站、微博、电子商务平台等网络渠道构成了旅游者接触目的地的网络界面。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特征主要包含信息价值、友好性和交互性3个要素。为探索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对旅游者体验及品牌形象的影响,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特征、旅游者体验与目的地品牌形象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特征的3个要素通过功能体验和情感体验两个中介因素影响游客对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感知,但信息价值对情感体验的影响不显著。基于以上结论,对旅游目的地优化网络界面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旅游网站进行信息搜寻进一步做出旅游决策.文章从广告心理学角度出发,应用效果层次模式(HOE模型),借助AMOS 21.0软件和SPSS 19.0软件,将网站创意元素作为外在刺激因素,探讨其如何通过旅游者的认知、情感阶段,进而影响其旅游意向.研究表明,网站创意对网站察觉有显著影响,旅游网站的创意越强,旅游者最终做出旅游决策的可能性越大.但网站创意不会直接形成目的地察觉,必须经网站察觉才能形成对目的地的察觉.网站创意可以通过两条路径说服旅游者:一条是旅游者受到网站创意元素的刺激,形成积极的网站态度,最终选择该旅游网站推荐的旅游目的地;另一条是旅游者通过网站获取目的地信息,形成目的地察觉后,随着对目的地了解不断加深,形成积极的目的地态度,最终形成去往该目的地的旅游意向.  相似文献   

6.
文谨  宫辉力 《旅游学刊》2007,22(9):18-22
了解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各种信息的需求,对于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自助旅游者的角度,以北京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自助旅游者对北京有关信息的需求,探讨了游客社会特征、收入与其对目的地信息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社会特征和收入不同,自助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的需求有显著差别.旅游目的地的自身特点也影响自助旅游者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7.
海岛人口外流现象严峻,导致海岛发展陷入低迷。对于旅游型海岛而言,随着海岛旅游蓬勃发展,旅游者涉入将为海岛增添活力。本文将旅游者滞留时间融入到目的地社会时间系统中,提出旅游人口数与目的地社会年龄的概念与公式。以长海县为例,采用2006—2018年统计数据与2019年调查问卷数据,定量分析旅游者对海岛人口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人口作为短期流动人口,对旅游目的地人口活力具有明显影响。不仅有助于扩大目的地人口规模,还会暂时改变目的地年龄结构。此外,旅游者登岛后海岛人口活力空间范围更大。(2)将旅游人口考虑在内的目的地社会年龄是旅游目的地人口活力的衡量指标,据此可定量研究旅游者对目的地人口活力的影响,为人口活力研究提出可度量的逻辑途径。(3)一方面,旅游者是海岛人口的实际构成部分,旅游者与海岛居民共同构成海岛人口活力。同时,岛外旅游者个体行为、价值观、生活方式等与当地岛民文化的碰撞过程中,增强海岛人口的精神活力;另一方面,旅游者通过消费活动产生的旅游收入为海岛建设做出贡献,吸引新的旅游者、年轻海岛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登岛,间接提升海岛人口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在旅游相关研究中,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仿佛是一对孪生变量。没有旅游者也就没有旅游目的地可言;没有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无处可去,也就不能称其为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而也成为了旅游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学科的"透镜"进行研究。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结合对后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对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解读,同时也是对  相似文献   

9.
影视旅游: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新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影电视中出现的旅游目的地会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兴趣,促成旅游行为。绝大多数现有文献是研究影视旅游对于目的地旅游者数量和对旅游者决策过程的影响和作用,也有探索影视作品对于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的影响的。由此说明影视旅游是可以作为一种推广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新方式。影视旅游之所以成为营销工具,相关旅游地的旅游形象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在现有文献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论述了影视旅游作为营销方式的特点和原理,结合影视作品的拍摄和放映两个阶段,探讨了在每个阶段影视旅游营销工作的重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0.
在旅游相关研究中,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仿佛是一对孪生变量。没有旅游者也就没有旅游目的地可言;没有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无处可去,也就不能称其为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而也成为了旅游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学科的“透镜”进行研究。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结合对后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对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解读,同时也是对笔者近些年对这一问题思考的一个小结。本文的讨论围绕三个例子,或者说三个片段展开。  相似文献   

11.
肖宏  郭磊磊 《当代旅游》2013,(10):82-82
旅游软实力是指旅游目的地能够让旅游者“尝试他种人生的深层欲望”的一种实力,体现在旅游的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旅游者旅游的目的是通过旅游体验一种充满魅力的日常生活.那么,旅游目的地的软实力本质就是为旅游者提供一种体验旅游实践的美学。它能体现旅游目的地所标签的价值观念系统相对于旅游发生地的吸引力,能够对接旅游者的深层欲望.修正旅游者的文化偏好。  相似文献   

12.
旅游者购物偏好行为研究——以西安入境旅游者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凯  马耀峰 《旅游学刊》2007,22(11):52-57
明确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的偏好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了构成旅游者偏好各心理变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认知导向为主的旅游者偏好定义.同时,在测度方法上发展了亲(疏)景度的测度方法以适应旅游者行为问卷调查分析的需要.以此为基础分析了2006年西安入境旅游者问卷调查资料后发现:入境旅游者来华前的旅游购物偏好明显高于旅游后的旅游购物偏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掌握程度所导致的认知偏差及旅游目的地体验质量的高低程度;旅游者购物偏好在社会人口结构特征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呈多态化;入境旅游者对我国的手工艺品、中药保健品和食品类旅游商品呈高偏好度;其购物偏好具有明显的地域相邻相似的特点.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及我国旅游商品开发应遵循旅游者购物偏好规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5年9月西安旅华背包客旅游决策行为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从行为分割空间角度初步研究了环境感知因素对旅华背包客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揭示:现阶段,旅华背包客决策行为主要受个人相关因素影响,旅游目的地环境感知因素传递受旅游客源国环境感知因素影响,当旅游者确定国际旅游后,旅游目的地感知因素对旅游者决策行为影响高于客源国环境感知因素.  相似文献   

14.
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旅行社是联结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纽带,旅行社对团队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分别就旅行社对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时间-空间行为、消费行为、心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研究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中存在三类旅游经营模式:一是旅游者——目的地旅游服务企业;二是旅游者——组团社——目的地旅游服务企业;三是旅游者——组团社——地接社——目的地旅游服务企业。旅游者无障碍旅游对应第一类模式,旅行社无障碍旅游则对应第二类模式。推行无障碍旅游就是要加强前两类模式的发展,减少旅游经营环节。  相似文献   

16.
旅游观看方式与旅游形象塑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晓京 《旅游学刊》2006,21(1):87-91
观看方式与目的地旅游形象密切相关.旅游者对目的地的观看方式不同,所形成的旅游形象也就不同.观看方式受世界观、价值、态度、倾向性、信念等因素的影响,是社会文化熏陶的结果.旅游观看方式具有非政治性、非历史性、局部性、肤浅性、浪漫性、男性眼光等特点.只有认真研究不同目标市场旅游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针对不同的旅游观看特点,才能塑造满足旅游者心理期待和心理想象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7.
于鹏  张宏梅 《旅游学刊》2016,(12):62-75
文章将旅游研究领域的国家形象界定为国际旅游者对目的地国家的总体认知和情感的心理表征,并将其划分为宏观国家形象和微观国家形象两个构成部分.以韩国作为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国潜在旅游者作为调查对象,探讨潜在旅游者对韩国国家形象的感知,检验国家形象构成维度及其与旅游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宏观国家认知形象由国家特征、国家能力、国民特征、环境管理和国家关系5个维度构成,微观国家认知形象由旅游环境、旅游设施和文化氛围3个维度构成.国家情感形象对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意向有显著影响;微观国家认知形象显著影响国家情感形象,宏观国家认知形象中的国民特征因子显著影响国家情感形象;国家认知形象通过国家情感形象的中介作用对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意向产生影响.研究结论为韩国和中国旅游管理部门提升国家形象,应对旅游市场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参与国际旅游竞争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族旅游者是民族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的核心主体,旅游活动中的各项要素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研究旅游者行为对于旅游目的地持续健康发展,增强民族感染力、影响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旅游者行为拓展模型,结合民族旅游地旅游者行为特点,对模型进行评价与优化。  相似文献   

19.
旅游目的地共生机制是一个基础性课题,基于旅游者需求视角探究目的地共生,意义重大.文章基于认知、情感、行为三者间的逻辑思辨关系,构筑市场驱动机制的结构模型,以长沙居民对“韶山—花明楼”共生目的地系统的态度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工具以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到结论:第一,对成本比较和价值比较的认知借助情感的中介影响行为意向的形成,这是旅游者对目的地间共生的需求产生的机制;第二,旅游者的价值认知通过情感的中介影响行为意向,这是“一同游览目的地”的市场需求产生的主要作用路径;第三,旅游者的成本认知通过情感的中介影响行为意向是“一同游览目的地”的市场需求产生的次要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20.
对于同一目的地,不同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往往存在差异,因此,满意-绩效研究中应充分考虑旅游者异质性特征的影响.文章突破了传统的满意度均值和方差指标的局限,借助对网络游记的分析,创造性地构建了同质化满意与异质化满意两个新变量,更加有效地衡量了旅游者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验证了两者与目的地绩效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对中国60个旅游城市数据的分析发现:以满意度均值衡量的满意同质性对绩效的影响显著(H1),但解释力有限;以往利用满意度方差来衡量旅游者满意异质性,进而提升对目的地绩效解释力的思路(H2),由于多重共线性问题难以真正实现;构建的同质化满意与异质化满意两个新变量,不仅对目的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在传统的满意度均值-绩效模型的基础之上具有较好的增益效度(H3、H4),这为旅游者群体特征及目的地绩效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